2014中国智慧城市惠民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智慧城市惠民发展评价工作是针对国务院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就信息消费、智慧城市、信息惠民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进开展的,旨在通过创建智慧城市惠民发展评价指数,对我国智慧城市惠民服务的现实情况进行系统量化监测及评价,进而促进引导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一、智慧城市惠民发展评价结果

  为准确反映我国智慧城市惠民发展程度,科学确定评价对象范围,评价工作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研究方法,整合了有关计算机程序,并结合大数据分析法,对全国369个地市级以上的城市进行了初步评价,最终选取了86个在惠民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城市作为最终评价对象。

  二、智慧城市服务平台指数分析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指数离散分布情况,可以看到智慧城市服务平台指数主要分布于0.5到0.6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指数比例情况,得知指数在0.7以上占比为19%,0.6到0.7占比16%,0.5到0.6占比38%,0.5以下占比27%,由此可知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的建设整体水平偏低,尚待提高。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分项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在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微信及移动政务客户端的建设水平要远低于整体平均水平,也低于网站及微博的建设水平。城市对传统网站的建设,以及对微博的建设比较好,但是对于新兴出现的微信以及移动政务客户端则缺乏重视。这说明在传统互联网向移动联网转型的时代,政府在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契机,开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指数区域比较情况,可以得知,东部地区在各项指数上都要优于其他区域,尤其在移动政务客户端这一指数上,东部要明显领先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微信和微博的建设方面,中部和东部比较接近,这并不能说明中部和东部发展的一样好,实际情况是,东部和中部在这两方面都有所欠缺。

  三、惠民服务实现程度指数分析

  惠民服务实现程度指数离散分布情况和比例。可以看到惠民服务实现程度指数比较集中,主要分布于0.6到0.8,合计占比58%。其他0.8以上占比21%,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反映了整体上比较优秀,0.5到0.6占比9%,0.5以下占比12%,由此可知惠民服务实现程度比较良好。

  惠民服务实现程度分项对比情况示,可以看出,惠民服务实现程度建设上各项差距并不是很明显,家庭服务和社区服务与公众生活密切的这两项表现比较优秀,说明各城市对民生的关注程度是很高的。

  惠民服务实现程度指数区域比较情况。可以得知,惠民服务实现程度的各项指数都符合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规律,这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是相符的。

  四、智慧城市影响力指数分析

  智慧城市影响力指数离散分布情况,智慧城市影响力指数比例情况。可以看到智慧城市影响力指数整体偏低,0.6到0.7占比38%,0.6以下占比38%,合计72%,其他0.8以上仅占5%,0.7到0.8占比19%。

  智慧城市影响力分项对比情况,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影响力的政策支持、产业环境及其他因素差异较小,说明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可度较高,认识比较一致。

  智慧城市影响力指数区域比较情况。可以得知,智慧城市影响力的各项指数都符合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规律,这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是相符的,其中政策支持东部要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