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慧民生 创发展

  智慧城市是一种改变人类生活的方式,是信息和数据的互联互通,是对资源的再整合,数据的再利用,从而造福人类。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石,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升华的灵魂。

  如今,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的特点是新产业,新环境,新模式,新生活,新服务。绿色,智慧,人文是其中的应有之义。而这其中也面临不少挑战:

  改造升级的挑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转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等方面的挑战。

  监测治理的挑战:水资源和土壤污染,雾霾天气、旱涝和地质自然灾害等环境治理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挑战。

  政府转型的挑战: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打破部门壁垒,信息共享,以及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的挑战。

  “重模仿,轻创新”: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构建合作共赢的生态系统的挑战;缺乏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等方面的挑战。

  惠民利民的挑战:由于民生需求日益多元化,城市管理面临惠民基础设施的部署和监督不足、相互渠道不畅通、食品溯源需求激增,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日益扩大的挑战。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3.0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交通,公用事业,医疗,公共安全,政府服务,教育等。这些系统相互影响,创造出机遇,就业,可持续性,繁荣等多方制约的局面。而领导者采用创新方法,基于事实数据开展管理:移动和物联网,云,社交,分析,城市在迅速地变成系统中的系统。

  现在,IBM全球2000多个智慧城市应用案例成功实施:在马耳他,智慧电表帮助市民灵活使用电能,并实时掌控消费状况;在荷兰代尔夫特市,水灾预警系统,为海岸地区和河流区域提供保护系统;在台湾,99%的火车准点运行;在迈阿密州戴德县,公立学校通过智慧的教育学习系统提升学术水平;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智慧交通项目帮助城市减少拥堵时间20%;数据分析帮助纽约市犯罪行为下降35%;预防性分析系统帮助里士满在一年内的犯罪率下降40%;IBM实施智慧包裹系统帮助阿姆斯特丹机场每年加快运转2千万个包裹……

  另外,IBM“绿色地平线”计划支持环境治理和能源转型。2014年7月,IBM宣布将整合全球实验室的研发力量,推出一项“绿色地平线”计划(Green Horizon),以支持中国实现环境治理和能源转型,从而提升民众健康保障,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绿色地平线”计划旨在针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难题——大气污染防治、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和企业节能减排,推出全球领先的实践范例。IBM一直在这三大领域有深厚的研究积累,并正在大举投入。该计划将由IBM中国研究院牵头,集合IBM全球12家研究院最优的技术资源,与合作伙伴协同推进,共建创新生态系统。

  该计划里程碑式的第一站是通过与北京市政府共同合作,利用IBM最前沿的认知计算、大数据分析以及物联网等技术,为政府和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实时的数据,以助力实现高精度大气污染防治。

  IBM智慧城市也支持社会保障。IBM与易联众合作建立了“民生网”应用服务平台(民生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ASP)。该平台覆盖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服务机构及参保单位等业务衍生机构和社会公众。在该平台基础上,公司通过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软件系统、社保IC卡、读卡机具及民生服务信息机等,便捷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民生信息发布、就业服务、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医保医疗健康、城乡统筹、新农合、特殊人群帮扶、社保业务结转等一系列人力资源及社保信息服务,并通过金融平台与公司民生行业技术经验的融合,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市场化的民生信息服务和增值服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