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丰富时代的网络新世界

  毫无疑问,我们正身处于一个大变革、大融合、大发展的大时代。日新月异,机遇无限,是这个时代的魅力。无所适从,不可预测,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信息世界作为物理世界的映射,也是一样。

  纵观整个信息产业的历史,就是计算、存储和网络三大基础性资源不断发展且相互博弈的历史。站在市场和应用的高度,视线所及,看到的是无数走捷径的兵团混战,群雄逐鹿的尘土弥漫中,难以看清战略的制高点。但是,站在资源的高度,思维所及,可以从历史的大跨度,看到前后百年通信和计算机领域的来龙和去脉,原来混乱的战场变得有章可循,原来遥远模糊的目标变得清晰可见。

  主导发展路径的,历来有两种思维模式:增量导向(或称市场导向)和目标导向(或称战略导向)。前者站在当前技术和业务的基础上,观察周边细节,推测未来可能的方向。变革时期,市场导向在战略层面必然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如果抛开传统束缚,自由畅想未来图景,锁定未来目标,再反推实现未来目标的方法和路径,用未来目标引导今日实践,就是所谓的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的变革,犹如大海航行有了北斗星和指南针,常常是颠覆性创新技术的摇篮。

  信息资源正在日益成为基础性社会资源,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颠覆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信息产业的未来,必然形成所谓“两重社会”,即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是手段,而是构筑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空间,更重要的是,虚拟空间和现实物理空间将深入融合,信息资源将反控物理世界的各类资源。

  归根到底,人类已经从百年来的信息资源贫乏时代,进入到信息资源丰盛时代。资源丰富的时代,整个IT理论和应用将被重新构造,计算、存储和网络三大基础,将面临最底层的融合和颠覆。计算领域,Win-Tel构架已经瓦解,颠覆“冯诺依曼”构架的探索甚嚣尘上,云端运算力的颠覆性资源将不再是大家熟悉的个人电脑,也未必是各大公司和多国争相攀比的服务器集群或超级电脑。存储领域,大数据存储的颠覆性资源已经再不是DBMS(关系型数据库),也未必会归结到低效的Hadoop非结构化大数据构架。有线网络领域,重构互联网的声音从未停止但也从未成功,颠覆性网络资源未必是大家熟悉的IP技术或者由Cisco路由器搭建的IP互联网。无线网络角度,宏基站和微基站之间必有一战,其颠覆性资源最终未必是用户期待的4G或5G移动通信。

  信息领域的第四大战略资源是安全。网络安全,原来外松内紧,现在重要性无以复加。安全本身已经成为信息生产力,其本质上已是一个战略体系。从政治和法律角度来说,网络空间中有三大基本权益,网络和信息主权,数字资产权,和个人隐私权。从本质上看,云和大数据时代的精髓是资源公有和共享,但数字资源的属性是私有和专用,这就造成了云时代和安全隐私之间貌似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历史的经验和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世事总要按照其内在规律向前发展,对立的事物往往在更高层次上达成统一。从某种意义上,将安全“下沉”到第四大信息资源,将使我们重新审视行业基础,通过四大战略资源的底层重构,有机会从根本上一揽子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与其被动营造“网络安全”,不如主动开创“安全网络”。

  历史很有意思,总是以否定之否定的波浪式前进,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计算机的发展来看,有两句名人预言,曾经被认为是经典,后来又被认为非常荒谬,现在又变得接近正确了。一句源自IBM的创始人沃森(Thomas Watson),即“全球大概只需五台计算机就够了”;另一句是微软创始人盖茨(Bill Gates)的,即“640KB内存应该对任何人都够了”。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很多个人电脑时代的情况都发生了逆转。当消费者群体巨大时,其需求会出现很大的趋同性,也就是说,消费者数量必定远大于需求的种类。由于网络的普及,促进资源按价值最大化方向重新排列。云计算靠规模和集中取胜,云计算理念或将回归沃森的灵魂。同样,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计算机的能力(计算、存储、管理等)被重新分布,导致大量计算、存储在云端实现,终端简单化、多样化。

  一场信息领域的革命在所难免。革命,代表着质变而非量变,其本质,在于“重新选择”。这场以计算、存储、通信和安全的“体系革命”呼之欲出,其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无孔不入的、裂变式爆发的!或许,我们已经来到一个十字路口,能否抓住历史的机遇,迎来光明的未来,在于我们对IT全局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是否敢于扬弃传统的技术和思路,以划时代的理论,指导划时代的实践!

  文/沈寓实 高汉中 李雨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