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透室护理风险归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的探讨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法律,医疗,血液透析
  • 发布时间:2015-04-18 12:34

  摘要: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从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专业技术等方面对血透室护理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降低血透室护理风险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血液透析;风险归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3-0013-01

  近年来,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普及,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护理风险系数也在增加。血透室是肾衰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场所,其治疗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较高的护理风险,若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防范,一旦发生护理纠纷,必将给患者带来重大身心损害,也会给护理人员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创伤。同时影响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减少并杜绝血透室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加强血透室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是当今乃至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血透室护理人员必须面对和研究的新情况。笔者对我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室共护理人员11名,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1.05±6.31)岁,其中本科9例,大专2例;职称:其中主管护师6例,护师3例,护士2例。器械:费森尤斯血透机21台,百特CRRT机1台,血滤机3台。开展血液净化项目: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血浆置管、血液灌流、持续性血液净化,全员血液净化治疗均在我科室进行。每周工作日开放,晚上有急诊班。

  1.2 方法

  统计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每月的质量及安全情况,对出现频率最高的血液透析风险因素进行排名,同时分析其发生原因等,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策制定好后,召集本科室全体护士共同学习,并进行考核;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方案,保证人人可参与进科室风险管理。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风险管理实施后风险因素发生频次等进行观察,并统计两组时间段内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并对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风险发生频次明显低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P<0.05)。

  2.2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平均分为(97.12±3.09)分,与实施前(75.43±12.15)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讨论

  血透室护理风险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如何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帮助患者维持一个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已经成为了血液透析治疗临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现血透室护理风险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主要因素:(1)环境设备因素:血透室的布局存在风险隐患,污染区通道和清洁区未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同时对一些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传染性疾病患者未严格实施分区隔离专机透析,从而导致感染和疾病交叉感染的发生;(2)社会和管理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经济收入、职业、社会关系、家庭成员以及社会方面的关心支持等方面,都会影响患者的透析治疗质量;(3)医护人员因素: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欠缺,在透析过程中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不够,同时对新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掌握不精;(4)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由于疾病的进行长期的透析治疗,导致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低下,各项机能衰退。

  针对上述血透室护理风险因素,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相应的护理干预防范措施:(1)建立安全护理小组和完善规章制度:以护士长为主成立护理风险管控小组,力求每位护士都认真参与,同时做到自控和互控,层层把关,出现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完善血透室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培训,并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进行落实。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主动的分析总结护理风险,从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调整各种护理防范措施;(2)教育干预: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其相应疾病的基本知识,介绍血液透析引起并发症的常见症状、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治疗原则。(3)生活干预:控制患者少食腥辣、动物内脏和鸡蛋黄等高胆固醇的食物,多食粗纤维、膳食纤维素等清淡、少油腻和易消化的食物,督促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良好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动静脉瘘的管理,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

  3 结语

  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患者对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护理管理者要不断修正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引导护士树立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朱秋云.血透室护理风险发生原因及对策[J].医药前沿,2013,(25):297-297.

  [2]方君娣.浅谈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8):491.

  [3]胡江华.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328.

  [4]杨占敏.血液净化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4):5-5.

  陈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