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9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处理体会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心肌梗塞,急诊,抢救
  • 发布时间:2015-04-18 12:59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3-0027-01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是急诊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高,要求处理及时恰当,以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抢救了急性心梗患者39例,现将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急诊科于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例,有3例由乡卫生院转入。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35~88岁,平均53.6岁,发病至接诊时间为20min~22h。

  1.2 诊断

  所有病例符合WHO诊断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①持续胸痛>30min,且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胸痛发作在6h以内;③心电图检查至少有相邻两个导联ST段抬高,肢体导联≥0.1mV,胸导联≥0.2mV。

  1.3 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就地抢救。患者被送入急诊科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首次心电图做出初步诊断;立即开通医院“绿色通道”,通知各部门积极配合各种检查、会诊及治疗;实行先抢救后补费的规定;相关科室随时无条件参加及接收救治急诊科送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4 具体处理措施:

  1.4.1 常规治疗

  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卧床休息,持续吸氧,并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发生及胸痛等变化;迅速应用镇静止痛和硝酸盐类药物,及时有效的给予止痛;频发室早者给予利多卡因静滴;对心源性休克者,在止痛、纠酸的同时,给予多巴胺静滴;室颤者或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除颤、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及药物应用的心肺复苏抢救。所有患者到医院急诊科后均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得到相应的治疗,为收住院或者转院作进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4.2 溶栓治疗

  心肌梗塞后心肌坏死通常在发病4h~6h内完成,所以应尽快采取溶栓治疗,这就要求急诊科医务人员对送入的病人立即快速的做出诊断,及时实施,确定溶栓后立即完善上述辅助检查,不等化验结果,立即给予尿激酶100U~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30min内滴完。后辅以肝素钙1000U/d皮下注射或连续静脉点滴5d~7d。溶栓前即刻嚼服肠溶阿斯匹林片300mg/d,连服3天~5天后改为75mg/d~100mg/d维持长期服用,并继以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1.4.3 再通判断

  胸痛消失或明显缓解;溶栓后2hST段下移≥50%;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峰值的前移;冠脉造影可显示再通情况。

  1.4.4 急查各项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凝血三项、心肌酶学、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由加盖“绿色通道”专用章,医技科室不得拖延检查,标本送达立即检查并且及时将报告单送回急诊科,及时报告“危急值”为医生提供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2 结果

  78例患者,入院时9例心跳骤停,其中6例抢救无效死亡,46例给予早期溶栓治疗,其余病例经抢救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其中送入本院重症医学科治疗63例,转上级医院9例。5例住院期间因并发反复室颤抢救无效死亡,余58例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85.9%。

  3 讨论

  “生命绿色通道”是专门为急危重症患者设置的特别救命通道,以挽救患者生命为第一要义,均按先抢救、后交款,先住院、后手续的流程处理。本着“时间就是生命”、“争分夺秒”的理念,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使病人得到救治。对心梗患者,在急性心梗期由于心肌的严重损伤,病情易发生突变,甚至猝死。在所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约1/2~2/3死于住院前,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在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开通医院“绿色通道”,各部门积极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病人作相应的救治。“生命绿色通道”的开通,其完整、快速、高效的服务有效的提高了病患获救率、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也充分体现了该院“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

  溶栓疗法目前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AMI发病后尽早开始溶栓治疗,是提高冠状动脉再率的关键所在。AMI早期冠状动脉再通,使梗死相关血管早期、完全及持续开放,可挽救濒死的心肌减少梗死面积,可改变急性期预后及长期预后。如在1h内达到再通,可减少梗死面积50%。随着时间推移,再通率下降,这就要求提高首诊医生及急诊医生对早期AMI的诊断率,争取急诊给药,避免转诊后再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参考文献:

  [1]谢苗生,于俊民,连铭峰,等,35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1999,19(3);167.

  [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28-329.

  [3]王宏宇,胡大一.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心脏保护策略(上)[J].中国医刊,2004,54(11):62-63.

  郝继生 宋琳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