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干预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安全隐患,呼吸内科,污染
  • 发布时间:2015-04-18 12:51

  摘要:目的:对干预呼吸内科病房中安全隐患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病房的18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随即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呼吸内科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安全隐患干预,实施一系列措施,防止患者跌倒、误吸,注意引流装置护理,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探讨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呼吸内科病房患者采取安全隐患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发生意外伤害的概率,对于痰液误吸导致窒息等安全隐患也能起到明显的预防作用,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安全隐患;干预;呼吸内科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3-0021-01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工业化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加之目前人口呈老龄化趋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概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患者在进入呼吸内科病房后,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安全隐患较多,意外情况时有发生,为患者病情的恢复带来一定难度,甚至导致患者肺功能恶化[1]。安全隐患干预旨在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有效控制各种意外状况的发生,从而真正达到临床护理的目的。本文选取了2014年4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病房的18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了2014年4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病房的18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35,年龄57—89岁,平均年龄(67.3±2.3),呼吸衰竭患者7例,胸腔积液患者17例,支气管扩张患者1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2,年龄55—89岁,平均年龄(67.8±2.8),呼吸衰竭患者5例,胸腔积液患者19例,支气管扩张患者1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4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间等常规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一般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加强引流装置,控制雾化吸入时的雾量,做好常规护理工作。

  1.2.2 分析可能的安全隐患

  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安全隐患干预。首先,护理人员要结合长期工作中的经验,分析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患者方面,不少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着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还有一些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减弱,平衡感下降,容易发生碰伤、摔倒等意外状况,在进食时也有可能发生吞咽不当、误吸等情况。护理人员方面,某些值班护士缺乏责任心,如果巡视不到位就很有可能发生意外状况。有些呼吸内科患者长期接受治疗,可能由于护士穿刺技术不到位导致药物外渗,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1.2.3 护理办法

  首先,护理人员可以先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相关疾病的知识,告诫患者吸烟的危害以及一些戒烟的建议。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灯具尽量选用柔和灯光,减少环境噪声,注意保持地面干燥,评估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充分了解患者的背景及病史。加强护士责任意识,将一些常用的急救药品备好,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防止患者跌倒。热水袋要保持适当温度,避免烫伤患者,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对心理焦虑的患者给予安慰,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患者进行松弛训练以便患者睡眠良好,可给予一定程度的吸氧。

  1.3 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意外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给患者及其家属发放问卷调查满意度,之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意外发生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意外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大于对照组。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风险及纠纷越来越关注,医护人员是否能即使发现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预防成为一个焦点。呼吸内科病人以老年人居多,且病程也普遍较长。由于患病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容易使老年患者的负面情绪增长,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所以,护理人员应用心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多进行沟通消除其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2]。针对患者容易发生跌倒的情况,护理人员应仔细评估隐患,积极宣传,加强巡视力度,改善病房环境,进行综合性的安全隐患干预,事实证明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3]。对于那些痰多、粘稠的患者,要注意调节雾化吸入时的雾量,协助患者进行翻身,促进患者排痰,准备好抢救措施,防止患者出现咯血窒息的情况。如果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人员应注意防止患者出现管道滑脱、反流等情况,并制定一系列的紧急情况应对措施[4]。本文选取了2014年4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病房的180例患者,对他们进行对比分析,随即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呼吸内科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安全隐患干预。实验组患者意外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是实验组较高。可以看出,安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呼吸内科患者意外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査春红.安全隐患干预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12):180-181.

  [2]冯海燕.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44(4):308-309.

  [3]金珠凤.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84-85.

  [4]易平晖.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医药与保健,2014,(9):166-166.

  时菁 罗钦砂 曾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