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意义研究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鼻窦炎,鼻息肉,并发症
  • 发布时间:2015-04-18 13:28

  摘要:目的 对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对其进行分组,将其中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治疗,其余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结论 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鼻内镜下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3-0043-01

  有研究指出[1],如老年患者自身耐受力较强,那么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75%,但由于传统手术具有有创性的特点,会影响患者机体。鼻内镜手术以其具有操作简单等微创优势,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对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鼻内镜下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鼻内镜检查确诊,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其中,42例男,34例女,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1±6.8)岁;病程11~37年,平均病程(16.4±9.6)年;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流脓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以及记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Ⅰ型:6例1期,7例2期,3例3期;Ⅱ型:14例1期,15例2期,17例3期;Ⅲ型14例。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以及临床分期等指标经对比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首先应用传统方法使用息肉切除器或者钳夹将息肉切除,并有效开放病变鼻窦,最大程度保留解剖标志,切除病灶,防止干扰、破坏附近的鼻腔组织。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前三天对患者应用辅舒良、抗生素等基础疗法进行治疗;术前对患者常规消毒处理,实施插管全麻或者局部浸润麻醉,取患者平卧位;在内镜下,使用电动吸切器先将患者的鼻腔息肉切除,注意保留中鼻甲;然后将内移、变异、肥厚构突切除,将筛泡充分暴露出来;然后开放上颌窦和筛窦,保留中鼻甲,将部分变异气化鼻甲有效切除;如患者下鼻甲肥大,则对其进行消融处理,将下鼻甲增生骨质完整清除,朝外移动下鼻甲骨折处,有效矫正偏曲鼻中隔。术后1~2d后将患者鼻腔和鼻窦内的填塞物取出,鼻腔喷雾丙酸氟替卡松或者雾布地奈德,应用喷雾治疗三个月,每周对患者的鼻腔、鼻窦进行一次清理;术后三个月,每2~3周进行一次复查,及时处理存在的可疑组织,直到术腔完全上皮化为止。

  1.3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消失,经内镜检查,窦腔粘膜上皮化,窦口开放良好,无脓性分泌物;显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经内镜检查,窦腔粘膜区域肥厚、水肿或者肉芽组织形成,存在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经内镜检查,窦口闭锁或者狭窄,术腔粘连,息肉形成,且存在脓性分泌物。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实验收集的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组间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2.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经对比(p<0.05)。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临床鼻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患者主要伴有鼻痒、鼻塞以及夜鼾等临床症状。以往治疗主要应用保守疗法,虽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能起到根治的效果。慢性鼻窦炎发病主要受到细菌感染、病毒等因素刺激后导致发生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鼻息肉主要由于人体鼻腔粘膜组织受到刺激或者损害后导致发生的病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具有反复性发作、久治不愈的特点,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以往临床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主要应用传统疗法,虽能够将手术视野充分暴露出来,也能够有效清除鼻腔内的病灶组织,但给人体带来的创伤较大,减慢术后恢复速度,进而易导致发生面目麻木、咀嚼困难等。鼻内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治愈率高以及并发症率低的特点,且能够放大手术视野,清晰观察到微小病灶,不良反应较少;另外,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将病变组织去除,而且还能够有效保留鼻功能,完全符合微创手术治疗理念[3]。如患者经确诊,且经系统保守治疗一周无效后,则可行手术治疗,治疗主要以恢复、建立正常通气、鼻窦引流功能、解除解剖异常等为原则。本组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术式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鼻内镜下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

  综上所述,应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任勇.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67例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02):785-785

  [2]吴春妍,王向阳,刘小波等.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J].医学综述,2014,20(11):2072-2073

  [3]郭志娟,李佩华,张晓雯.上皮间质转化状态在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研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4,28(01):34-38

  沈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