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12月养猪将进入盈利期

  截至11月26日,新牧猪价指数为104.6,全国生猪平均价为6.91元/斤,整体猪源供应量下降,各区域猪价弱势震荡。11月份猪价波动规律大致是“先涨2毛再跌2毛”。

  综合来看,终端消费拉动力不足,屠宰企业采购难度虽有增加但上量缓慢,猪价趋好并无有力支撑,后期猪价震荡回落压力始终存在。但随着贵州、四川一带腊肉制作启动,以及生猪跨省调运有活跃趋势,行业人士普遍预计,若气温下降明显,12月上半月猪价将稳步上涨。

  生猪出栏量仍然很大

  农业部公布2014年10月份4000个监测点的生猪存栏信息,生猪存栏同比2013年下降6.5%,环比9月下降0.2%;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11.3%,环比下降1.3%,据此估算能繁母猪数量为4420万头。不少人因此对未来保持乐观。

  但就局部市场看,生猪出栏量并未如期下降。据资料,2013年广东年出栏生猪3744.8万头,比上年增长0.2%;而2014年上半年广东出栏生猪1829.8万头,同比2013年增长3.6%。广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罗道栩曾表示,2014年广东省预计出栏生猪3850万头,同比增长2.8%,增幅高于2013年。该信息一定程度反映生猪出栏量的下降程度可能并未到可以逆转行情的地步。

  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伟文认为,目前母猪存栏量已经明显减少,但整个生猪存栏量还是不少。“现在出栏的生猪是由1-2月配种的母猪所产,那时能繁母猪存栏量还未明显下降,并且出生时是5-6月,腹泻的影响也已经过去”。

  11月养户信心受打击

  11月1-10日,屠宰企业普遍反映缺货。据新牧网消息,由于养户观望情绪浓厚,压栏惜售仍在继续,生猪供应量下降明显。其中北方地区食品企业多上调采购价格缓解采购压力,南方地区受北方地区猪价上涨的拉动,行情在1-10日总体呈上涨走势,其中重庆涨幅高达0.3元。

  而11月10日后,多地屠宰企业反映生猪供应量增大,连续3-4次下调收购价。

  新牧网分析师认为,由于11月份南方整体气温较高,全国性猪价提振其实是由北方地区短期供应紧缺拉动,南方供求关系并无实质性的改变。10日北方涨势骤停后,受限于终端消费不振,南方地区价格连连下调。其中广东跌幅最大,四会地区由当月最高价7.2元/斤跌至6.8元/斤。

  对此,广西海和种猪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曾其恒认为,上半月主要是受养殖户惜售心理影响,从而催涨短期行情。“过了10天发现不对劲,涨幅达不到预期,也不敢留太久,导致行情走跌”。据新牧网数据,11月10日四会生猪出栏均重保持在250-260斤/头之间,20日飙升至280-290斤/头,养户出栏积极性增加,猪价下跌加剧。

  临近年底,由于养户信心在11月受到打击,不少人认为12月的猪价将与11月持平,预计整个12月份养户出栏生猪的心态将趋于理性。对于基层养殖户,6.5-6.8元/斤已经是成本价位,在供应时多时少的震荡形势下,基本不存在跌破成本线的可能性。

  12月份养户心理价位为7元

  整体来看,11月初北方价格震荡回稳至6.6元/斤,考虑议价、气温因素,则基本确定6.8元/斤为北方地区养户心理价位。猪价“北低南高”持续已有一年时间,南北差价很难超过0.5元/斤,且西南地区价位全国最高,西南养户的心理价位预计在6.8+0.5=7.3元/斤,广东按惯例比西南低0.1-0.2元/斤,心理价位接近7.0元/斤。11月末,四川价格已经维稳在7.25元/斤。而广东四会地区价格已跌至6.8元/斤,腊肉“爆发性消费”迟迟未见,跌破了心理价位,严重打击了养户出栏信心。

  由于广东猪价低于养户的“心理价位”,所以价格在冬至前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但至多涨到7.2元/斤。如果有严重的阴、雨、雪天气,可能进一步加剧价格震荡。

  农财宝典记者咨询多名行业人士,整体反映对12月份猪价上涨期待不高。

  海南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彬认为,12月份猪价不会大起大落。

  程伟文认为,12月猪价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年前消费仍会拉升猪价,春节前预计会在7.5-8元/斤之间。

  曾其恒认为,12月份猪价可能维持在7.5-8元/斤,不会有机会突破“8元”。并且,每年1月份多是疫病高发期,同时有大批猪出栏,腊肉也已经制作完毕,不大看好1月行情。

  广州嘉禾畜禽交易服务中心猪中张爱国认为,12月初肯定要涨价。因为养殖户10-11月的生猪压栏量将消化完,广东生猪价格四连跌,只有涨价养殖户才能保证成本。“冬至前涨3毛的可能性很大”。

  养户期待腊肉“爆发性消费”

  11月7日我国农历的“立冬”节气已经过去,全国各地气温明显下降,市场对于肉类需求量将逐渐增加,而腊肉、香肠的制作尚未全面启动,生猪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广州食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孔旺记肉业食品分公司经理林杰豪介绍,公司猪肉鲜销经营量已明显下降,“因为猪肉的价格一直上不来,很容易亏本”。林杰豪认为,今年广州猪肉消费量大约下降了5%,腊肉产品也很难有进展。

  据部分地区媒体监测,11月12日至19日,长沙市场上的精瘦肉、带皮后腿肉价格较上期分别下跌0.15%和2.14%,为13.64元/斤、12.33元/斤。重庆当地各大农贸市场猪肉排、猪精瘦肉零售价较上周小幅下跌;江苏扬州市生猪批发价连续小跌8周,扬城各大超市猪肉纷纷降价促销,目前扬城超市内最便宜的五花肉售价仅为5元/斤;河南省上周猪肉零售价较前一周下降0.08%,其中鲜猪肉、五花肉环比分别下降0.13%、0.06%。

  农财宝典记者咨询广东、广西养殖户,均反映腊肉制作量非常有限。茂名正田原种猪场彭燕芬认为,年年都说腊肉带动,但就是感觉不到其它地区的腊肉制作带动了粤西行情。

  “腊肉制作会导致价格有0.1-0.2元/斤的波动。”曾其恒认为,但是村镇腊肉制作量已大为减少,腊肉提振价格愈发不明显,这种现象在2013年已经非常明显。即便有“腊肉爆发性消费”,也不会助力猪价涨到8元/斤。

  张爱国认为,制作腊肉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也一定会影响猪价,西南地区尤甚。从制作时间先后看,依次是贵州、四川、湖南……湖南腊肉制作直到1月才会完全结束。“过了冬至,起春的水不能用来调腊肉,因为太容易油腻”。

  程伟文认为,腊肉在11月末已经开始制作,但规模不大。2014年春节是2月1日,而2015年春节是2月19日,2015年春节时间推后,对行情是利好因素,虽然腊肉制作时间也推后,但也意味着稳步上涨行情会比2013年底持续更长时间。

  综合来看,11月是成本线的博弈,12月将进入盈利期。

  《农财宝典》记者 高勇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