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PED)的最新试验研究和应对措施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猪流行性腹泻,腹泻,养猪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26 14:07
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PED)严重影响养猪业,给养猪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即将进入季节性猪病毒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如何有效控制和净化PED是猪场工作的重点。本期《农财宝典》大讲堂专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朱汉守教授和养猪界知名专家闫之春博士,详细介绍了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PED)之前、之中和之后的处理措施,美国的实际控制经验进展等情况,为猪场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7日龄内的新生仔猪死亡率高达100%
目前临床上已知的能引起猪腹泻类疾病的病毒主要有三种,即PEDv、TGEv和PDCoV。这三种病毒有许多相似之处,均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都可引起猪的呕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所以仅据临床症状很难鉴别区分。尽管所有日龄的未感猪对这3种病毒都是易感的,但是仔猪和母猪受害最为严重。7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死亡率可高达100%,哺乳母猪有时也会表现出严重的临床症状。
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第一亚群,病毒粒子外有囊膜和突刺,由于外观形似花环而被称作冠状病毒。这种病毒的RNA有7个开放阅读框,其中4个是结构蛋白,3个非结构蛋白。
上世纪80年代,欧洲较早发现了PEDv并分离出CV777毒株。在这之后,韩国分离得到一个病毒株,毒株5个基因的核苷酸与CV777株有94.5%的同源性,但与中国2013年分离得到的毒株同源性差异很大。
PEDv对环境温度的抗性不强,在60°条件下保持30分钟即可死亡。PEDv对环境中的酸碱性不敏感,在PH4-9条件下均可以存活。由于PEDv很难分离得到,所以给未吃初乳的新生仔猪口服接种病料的方法,是目前获取大量PED病毒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早期感染的小肠中,病毒数量可达到105感染剂量/ml。该病毒在含胰蛋白酶的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培养过程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PEDv常温下可存活28天,拖车完全消毒需要71℃保持10分钟
实验室条件下,将感染PEDv的小肠粘膜的匀浆稀释成不同倍数,通过荧光定量PCR实验,得出一个结论,即当送检样品初始循环阈值(CT)>35时,该样品的病毒量将足以导致猪群发生腹泻。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实际生产中猪场拖车消毒的方法。在71℃以上的消毒温度下需保持10分钟,才能将拖车上的PEDv完全杀灭;在室温(20℃左右)条件下消毒,需要7天时间病毒才会彻底消失。
在冬季,我们用4个猪场的化粪池中采到的水样做试验。由表2可以看出第一个农场感染16周之后,样品的CT值依然可以达到30并引起新生仔猪的腹泻。说明PEDv对温度依赖性很高,常温状态下可以存活很久。此外,还有研究证实,实验室条件下观察PEDv在细胞传代上的存活情况,发现37°C时可以存活10d,室温下(20℃)可以存活28天左右。
美国、亚洲PED的研究和控制现状
PED的潜伏期很短,一般为1-3天。2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急性感染后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并在2-7天内迅速死亡,呕吐物呈未消化凝乳“米粥样”,粪便呈酸性;育肥猪和妊娠母猪感染后表现为厌食、呕吐,偶见腹泻;2-3周龄的猪群发病4-6周后转为慢性感染,粪便呈白色粘稠状。
粪口感染是猪感染PEDv的主要途径。感染后病毒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增殖,目前还没有病毒在消化道外增殖的报道。病变部位仅限于小肠,发病后绒毛变短,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从正常状态下的7:1变为3:1。(如上图)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针对PEDv的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10分钟就可以得到病毒诊断结果,敏感性达92%。此外,还可以通过解剖来诊断,如果小肠壁变薄、透明化、绒毛萎缩,很有可能感染了PEDv。
去年,美国自5月16日开始报道PED的病例后,在今年1-4月达到爆发高峰期。截止到目前,美国40%的猪场爆发PED,有31个州的猪场检测到PEDv,发病后的猪场损失情况差异很大。此次PED爆发让美国大约损失了800万头猪,尤其是之前未发病的母猪场,平均损失3.5~5周的仔猪产量。
已有研究发现,PED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在距离发病猪场16公里外的空气样本中,依然实验性地可以检测到这种病毒。今年9月份,美国一个7万头母猪的核心种猪场爆发了PED,该猪场建在犹他州的沙漠中,至今还未找到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这提示PEDv或许还有其他未知的传播途径。
目前美国已分离得到三种毒株:
Group1同最先分离的毒株的同源性:99.1-100%
Group2同最先分离的毒株的同源性:93.9-94.6%
Group3同最先分离的毒株的同源性小,致病性最弱
目前美国农业部(USDA)“有条件”批准了两种针对PED的疫苗,即Harrisvaccines公司的亚单位疫苗和硕腾公司的经典灭活苗。“有条件”批准是指目前可以确保疫苗的安全性,但尚未有该疫苗效价的数据,所以目前还很难评价这两种疫苗的效果。
根据公开报道,韩国是亚洲最早发现PEDv的国家,在1992年时已有一半的猪场感染过PEDv。日本在1993年时也发现了这种病毒,1996年冬天,日本108个猪场的56256头仔猪感染PEDv,死亡39509头,死亡率达70.2%。目前日本研发出一种免疫母猪的弱毒疫苗,可以将仔猪的发病率从80%降至30%(疫苗厂家数据)。中国在2011年时曾爆发一次大规模的PED疫情。
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是感染PED前的预防重点
目前预防PED爆发的首要工作是做好猪场的生物安全工作,包括确认所有的传染源并设立检查表、建立生物安全计划等。猪场潜在的传染源主要有:交通工具、用具、粪便、饲料、水源、气溶胶和人员等。
对于已经普免过的母猪,最好在产前再免疫一次。通常初产母猪的母源抗体比较差,因此可以让经产母猪带喂养初产母猪的仔猪。
机体对PEDv的免疫主要是依靠黏膜免疫,通过口腔接触之后产生IgA是最重要的抗体,尤其当早期感染发病的时候。体液免疫也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是主要表现在发病的中后期。
理想的疫苗应该是采用近期爆发的分离毒株,并且尽量减少致弱过程中的传代次数。但是当前市场上的致弱活毒疫苗效果并不是很好,病毒在传代时可能会失去抗原性,导致疫苗效果不稳定。所以,在高品质的腹泻疫苗发明出来之前,做好生物安全是最有效的措施了。
猪场已感染后的预防工作主要是返饲
对于已经发病的猪场,首先应尽快用发病仔猪的肠道内容物做好返饲病料,进行人工感染,并淘汰走7-14日龄的新生仔猪,以减少环境中的病毒量。美国最近流行一种处理方案是将已经发病的仔猪提前断奶,给哺乳母猪添加激素,直到正常的断奶日龄,以此来保证它们的正常发情,满足配种目标。
准备返饲病料的方法:从2-3日龄的腹泻仔猪体内收集小肠内容物,加冻牛奶混合粉碎,1头猪可制备约1L的病料。病料稀释好之后,加入庆大霉素,4°条件下储存并当天使用,也可置于-20°环境下长期保存。在饲料中加入5ml制作好的病料,确保每头母猪都有吃到并在1-2天后出现发病症状,若吃料后无症状,可用其他个体制备的返饲料再喂一次。
猪场技术人员在制备返饲病料时,很容易在猪的个体选择上犯错误。首先,请不要选择那些发病后即将死亡的仔猪,以及处于饥饿状态的仔猪。其次,我们不需要小肠组织,关键是找到小肠内容物中的病毒,因此,将来的返饲病料最好还是本场培养出的PED病毒。返饲之后,猪场还要定期做检测,观察是否还存在着散毒的情况。之前有实验室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返饲母猪的粪便样品,证实至少需要4个月的时间,母猪的粪便才会停止散毒。
新牧网见习记者 张帆 杨明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