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混合感染超85% 应坚持防重于治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腹泻,感染,养猪业,蓝耳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26 14:14
我国自2010年开始发生腹泻疫情以来,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每到秋冬季节,猪场都要提早准备,做好腹泻的防控工作。但近几年,腹泻的临床表现也出现一些变化。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下简称哈兽研)冯力研究员介绍,近几年发生的腹泻主要以发生日龄小,大猪基本没症状,死亡率高,幼龄仔猪死亡率可高达100%为主要特点。临床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其他症状不明显。他介绍说,很多猪场期望通过疫苗免疫、返饲(强毒免疫)等方法来控制腹泻,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容易复发,许多猪场间隔20天后再次发生,有的猪场反复发生腹泻4次以上。腹泻持续时间长,可长达数月,最长可达半年。发病时间发生变化,温度高时依然发生,7-8月份仍有发生腹泻的猪场。
三种病原混合感染率超85%
冯力介绍造成腹泻的病原很多,哈兽研近几年对全国各地送检的样品进行病原检测的项目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RV)、猪脊病毒、猪诺如病毒、猪札幌病毒、猪捷申病毒等。根据2011年-2012年的数据显示,PEDV感染率最高,无论是样本的检出率还是猪场的阳性率,PEDV所占比例都显著增高。而TGEV的检出率有所下降,TGEV与PEDV混合感染率也较高,保持在20%-30%之间。不同的猪场感染情况不同,情况复杂,不能一概而论。血清学监测的结果显示,三种病毒混合感染率超过85%。虽然病因不一样,但可以说不关注PED是解决不了腹泻的问题的,如果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关注在PED上也不能解决猪的腹泻问题。
哈兽研维科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付朝阳研究员介绍,哈兽研动物疫病诊断与技术服务中心今年已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成为国内动物疫病检测领域首家获此殊荣的检测实验室。这标志着该中心具备了按有关国际认可准则,开展所获得认可项目的检测工作,同时也将得到与CNAS签署互认协议的国家与地区相关机构的认可。维科公司依托这个检测平台的技术标准,在我国各养殖密集区域通过联合诊断实验室、授权诊断实验室和技术支持诊断实验室等方式合作建立全国范围的检测网络,今年还新增一个流动检测车服务。既可以将哈兽研的检测技术和试验标准进行普及和推广,也可以准确快速的将临床诊断数据收集起来,为科研提供数据和思路。
根据这个检测平台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每年9月下旬至来年5月下旬,送检腹泻样品居多,并且病原检测显示70%以上的送检样品为PEDV阳性,30%以上样品TGEV阳性,10%以上样品RV阳性。可见秋冬春三个季节仍是腹泻高发期。临床上有的猪场腹泻疫情结束后1-2个月仍有发病现象。对临床症状消失的猪进行监测,发现粪便中仍可检测到PEDV,康复猪排毒和潜伏感染猪的存在对易感猪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另外腹泻的病原复杂,单一疫苗不能完全解决猪场的腹泻问题,因此,哈兽研一直致力于猪腹泻病的病原监测和腹泻多联苗的研发。
重视预防,不推荐返饲
目前腹泻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和活疫苗两种。冯力表示,采用比较多的是灭活苗,但是猪场反映效果并不是很好。灭活苗要取得很好的效果就要求产生很高水平的中和抗体,这取决于培养病毒的浓度,若浓度低于107.0TCID50/ml效果就会差。他认为,灭活苗和弱毒苗各有特点。灭活苗可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但不能诱导细胞免疫。而且保护率偏低,可用于受威胁小的猪群。灭活苗对生产工艺要求也比较高。优点是安全性比较好。而弱毒疫苗要求病毒种毒必须完全致弱,并要控制好病毒的培养代次和一定水平的高效价。弱毒活疫苗的特点是免疫原性好,安全有效,保护率高,可用于紧急预防接种。
福建南平市猪业协会副会长,福建南平星星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新平认同冯力的观点,他介绍说自2011年以来,福建等东南沿海养猪密集地区均有爆发新生仔猪严重腹泻的现象,尤其秋冬春三季,“拉肚子”的问题很严峻,尽管猪场采用返饲和制作组织苗等办法,但效果众说不一,经过兽医专业实验室检测病原以PEDV感染为主,有的猪场混合感染TGEV和RV,还有的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和细菌感染现象。临床上因腹泻导致的新生仔猪死亡的病例逐年增加,猪场经济损失较大。目前市场上二联灭活苗居多,临床上猪场别无选择,但免疫效果并不可靠,发病率居高不下。猪场期望安全、有效的疫苗问世,才能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冯力建议防控腹泻要从日常生产的预防措施及发病后的处理措施两方面入手。日常综合性防控措施包括多点式饲养、早期断奶、全进全出、空舍和消毒、冬季保温措施等。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和空舍的时间一定要够。注意引种安全,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冬季保持舍温可减少本病的发生,不光是保温箱的温度达到25-28℃,整个产房的温度都要达到22℃。同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免疫策略一定是要做好全群的免疫,杜绝易感猪群的存在。腹泻病发生时,紧急预防接种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尤其不推荐强毒的免疫接种(返饲)。一般采用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种,并控制细菌的混合感染。对于10日龄以上的发病仔猪,可采取断奶措施,饲喂人工乳。对于10日龄以下的仔猪,可换母猪代乳。做好隔离,一定要将健康的母猪赶走。
哈兽研维科公司猪病技术服务专家夏伟建议猪场除了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外,使用猪病毒性腹泻三联弱毒活疫苗可明显降低新生仔猪腹泻率和死亡率,近些年哈维科研发生产方面的专家一直积极致力于猪病毒性腹泻三联弱毒活疫苗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工作,目前相关技术储备和生产工艺及质量检验标准均已经非常成熟,可率先向市场提供安全、可靠的疫苗,这个疫苗具备几个特点:独家培育疫苗弱毒毒种(TGEV-H,PEDV-CV777,PoRV-NX),毒株遗传性能稳定,安全性好;疫苗毒株与我国流行毒株匹配性好,免疫效力可靠;一个疫苗能预防3种疾病,预防TGEV、PEDV和RV(G5型)感染,并可降低养殖成本;活疫苗免疫效力坚强,持久;紧急接种胜于灭活疫苗;培养病毒用的传代细胞,血清及胰酶等原辅料均经过质量管理部门层层严格检验,合格者方可采用;细胞工厂技术,半成品滴度超过国家标准33倍以上;新型超滤浓缩工艺制备,疫苗更加纯净,高效,无应激;超低温冷冻干燥技术,疫苗成品毒价批次更稳定;优选免疫途径,后海穴穴位注射无不良反应,效果优于其他免疫途径;后海穴注射能够快速刺激小肠粘膜免疫的产生,抵抗病毒感染;临床试验各猪场反馈效果良好,区域免疫保护率超过95%,猪场病毒性腹泻发病率由原来的8%-12%左右下降到3%-5%以下,为各猪场减少了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母猪免疫初乳可保护至断奶后7日。仔猪主动免疫接种后14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
建设技术服务先导型企业
据了解猪病毒性腹泻三联弱毒活疫苗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对控制混合感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哈兽研维科公司是第一家成果转化平台,也是技术研发单位,从技术上各方面处领先地位。
据付朝阳介绍,维科公司将以此为契机,中心任务就是将哈兽研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同时将哈兽研的相关技术成果输送到养殖企业,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公司资金回收反哺哈兽研的科研。维科公司作为哈兽研的产品孵化基地,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疫病防控服务,是维科公司的责任,宣传推广哈兽研新技术,体现国有企业的风采。
维科公司将依托哈兽研动物疫病诊断与技术服务中心,设立临床试验点,实验数据采集中心,把客户服务内容,实验数据的采集,归纳和总结联系起来为科研方向提供参考依据,起到市场和科研对接的作用,实现科技与生产力真正结合。通过下设和联合诊断实验室,发挥哈兽研科研力量,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搭建基层养殖企业技术人员与专家沟通的平台,实现诊断技术标准化,疫情处置及时化,为养殖业发展保驾护航,最终帮助养殖企业提高疫病控制整体水平。
付朝阳强调,随着我国对生物制品管理的加强,各个环节监管和准入门槛的提高,对产品的可控性有望大幅度提高。疫苗产品,首先要质量可靠,第二个关键因素是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要匹配,这样才能保证合格的疫苗有效地保护养殖企业不受疫病的困扰。第三点最重要的是相关的技术服务,因为有了可靠的疫苗,有了相对的匹配的毒株,但是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新疫情、新毒株,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疾病,这就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持团队。技术服务是企业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也是科研与生产力联系的纽带。
目前维科公司产品线以猪苗和禽苗为主,猪疫苗大概有如下几个板块,繁殖障碍为主线的,如猪蓝耳病疫苗、猪伪狂犬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以烈性病为主的猪瘟疫苗;免疫抑制类疾病如圆环病毒2型疫苗。未来维科公司将以两个方向做为发展重心,一是建设技术服务先导性企业,提升技术服务理念;二是建设专业化的团队。维科公司的发展目标就是将公司建设成与哈兽研声望相匹配的企业。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孟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