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浦陈继光:以养带销从服务做起

  陈继光2007年大学毕业,学数学专业的他却误打误撞在饲料厂做了业务员。2010年,他离开饲料厂,在家乡河浦养虾并做饲料经销。在潮汕,饲料经销以传统的赊销为主,这对经销商的资金要求较高。因为资金有限,陈继光将自己定位为技术服务型经销商。目前年销量800吨左右,最高曾达到1000吨,覆盖养殖水面达1000多亩。

  据陈继光介绍,就汕头河浦一带,以围塭养殖为主,共有1万多亩。每年清明前后,养殖户们就开闸,让海里的虾苗、蟹苗围进塭里,然后开始饲养。这种方式几乎就是靠天吃饭,而且海水盐度高,虾的生长速度也受到限制,养殖效益很低。

  近几年,不少养殖户也在寻求改变,他们有些进行池塘改造,引入淡水,进行鱼虾混养,慢慢脱离了原来落后的养殖模式。

  陈继光认为,落后的养殖模式必然慢慢地要被淘汰,而自己总结的一些好的养殖技术和经验正好可以帮助养殖户们改变养殖模式,提高效益。近两年,他以他自己60亩的水面作为示范塘,在当地首先使用二代苗,降低投苗密度养大规格虾,并取得了成功。有部分养殖户也跟着用二代苗,近年4月初投苗,密度3万尾/亩,同时降低鱼的养殖密度,目前虾已经达到40支左右的规格了。

  然而,让陈继光头痛的还是一些养殖户的养殖观念陈旧、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盲目坚持自己的经验。“有养殖户今年到现在已经投了三批苗,密度达到50万尾/亩。”说到这里,一直推广低密度养殖的陈继光也哭笑不得。他还举例,有些养殖户养殖密度大,投料量大,又不坚持改底、调水,等到蓝藻暴发了才来用药,往往已是回天无力。他坦言,面对这样的养殖户,也只能无奈放弃,自己更偏向于选择能被“改造”的养殖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