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混养模式的“病与防”

  2015年调水思路在于培菌,以稳水为主要内容,以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米糠,蜜糖等方式来处理,使用周期为7-10天/次。同时注意pH的每天每时段的变化。

  潮汕地区处于广东东部,是鱼虾混养的养殖大区,以对虾套养四大家鱼为主。但从2011年至今,对虾成功率低下,养殖情况一年不如一年。2015年对虾地都饶平出现了偷死症,澄海潮阳出现了虾肝胰脏发炎,虾游塘等情况,导致目前潮汕地区的第一,二批虾养成率低下。

  一、放苗应看天而定

  养殖白对虾需要新思维-看天放苗。潮汕地区大部分养户根据自身的养殖经验,都会选择在清明前后放苗,轮捕轮放的养殖思路,个人认为放苗时机得看天时而定,2015年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候异常,暖冬现象比较明显,2015年的放苗时机应该提前,让对虾的转肝期(30-45天)避开清明后的雨水季节,如此对虾养殖成功率会比较高,2015年有人在清明节前20天放苗,目前养殖成功率较高。

  由于2015年潮汕地区气温总体比较温暖,放苗后不少养户很少投料或是不投料,虾苗长速还比较快,但当天气变化剧烈时,虾苗就出现游塘或偷死等现象,其实当天气比较温暖时,正是调水和增强虾苗体质的最好时间。

  二、调水注重培菌

  潮汕地区属于鱼虾混养模式,大部分养户还是喜欢以培藻方式来调水,同时普遍喜欢氮肥较多,选择有机肥较少,肥起来的水质相对藻类单一,小型藻类较多,加之2015年天气相对炎热,早春水质会出现PH持久较高,养殖户就不敢多投料,如此虾的体质越来越差,加之2015年天气多变,藻类单一,伴随大量藻类死亡,体质较差的虾由于饲料投喂量不够而摄食死藻,虾肝胰脏负担加重,失去解毒功能,就会出现虾偷死,肝胰脏发炎,生长缓慢等病症。建议:2015年调水思路在于培菌,以稳水为主要内容,以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米糠,蜜糖等方式来处理,使用周期为7-10天/次。同时注意PH的每天每时段的变化。

  三、对虾生长缓慢的预防思路鱼虾混养模式对虾生长缓慢,除了虾苗退化现象外,一般有四个思路:

  1、虾成活率高,对虾密度大,导致对虾生长缓慢。

  2、底质太差,对虾大部分在二层水,甚至出现跳虾现象。

  3、水质中的微量元素缺乏,导致虾蜕壳时不遂。

  4、饲料的营养或饲料投喂量不足(饲料转化率问题),对虾摄食不到成长必须的营养。

  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水质的立体溶解氧问题。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四、微生态虾料提高饲料转化率

  饲料是鱼虾成长的主要营养来源,如何提高饲料转化率是养户们必须面对的事情,虾肠道消化系统和虾肝胰脏解毒系统的正常运转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北农以微生态虾料为主打产品,从肠计议,通过提高饲料转化率为主要方式。

  福建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服务工程师 黄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