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 泰山巨轮蓄势启航

  6月2日,中山市阜沙镇, 艳阳高照, 中山市泰山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山)的饲料生产车间内,机器再次发出轰鸣声。和过去20多年不同,这一次的机器启动意义非凡,不仅标志着泰山这家老牌饲料企业全面新生,更标志着珠三角饲料板块三足鼎立时代的到来。

  早上8:30,泰山副总经理何武钦再次走进这家工厂,车间顶部雄伟的泰山饲料山峰型标志,已经在他脑海里回荡了25年,然而这一次,同样的标志映射出不一样的华彩。

  “或许是以前的日子过得太平稳,人也容易失去斗志。”在何武钦眼中,泰山之辉煌记忆犹新,而现在在他面前的,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生活。在宏伟的新厂房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生产,全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全新的管理体制、全新的营销策略,在强劲南粤“海风”中的巍峨屹立着的“泰山”,正蓄积了再次飞跃的动力。

  生产流程全面革新

  方浩澄,原泰山车间中控操作员,在泰山工作6年,在泰山加盟粤海之后,被继续留任在原岗位工作。在方浩澄看来,虽然还是做中控,但“一下子从井底跳到了广阔的大地上”。

  “以前只有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管一台制粒机。现在一下子扩张到6条线,每条生产线管两台制粒机,但现在6条线的工作强度反而比以前2条线的时候降低多了。”方浩澄回忆,在当年的老泰山,生产流程都是手动操作,中间一旦出现问题,要通过电话联络生产线上相关负责人,整体效率比较低,有时候还会出现因缺原料,生产线被迫空转甚至停产的情况。

  6月11日,记者在泰山饲料车间的中控室看到,新安装的设备正在运转,中控室由电脑软件操作,在电脑里面有相关的该种饲料配方数据,一个流程完后,自动进入下一个流程,如果中间出现问题,警报会自动响起。

  据泰山总经理郑会方介绍,目前,泰山在阜沙的新厂专门生产水产饲料,而畜禽饲料将集中在中山港工厂生产,阜沙工厂全部采用新的牧羊设备,生产线包括一条颗粒饲料、两条膨化鱼饲料、两条虾料、一条鱼种饲料,日生产能力超过1000吨。

  “我们现在将水产、畜禽分开,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统一系列的产品,配方在(粤海)集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专业技术支持下简化优化很多,预混料也由集团集中配送,效率显著提高,错误率降低。”作为泰山多年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何武钦对合并之后带来的改变很满意。

  “以前转换生产品种后,由于交叉污染,前面的十包八包要搬出来重新做的,白白增加成本。”6月11日当天,何武钦在车间里向记者介绍,以前因为缺乏计划性,生产线老是不停转换,在转换过程中,除了主机制粒机是停的,输送、提升机、搅拌设备都在空转,现在车间生产有周计划,根据计划制定生产班次,生产连续性比以前好很多,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将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稳固的饲料产品。

  强化内控 降耗增效

  “两家企业合并以后,泰山将引入粤海集团的管理机制,结合现有的优点,实现全面提升。”在今年4月18日,泰山加盟粤海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上,郑石轩和肖祖乐两位董事长不约而同这样说。

  优异的内控机制,是现代化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粤海从湛江一个单厂起步,在与泰山合作前,就已经发展成旗下有13家企业(其中8家饲料企业)、员工2500多人、年饲料产销量近50万吨、年产值40亿元的大型集团企业,在此方面无疑具有非凡的优势。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泰山,如今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自我蜕变。

  “以前是用两班人做三班的事,现在则是三班人开三班,8小时的收入跟以前12小时有加班费的收入差不多;绝大部分员工的收入提高10%以上,激励机制也比以前提高了。”何武钦告诉记者,这种改变,直接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动力。

  “我们采用了全新的生产设备以后,起码降低了15%的生产费用,仅此一项,生产每吨饲料可以省20元。”郑会方介绍,在新任泰山总经理这个岗位上,他肩负着让泰山再上一个新台阶的重担,而粤海成熟的管理经验,给他带来了有力的帮助。

  “原来,泰山的年销量是16-18万吨,利润1000万元左右,但同样规模的某饲料厂,利润达到1700万元。”在泰山工作多年的经历,令何武钦对各方面的参数都非常熟悉,“例如锅炉燃油这方面,以前生产一吨饲料20多元,现在一个厂可以省下70多万元,仅此项两个工厂可以省下150万元。加上搬运费,可以节省400万元了。”

  直观的数字背后,是现代化管理的成效,是粤海精细、稳健、高效和泰山朴实、低调、务实风格的融合。这带来的不仅是企业效益的提升,更是产品高性价比、更多回馈客户的直接来源。“未来三年再造两个新泰山,将珠三角市场的两强争霸变为三足鼎立”,在有力的变革之下,粤海对于新泰山的目标定位显得信心明确、底气十足。

  营销调整:精准、落地、有效

  新泰山全面崛起,将直面珠三角市场,这里集中了草鱼、对虾、特种鱼类巨大的饲料容量,也许是当前中国水产饲料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区域。

  “原本粤海在珠三角有一些市场份额,随着泰山的加盟,这部分市场将逐步归入泰山体系中,”郑会方说,珠三角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

  在曾林眼中,泰山具备地区优势强、营销人员单兵作战能力强,有大批多年忠诚的老员工的优势;粤海则具有强大的品牌,管理,技术,资金,营销等整体系统优势,两相整合,将使新泰山变成一个没有短板的木桶,变得异常完美强大。

  曾林于1992年进入泰山工作,“几乎所有的岗位都干过”,现在他是新泰山的营销部副部长。曾林告诉记者,现在泰山单独划分出水产部,将水产饲料市场划分为四大区,外加一个猪料区及一个虾料区共六区,将市场细分;经过市场的精准细分,营销人员更加聚焦,深入到一线塘头,为养殖户提供更优的生产方案和技术服务,及时反馈他们的问题,整个营销系统更加落地。

  “以前六七个人就管了整个广东省的范围,更多精力是做经销商工作,因为管理半径太大了,精力不够。”作为一线营销人员,曾林经常直接面对竞争对手的进攻,有时会感到无力反击,但现在的他似乎变得无所畏惧。“做市场无非竞争的就是以下这几个方面:技术、产品、价格、服务、品牌,现在所有的后台支撑系统都很充足,我们也敢于发起全面攻击。”

  在经过了20年沉淀以后,如今的粤海正在发起“第三次创业”,粤海集团董事长郑石轩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粤海在经过多年积累以后,量变已经形成了质变,今后粤海发展的步伐将加快,对于泰山,今年的预期是销量增长50%,达到25万吨。

  “可能在外界看来,这个数据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华丽,但粤海在技术和产品结构、生产工艺、营销思路、管理理念、市场运作等方面,粤海都不比别人差。”郑会方提出,在当前中国水产饲料领域,粤海不输于任何企业,在如此良好的基础上,泰山有理由、有信心实现销量的大跨越。

  “以前,每年基本任务增长在10%左右,今年定的增长任务是比去年提高40%。”曾林说,虽然现在定的任务量高了很多,但是激励力度更大,对做得比较好的业务人员,回报“比以前多很多”,在现在的考核激励机制下,所有人的积极性都大幅提高。除此外,新泰山还具备了更齐全的产品类型、更优化的配方设计,能够让养殖户获得最优的效果和更多的让利空间。

  “粤海将带给泰山技术全面革新、产品全速变革,还有集团化品牌效应、市场营销策略、营销团队、企业规章制度、考核和激励机制,以及粤海的管理模式。”这是郑石轩对新泰山变化做出的描述。如今的泰山巨轮,在粤海先进管理体制的推进下,将快速实现自我变革,从内到外都充满激情与正能量,凭借南粤“海风”的助推,朝着宏伟目标全速前行。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孙岁寒 郑燕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