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罗非鱼一年一造,每亩塘赚5000-6000元,这对于大部分养鱼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在罗非鱼出塘均价十分低迷的行情下,创造这样的效益,的确需要“两把刷子”。
广东惠州龙门县永汉镇养殖户张建文就是这样的牛人。十年前他在永汉见田村承包了一块20亩的矿坑地,2008年把矿坑改造成鱼塘养鱼。六七年养鱼下来,张老板不断摸索和积累罗非鱼养殖技巧,逐渐从一名门外汉变成了一个讲起“养鱼经”头头是道的人。今年5月上旬干塘的这造鱼,除去各项养殖成本后,纯利润11.26万元,每亩利润5600元。
以不变应万变 心态平和才能赚钱
张老板将矿坑鱼塘一分为二,一大一小,分别为19亩左右和1亩左右。小塘主要用来标粗罗非鱼苗,标粗时间为每年的10-11月至第二年的5月,标粗期间投料较少,塘上配套养殖100头左右肉猪;大塘用于罗非鱼养成,一般在每年的5月从小塘过塘罗非鱼苗到大塘养殖,同时搭配一定量的草鱼、大头鱼、土鲮、鳊鱼、鲫鱼等杂鱼,养殖至第二年四五月干塘,出塘罗非鱼多在1.5斤以上,主要供应东莞等周边市场。
因外贸订单减少和鱼病频发,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罗非鱼价格开始走低并陷入低迷。据农财宝典报价和中国罗非鱼价格指数显示,以茂名地区为例,去年6月以来0.6-1斤规格的罗非鱼塘头价均低于3.9元/斤,1-1.6斤规格的均低于4.9元/斤;今年近两三个月来,鱼价则陷入更低迷区间,6月22日,以上两种规格分别报价3元/斤和3.5元/斤。因为鱼价低迷,去年年底以来养户卖鱼积极性不高,截至目前各地仍有一定量存塘。
行情如此低迷,却没有打乱张老板的步伐。除了在去年9月份左右出过几次鱼开疏密度外,他一直都遵循以往的经验,养到第二年四五月份再干塘,因为一般情况下,每年的四五月份鱼价相对较高。“以不变应万变,心态平和才能养好鱼、赚到钱。”张老板笑言。
为了增加效益,主养罗非鱼外,张老板在鱼种搭配上也费了一番心思,鱼塘中同时搭配上中下层鱼,合理利用鱼塘空间。“鲫鱼和土鲮基本不吃料,主要用于清理塘底、调节水质”,张老板介绍,以土鲮为例,一般一口塘放2万尾,没有逃跑的情况下,可以收获4000斤左右,以6元/斤计,可以获利2万元左右。据统计,刚干塘的这造鱼,罗非鱼总收入178868元,草鱼总收入为37749元,其他杂鱼总收入63055元,合计养鱼总收入279672元,全年养殖总支出为167006元,纯利润为112666元。“赚的钱基本是杂鱼带来的,罗非鱼起到保本作用。”
5月干塘后,大塘已转入小塘标粗的罗非鱼苗,目前已达半斤左右,他预计9月后鱼价将有一波行情,届时可以疏一点鱼卖掉。
勤调水改底 鱼病提前预防
张老板一般都存鱼过冬,等待第二年上半年的好行情。由于罗非鱼怕冷,过冬期间如果水质处理不好,容易冻伤、冻死。张老板的鱼塘有天然的优势:第一,水深,山塘水位常年超过3米;第二,塘底有泉眼,在冬季可以源源不断补充温热的地下水。此外,张老板还善于调水。“一般在10-11月就调水改底,每半个月1次,做2-3次;第二年天气逐渐回暖后,再按此方法调水一轮。”
张老板在平时也十分重视调水改底,这对高温期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预防特别有效,一般半个月一次,按照“改底-杀菌-放有益菌”的顺序进行,在晴朗的上午进行。“鱼病预防好了,养鱼成功一半。”张老板说,鱼塘水质要定期检测并调水,调水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而且可以降低饵料系数。除此以外,张老板在养鱼过程中,还定期给鱼投喂三黄散、大蒜素、多维、葡萄糖、益生菌等保健品及中草药,这样既能保证鱼肝胆功能的健康,也能增强鱼的抵抗力,同时让鱼生长速度不受限。
养好一条鱼,除了技术、管理过关外,选择饲料也很关键,因为饲料成本一般占到养殖成本的7成左右。2008-2011年,刚开始养鱼的张老板用过不少大小品牌的饲料,但感觉效果都不是很理想。2010年汇海鱼料打入惠州永汉市场,张老板在这一年见证了邻居朱得来(本刊4月刊曾作报道)用汇海膨化饲料养罗非鱼料比低、鱼快大、背肉厚且产量高的事实,于是从2011年开始全程使用汇海膨化鱼料,2014年8月汇海鱼塘公系列产品一进入永汉市场,张老板就立马用开了,并在低迷行情下给他带来不错的收益。(感谢汇海胡文军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郑燕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