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年随着病害的暴发和养殖难度的急剧升高,广大的养殖户开始面临着养殖转型的瓶颈。从经销商每年的回款率和回款速度上可以清晰看出来,养殖效益起不来养殖户就舍不得投入,用料档次降低,经销商回收货款难欠款多,他们更加追求单品利润,倒逼厂家让利,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地都镇位于揭阳,与汕头的养虾重镇鮀浦接壤,是潮汕对虾养殖的三大区域之一。鮀浦的对虾养殖面积有近3万亩,而地都镇大约有1.2万亩。当地的养殖模式是典型的轮捕轮放、鱼虾混养的潮汕养殖模式。2012年,地都一度被称誉为“养虾状元”,当地养殖全年的亩产可达1500斤/亩,而经历这几年病害的袭击,当地的全年亩产也下降到900斤/亩的水平。
近几年,各地饲料企业都在潮汕地区推广虾配合饲料,然而虾病的入侵却让虾配合饲料的推广受阻,养殖户的用料积极性下降。而且近几年,养虾成功率的下降,养殖户回款周期拉长,赊欠模式的风险进一步加深,这从经销商的回款率和回款速度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养殖遭遇瓶颈,回款速度变慢
“2014年经销商的回款速度明显变慢了。”据某饲料企业的区域经理李强(化名)《农财宝典》记者,虽然潮汕当地赊风浓厚,但之前相对来说也是有拖无欠,呆账比较少。潮汕粗放的养殖模式,赚大钱难,但是要亏损严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轮捕轮放的风险相对比较小。在2012年之前经销商基本不会有什么呆死账发生,每年到10月份就能够回收大部分欠款,在11月份就能够跟厂家结清欠款。2013年回款的速度开始变慢,不少经销商会拖到元旦,养殖终端出现拖欠经销商钱的现象。到了2014年经销商还有大量的外债,拖欠资金的比例急剧攀升。
李强认为经销商回款变慢冻厂拖欠收虾的货款,增加回款难度加大,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当地对虾养殖模式的困局。潮汕区域对虾的养成规格变小(长速慢、成活率低)产量变少,养成难度加大。
这些年随着病害的暴发和养殖难度的急剧升高,广大的养殖户开始面临着养殖转型的瓶颈。从经销商每年的回款率和回款速度上可以清晰看出来,养殖效益起不来养殖户就舍不得投入,用料档次降低,经销商回收货款难欠款多就更加追求单品利润,倒逼厂家让利,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大北农“神爽”进攻,企业价格战回击
2015年,对虾养殖开局并不顺利。不少经销商都表示,今年的饲料销售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不少。然而,在这种逆市的情况下,大北农在潮汕地区发起猛攻,大北农依旧沿用“有钱任性”的进攻模式,高折扣、高赊销的策略撬动当地的大经销商。
“大北农确实给各我们饲料企业很大的压力。”李强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大北农这种高折扣、高赊销的策略在潮汕地区杀伤力巨大。因为潮汕地区饲料市场是以经销商为主导的,养殖户以赊销的方式购买饲料,基本上没有选择权。而这种高折扣、高赊销正合经销商的口味,因此大北农在潮汕市场推进的速度很快。
大北农大举进攻,其他企业也见招拆招。当地的大公司带头拼刺刀,疯狂的促销,有的一吨送两包,有的一吨送三包。这时经销商也坐地起价哪家饲料促销力度大就疯狂的推哪家饲料,价格战就此打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