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高档乳猪教槽料研发与经验交流大会在上海举行
前期料营养价值高,但能不能延长饲喂时间?怎样制定最优秀的仔猪饲喂方案?作为受关注度最高的猪料产品之一,教槽料的研究一直伴随着规模化养猪发展而从未停步。2014年3月25日-3月26日,第四届全国高档乳猪教槽料研发与经验交流大会在上海举办。会议围绕教槽料配方技术及使用规范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谯仕彦、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功能因子研究室中心主任乐国伟等知名学者以及广西扬翔集团副总裁付双喜博士等知名企业代表等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许多与会者的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业界对教槽料的研究也逐渐扩展到母猪怀孕和仔猪阶段营养的系统性研究。
针对新饲料目录,一些现场与会人士也站在行业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一些人士认为,应该限制某一种原料的标准,而不是限定饲料用原料范围。比如“玉米,部分企业可能存在把发霉的玉米与正常玉米混合的方式来节省成本,但这明显是不合理的,”上海源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春源认为,国家的法规并没有针对这种现场制定明显的惩罚措施。同时,他还认为,一些新型的原料能够起到节省饲料成本,拓宽饲料配方等优势,但在现阶段的饲料法下,却并不在饲料目录之列,因此使用也受到了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合理的。
福建新正阳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登峰指出,目前仔猪的生长潜力还并未完全的发挥,最好的商业养猪状态仅仅达到了仔猪生长潜力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要想使仔猪在70天内达到33kg的体重,需要从怀孕后期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哺乳期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断奶至70日龄的营养与饲养管理、仔猪各个阶段的小环境与免疫应激等方面考虑。根据他多年的经验,仔猪在25日龄到70日龄之间,采用两种饲料的饲喂模式要明显优于三种饲料的饲喂模式。
为了减少并栏带来的应激,他建议在乳猪7日龄左右时,相邻产床间可以打通,以减少以后的争斗,转栏后也不要轻易打乱猪群的秩序,以小栏饲喂(12-15头)为宜。另外,免疫应激对乳仔猪的生长影响严重,因此建议在猪群健康状况相对理想、抗体检测也相对达标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少疫苗程序。同时,关注免疫期间的营养需求和特殊营养物质也可以来消除免疫应激。
《农财宝典》记者 孙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