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每年100万头份疫苗防治口蹄疫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越南,越南养殖业,动物疫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4-11 09:36
2012年越南存栏生猪总数为2669.2万头,家禽存栏总数约为29600万羽。目前越南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每年消耗3000万羽份疫苗,免疫覆盖率达80%,免疫成功率为70%。全国每年还要消耗100万头份的疫苗用于口蹄疫的防治。
越南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总面积332,000平方千米。全国总人口8,700万,其中70%为农民。农业总产值占GDP的30%,种植业和畜牧业是主要的农业产业,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1.7%。
越南设有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统管畜牧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各项事宜。其下一级单位有国家兽医研究所和7个地区性动物卫生部门,畜牧业相关的多项工作由这两大系统协调完成。地区性动物卫生部门的下级单位包括区级兽医站和检验检疫站。其中,区级兽医站还负责管理当地的公共兽医团队。所有的动物卫生部门按不同的功能再进行细分,包括综合管理、检验检疫法规的制定、财政管理、兽医公共卫生管理、水产动物健康管理、兽药疫苗管理、检验检疫和流行病学调查。
全国共有9个动物卫生实验室,并统一由农业和农村发展部主管。其中,包括1个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直接管理的国家兽医诊断中心,6个区域性动物卫生部门分管的实验室,和2个国家兽医研究所分管的实验室。
生猪存栏量近3000万
近年来,越南水牛、黄牛和羊的存栏量持续小幅下滑,生猪存栏量基本维持稳定,而家禽存栏总量则有持续上扬的趋势(表1)。2012年越南存栏生猪总数为26,692千头,家禽存栏总数约为296百万羽。
主要动物疫病病死率持续降低
对越南养殖业影响最大的动物疫病主要是炭疽病、口蹄疫、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和禽流感。此外,猪病中的经典猪瘟、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牛病中的牛布氏杆菌病、牛边虫病、牛巴贝斯虫病、出血性败血病、锥虫病,禽病中的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鸭病毒性肝炎和绵羊、山羊、蜜蜂、水产品等动物的疾病也对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据统计,2003-2010年间,越南境内共暴发了5次大规模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003-2012年间,越南共125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其中63人死亡。对此,越南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扑杀措施。2003年年底到2004年年初,共扑杀家禽4500万只,2004年年底到2005年年初共扑杀家禽2百万只,2005年年末扑杀家禽总数为4百万只,2006-2007年为99,040只,2007年为169,188只。虽然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仍时有散发,但并为呈大规模流行趋势。
近年来,越南境内经典猪瘟的发病率持续降低,疫情暴发区域也有所减少(表2)。2012年,越南20个省份的4,561头生猪感染猪瘟,其中1,931头死亡。相对于2005年,其发病总数减少了6成,发病猪死亡率降低了15.4个百分点。2013年上半年,越南9个省份共检出1173例经典猪瘟病例,其中507例死亡。
近年几次蓝耳病疫情的大规模暴发也给越南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2010年3月15日到6月24日,越南共16个省份的75个地区暴发了512起疫情,共167,334头生猪发病,扑杀发病猪76,827头。2010年6月25日到2010年11月15,越南6个省份的215个地区暴发了1517起蓝耳病疫情,共计666,896起病例,扑杀发病猪372,788头。2011年在全国16个省份的39个地区暴发了343起疫情,共20,406头猪被感染,其中15,656头病猪死亡或被扑杀。
多项防控、根除计划力保疫病得以控制
近年来,越南加强了各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效果。目前越南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每年消耗3000万羽份疫苗,免疫覆盖率达80%,免疫成功率为70%。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加强了接种疫苗后免疫效果的监测和疫情监测。目前大规模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只有零星散发病例出现。
全国每年还要消耗100万头份的疫苗用于口蹄疫的防治。近年来兽医部门对口蹄疫监控力度也大幅提高,尤其是针对免疫后抗体水平的监控。自2007年8月之后,口蹄疫便已得到全面控制,越南境内高原地区和南部沿海省份再未暴发过该病。目前该病只会在小范围内散发,且疫情也能迅速得到控制。
为应对防控形势仍旧严峻的蓝耳病,越南制定并下发了蓝耳病防控法规,相关部门对蓝耳病的检疫、监控和疫情调查力度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通过对蓝耳病防控知识学习,很多养殖户已经掌握并可以应用一些针对该病的防控手段。另外,越南建立了狂犬病防控体系,并每年举行两次狂犬病补充免疫接种。目前,越南境内狂犬病的发病数量已经有所下降。
越南各类动物疫病之所以能被迅速控制,与其多项支持疾病控制的政策、法规、标准不无关系。2011年5月5日,越南制定了针对政策性扑杀的赔偿政策(442/TTg-NN 号决定)。该政策规定,如果政府对感染的动物进行扑杀,养殖户可以得到总数为市场价格70%的赔偿金。2008年6月4日,越南颁布了建立口蹄疫净化区的规则和标准(66/2008/TTg-NN号决定)。此外,越南还颁布了狂犬病的防控策略(2009年8月4日,48/2009/BNN号通告),经典猪瘟防控策略(2011年1月24日,04/2011/BNN-TY号通告)和新城疫防控策略(2011年1月24日,05/2011/BNN-TY号通告)。
针对某些动物疫病,越南还颁布了免疫防控和根除计划。越南2011-2015年口蹄疫防控计划中指出,将划分口蹄疫控制区域和缓冲区域,通过强制免疫的方式加强对该病的防控。国家应急处每年分别向控制区域和缓冲区域提供500万和600万头份的疫苗,并根据各省的具体情况调整缓冲区域疫苗的供应量。与此同时,越南还将针对口蹄疫的防控加强疾病无线监控系统建设,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运输管理,公共防控教育,人员培训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越南出台了相应的根除计划,并将该计划按时间细分成五个阶段。2005-2012年,每两年为一个阶段,2013-2017年为最新的一个阶段。为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越南中央政府免费为小规模的养殖场提供疫苗,且每年施行两次大规模的免疫接种。这项免疫计划中所需的其他经费则由地方政府支付,包括会议、培训和接种工作人员的薪酬。
另外,越南还出台了狂犬病的防控和根除计划(2011-2015年)。2010-2012年为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了针对该病的交流学习,免疫和犬类管理模型的建立。2013-2015年为第二阶段,主要着力于加强犬类管理、免疫和疫情监控的工作力度。该计划预计投入23850万越南盾,相当于1160万美元。
希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越南在某些动物疫病的防控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愿意与其他各国探讨交流,共同加强疫病的防控。希望能与其他国家分享高致病性禽流感,蓝耳病,经典猪瘟,狂犬病和新城疫等重要疫病的基本信息;在跨国边境省份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疫情时,于48小时内向邻国的国家兽医局通报;相邻两国的国家动物卫生部门能够经常开展会晤,并就相关信息和经验进行分享;与其他国家共同加强对湄公河下游地区口蹄疫的防控力度。
此外,越南可对其他国家的动物疫病的防控提供协助。包括对疫病调查、疾病无线监控系统建设、疾病(禽流感、蓝耳病和经典猪瘟等)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等项目进行培训,以及动物疫病控制方案的设计和免疫接种的管理。如果有需要,越南甚至可以调度国内的疾控专家前往协助。
统筹 吴昊晖
《农财宝典》记者 廖亚琳 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