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母猪健康长寿是母猪料的差异点?

  从饲料生产的角度来看,厂家都希望自己的母猪料具有特点。站在中立的角度,我觉得这些“特点”,要对得上养猪场的“难点”才行。上期我们谈乳猪料时,谈养猪者如何选料的内容比较多,因为好的品牌真不少,如果不仔细分析还真难选择;但在这期我们主要谈如何做好母猪料,因为目前还没有很多好的母猪料品牌供选择。

  明确母猪料的价值主张

  前年《农财宝典》做了一项十分有意义的调查——谁家的母猪料最受养猪场欢迎,结果不必赘述。为什么养猪场对市场上的母猪料做出了倾向性偏好?原因主要是企业产品价值清晰并表现出了良好的持续性,没有因为原料涨价放弃自己的价值追求。母猪料的价值主张依次可分为:A、奶水好(仔猪好);B、奶水好+繁殖好;C、奶水好+繁殖好+母猪健康长寿。可以断言,最受欢迎的母猪料是主张中的C。

  如果我们将时光倒退10年,我们会发现C的主张中的最后一点(笔者估断)当时是完全差异化的。这种差异化的“特点”,对上了养殖场的“难点”,既后来愈来愈凸显的母猪长寿与健康问题,一句话“对点了”。

  微量元素在母猪料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从当前和今后预期的养猪业发展情况来讲,C的主张不过时。那么如何很好落实这一与养猪企业效益关系密切的主张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抓住产品以下设计要点:

  1、充足的能量与肥度(背膘):后备母猪期望的目标是210日龄体重达到120kg,P2点背膘厚为16-18mm。我们进行过实测,很少母猪能达到。背膘厚与母猪的利用年限高度相关;而且脂肪沉积不够,母猪发情会受到影响,这方面国内的材料可以参阅四川农业大学周平等2009年的系列研究报告。最新版的NRC营养标准(2012年),尽管消化能还是3400Kcal/kg,但也列出了更加精准的净能需要量,也关注了代谢能采食量。

  2、热应激营养对策:环境热(外热)主要通过设施来解决;母猪体内产热(内热)也应控制,避免“热上加热”。内热有两大来源,一是维持生命各机能需要产热,二是热增耗。前者不可避免,后者主要是体内分解代谢产生的未转化为化学能的部分、肌肉与器官活动以及肠道发酵三种类型的产热。

  因此越是代谢越旺盛的高产母猪,热应激越厉害。营养组分中蛋白质的热增耗最高,持续的时间也长,因此要控制夏季母猪日粮的粗蛋白水平,提高小肽和氨基酸的含量。纤维含量越高,肠道发酵热越多,因此要尽量控制易发酵纤维量。由于添加油脂提高了日粮浓度,还不影响采食量,这样可以增进能量进食量,因此夏季母猪料添加油脂比较普遍,今后要进一步在优化脂肪构成和预处理上下功夫。

  3、值得重视的微量组分:短期葡萄糖刺激,会提升促黄体激素(LH)水平,有利于发情(Koketsuetal.,1996 &1998)。将舍内氨气浓度从20ppm降至5ppm之后,后备母猪29周龄性成熟的比例由20%升高到35%(Malayeret al.,1987)。妊娠母猪对β-胡萝卜素的需要量升高,缺乏时会影响黄体分泌孕酮,导致早产、流产;断奶后缺乏时,易诱发黄体功能不全,使子宫内膜提前脱落,影响胚胎着床。近些年有机微量元素对繁殖、肢蹄和母猪健康长寿的贡献获得充分肯定。笔者曾在广东河源一家新猪场发现有未发情的后备母猪38头,仔细观察发现,大多有蹄磨损,主要是新猪舍水泥地面太粗糙,投喂有机锌后陆续有20多头发情配上了种。用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铜、锰和锌等能够提高母猪产活仔率,降低妊娠期30天内胚胎死亡率(Mirandoetal.,1993);Peters & Mahan(2008)报道了连续六产对比有机微量元素和无机微量元素的试验结果,饲喂有机微量元素的母猪比后者产仔数多(12.2vs11.3),而且活仔数也多(11.3vs10.6),统计分析差异显著。

  去年在北京畜产大会上,著名的猪营养学家Cary Allee 教授分享了他的试验结果。千头以上母猪对比三胎生产性能,发现有机微量元素处理组(对照组:Cu16ppm,Zn165ppm,Mn38ppm无机微量;有机微量组:Cu5ppm,Zn 50ppm,Mn 20ppm有机微量元素)初生重大(1.36vs1.25kg),三胎以上未被淘汰母猪比例低9%,累计断奶仔猪数多(36.4vs34.6头);将这些源自吃到有机微量元素母猪的断奶仔猪再养119天出栏,结果体重高2.85kg,胴体重高2kg。

  4、肠道健康:从肠道发育、组织维护与修复、微生物正常菌群保障等角度考虑,酸化剂、活菌剂、微生物培养物、微生物干菌粉等发酵产品的作用十分肯定。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肠道又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健康地位突出,因此猪场需要生产母猪料的企业将这些产品考虑进去。

  健康营养大有可为

  确定了价值主张和产品后,剩下的是考验企业耐心和全员能否有效参与价值链的传递过程。母猪试验周期长,获得确切的实证需要足够的参试母猪数量。此外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多,需要饲料和养猪企业都要有耐心,特别是前者,要经得起反复。我们在东北的牡丹江用了100头母猪做实证,前后历时近4个月,结果也肯定了有机微量和发酵制品的作用。尽管饲料成本增加了近200元/吨,但哺乳期仔猪成活率提高了3%,结果在哺乳期每头母猪多增收益100元。

  我们将红酵素(主要成分为酵母类发酵制品)、有机微量、益生宝(主要成分为可饲用植物)结合起来,尝试在江浙、两广等地通过营养调控增强母猪抗病力,结果发现在进入产床后给母猪喂饲这样的高端母猪料,可以大幅度降低流行性腹泻给仔猪带来的危害。我们的体会是母猪料潜力巨大,营养调控可直接贡献生产性能。

  广州市博善生物饲料有限公司 潘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