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资源共享,强化服务创新 积极探索大数据的信息惠民之路
- 来源:中国信息界•智慧城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惠民,海螺集团,服务创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13 08:55
芜湖市是安徽省双核心城市之一。经过多年发展,芜湖已形成以奇瑞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海螺集团、新兴铸管为代表的材料产业,以美的、格力、日立为代表的电子电器产业,以华菱、华宇为代表的电线电缆产业等为四大支柱产业。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8亿元,增长10.7%,经济增速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芜湖正大力发展机器人、通用航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奋力打造经济和城市双升级。
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多年来,芜湖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民生优先、基层在先、服务为先的基本原则,规划引领,资源整合,应用牵引,促进消费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全市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应用,特别是去年国家发改委等12部委批准我市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后,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信息惠民工程,社会民生信息化工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以全国性试点示范为契机,不断夯实信
息惠民基础
一、做强宽带中国试点,夯实信息基础设施。抓住2014年被工信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宽带中国试点城市机遇,加大建设力度,初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互联网络体系和综合应用,为信息惠民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化和服务专业化提供强大支撑。
二、做实惠民直达试点,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2009年芜湖被财政部批准为全国首批惠民直达工程试点城市后,我们建立了管理一体化,平台一网联,审核一线实,发放一卡通,服务一站办的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惠民资金管理新机制。同时,随着金保工程的深入实施,完成了缴费、查询、支付、变更、注销等社会保险各项业务五险合一、一站式服务实现数据联网结算、跨区域结算、同人同城市同库管理,为实现惠民最后一公里铺好道路。
三、做好全国医改试点,推动跨区域协同诊疗。2011年卫生部确定芜湖为全国医改试点城市以来,我们建成了市、县区域信息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推进双向转诊和农村门诊统筹、远程挂号和影象、电子病例、心电图区域共享等服务。
四、做优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促进教育公平。2012年芜湖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教育信息化首批试点城市,我们大力推进教育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全市师生远程教育与培训、师生在线交流与答疑、教师网络备课与教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与共享等目标,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五、做精信息消费、电子商务试点,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以2013年被工信部批准为全国信息消费试点城市、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我们建成公用事业缴费平台,实现居民消费一站式服务,缓解缴费难问题。同时,积极探索信息惠民建设和运营新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信息惠民建设,重点推行PPP模式,形成企业和政府优势互补,促进信息惠民的可持续发展。
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深化拓展信息惠民应用
一、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支撑政府科学决策。
我们着力打破部门壁垒,通过各部门数据的整合与共享、社区网格员动态采集更新,以及政务服务过程中的数据沉淀和积累,初步建立了政府公共基础数据库。目前已整合共享包括省、市81个部门,共计交换14亿条基础业务数据,并分类形成人口库、企业库、房屋库、地理信息库、地名地址库等专题库,有效应用于政府对市民、企业和社会的服务管理。
例如,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大数据可以即时反映我市现有404.77万人口,39944家中小型企业,126469个个体户等宏观数据,可以直观、实时显示全市受教育状况,老龄化现状等专题数据,可以准确掌握企业经营现状、社区网格内社情民意和突发事件的动态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深化应用,能画像式反映居民个人和企业综合现状,有效解决政府管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等问题,既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为基层社区应对具体工作提供可靠榜首。
二、推进居民服务一站通,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我们将政府各职能部门所有与居民相关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统一整合到一站通平台,并延伸至所有村委会和公共服务中心,将原先线性的办事流程改造为并联运行,并着力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再造办事流程,改变各部门在基层分设办事窗口、分头收件办理的传统做法,实行多点受理,受办分离,综合接件后台审批,一站办结,电子检察,全城通办,全年无休。目前,11个部门148项业务均可通过一站通平台实现在线办理。一站通平台运行一年来已累计办理事项近20万件,日均受理超过1000件,规定时间办结率、满意率为100%。
一站通平台将办事服务从部门条条受理转变为综合受理,精简窗口人员70%。我们按照一口受理、综合审批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正在推进企业服务事项的协同审批,即行政权力运行平台建设。政府各部门通过平台在线审核,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避免让居民、企业为审批来回奔波、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不仅办事效能提升60%以上,也大大降低行政成本。
三、推进网格管理一网清,增强政府治理能力。
我们整合下沉资源,使用同一张底图,同一个平台,同一个网格员,在社会管理服务领域推进网格化管理,将全市划分为4505个社区网格,3302名社区网格员通过社管通终端上报各类社情事件。由县社管智慧中心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分派至各职能部门及时协调处理,确保民情信息第一时间收集,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调处,安全隐患第一时间消除,有效提升了行政管理效能。去年6月,我市一社区网格员日常巡查时,发现一住户人声嘈杂,但不配合网格员入户调查,随机用社管通上报疑似传销事件,属地派出所和物业接到指令后很快赶到现场核实处理,不到2小时即铲除一个刚成立的重大传销团伙,政府效能换来居民点赞。目前,我们正积极推进基于网格管理的精细化市场监管,力求对网格内的市场主体实现动态管理。
四、推进综合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我们开发建设了易户网,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既可以为每一户家庭提供水电气、电视、电话、公积金、社保等帐户信息查询和缴费等公共服务,还可以提供衣食住行等群众必须的市场服务。将为民办事窗口搬到互联网上,方便居民在网上直播申请办理事项。网上预受理事项不受区域限制,居民只需去一次最近的社区提交原件审核即可。审批件政府免费快递邮寄到居民手中,极大的方便了居民。我们正在开发建设居民电子证件库,建成后,居民通过易户网可以足不出户直接办理各类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我们开发建设了易企网,为企业提供从设立到发展直到可能注销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政策发布和解读、政府行业审批网上办理、办事指南和经营咨询等,线上办事服务与行政权力运行平台无缝对接,不仅方便企业办事,也更加规范了线下审批服务。同时依托易企网,我市全面加强先照后证改革后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实现市场监管无缝对接、有效维护市场秩序。目前,我市47个职能部门已经通过易企网事中的事后监管模块网上认领监管事项,实现对芜湖近4万家中小企业、12万余个体户的事中事后监管,平均每天有140余条信息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妥善处理。
五、推进办事流程再造,规范政府审批作为。
我们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规范和优化服务流程,政府服务事项由平台实现综合受理,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流转至具有合法审批部门的责任主体,实行在线审核、审批,同时严格实行电子检察,分部门和分环节进行监督,留下全过程审核审批痕迹,使每个居民和企业都平等、便捷地享受政务服务。改变了过去办事靠走关系,找熟人的权力寻租现象,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有效推进了依法治理。群众形象地说用电脑比找局长管用。
近年来,我们在信息惠民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国家、省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未来将通过创建信息惠民国家示范城市,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进一步推进大数据支撑下的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形成覆盖全市高速互联、安全可靠和业务融合的信息惠民体系。力争到2016年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市级所有部门政务信息互联互通,建成行政权力一库四平台,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建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异地就医医保费用即时清算,城乡居民健康远程监测和治疗,深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应用,实现所有面向公众办事项在线受理,建成覆盖全市天网工程,实现全市公共视频资源共用共享,提升城市立体化综合防控效能,加大政务数据开放,实现广泛开放,普遍共享。拓展电子商务、网上商品交易覆盖面,使信息消费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