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惠民建设试点目标
养老服务专项试点的目标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供服务。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怎样释放这些养老服务、信息消费的能力?具体有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要惠民;第二个目标一定要形成信息消费的新热点。比如北京市民政局拿出2500万向社会购买服务。第三个目标就是如何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具体来讲,第一,要建立养老机构示范服务信息网络。第二,依托养老机构对周边社区老人开展服务新模式。今天参加会议的除了80个城市还有很多企业家,大家都说养老是个大蛋糕,但是蛋糕在玻璃罩里边,看得到,但没有人吃到,即没有形成产业链,这是我们未来共同的任务。因此,在信息惠民工程建设中,我们有一个大目标,但建设的时候还是比较艰巨的。第三就是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
信息惠民工程的建设要求
在信息惠民工程的建设中,我们要有四个注重。
第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为什么这样讲?养老跟工业或者医疗、社保基础信息设施相比太差了。所以首先要实事求是。当互联网来到的时候,我们先建立网络系统,如养老院必须有图象监控系统,要有信息管理系统,要有实时信息系统,要有数据显示系统,还要有电话系统。所以还是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要实事求是。
第二,注重效果。有些企业很有钱,准备投入大量的钱搞全世界最先进的系统,但是老百姓能得到好处了吗?最重要的是信息化建设要互联互通,现在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拦路虎。
第三就是培育市场。这不仅是民政部的期待,也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领导的期待。因此各地在建设过程中都要注意这个问题,特别是创建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信息惠民要素
在信息系统基础建设方面,主要是RFID,WSN,M2M等物联网技术的覆盖率和使用率;在老人服务满意度指标方面,关键是实时、快捷、方便;工作人员满意度指标,包括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老人亲属满意度指标,关键是得到所关心的信息提醒和沟通服务。
关于养老服务信息惠民的成功要素有以下几点:1.被服务者—老人满意,他们得到有尊严、有温情、有科技内涵的服务;2.服务者——企业和养老院满意,获得了收益(效益,效率,工作强度);负担者——儿女们满意,他们减轻了负担,增进了孝心;管理者——各级政府满意,解决了问题,培育了市场;规范了服务。
建设规范事项的考虑
第一,要遵从信息惠民工程的考核指标建设规范;第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化,包括技术资料,验收指标等;第三,避免重建设,轻使用,最后导致系统不能发挥功能效益;第四,人才培养。从设计就开始进入,不要频繁换人,只有把人培养好了,才能真正发挥出信息化的效益;第五,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第六,组织机构的保障(领导—专家组—主人使用方—建设承担方);第七,全国一盘棋的养老内容展示和所提供服务信息共享功能;第八,与智慧养老物联网国家重大工程、13-5国家规划的衔接。
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第一,作为责任专家,愿意为大家多多服务,把工作做好;第二,建立一个参与试点单位的信息交流平台;第三,支持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创新探索;第四,发挥专家团队的智库指导作用指导;第五,探索和完善建设规范;第六,培育覆盖养老服务-技术-产品-市场-商业-管理一体化的智慧养老生态环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