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我们目前正处于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社会深层次矛盾凸显,国际反恐形势严峻,政府管理体系建设尚未完善。因此,为加强公共安全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我们开展这项试点工作,可以有效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同时,也是公安机关为民服务新的增长点,是公安机关、政府部门实现“信息惠民”的重要手段。同时,开展这项试点工作有利于促进视频信息深度综合应用、推动公共安全软件及信息服务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也符合国家、政府的规划要求。
试点工作的主要问题
试点工作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整个视频部分缺乏跨部门、跨行业统筹规范手段。(安防行业缺乏全国性法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维护权责不清。无法在较大范围内实现统一规划及协调)。
2.目前在资源管理条块分割互不隶属。(如公安、银行、交通、教育、医疗、市政、居民小区、商业等)投资主体不同。
3.市场产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门槛低,监控体系产品的标准化还不足)。
4.应用模式创新不足。(更多依靠行政命令进行各类视频资源汇集,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参与投资形式比较单一)。
试点工作的主要基础
1.各类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已具有相当规模。2004年开始,各地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社会单位安装了大量摄像机,重要地区有了建设基础,具有更大范围接入社会资源的基础设施及管理能力。
2.各地已有较完善的联网规划。目前全国大多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订了视频联网规划、方案或技术规范,多个地方建设了平台。
3.目前大范围联网所需要的标准、技术等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试点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1.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以实现立体化公共综合防控及为民服务,构建跨区域公共视频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各类视频资源,研究建立公共视频安全管理和授权共享机制,拓展政府、民众对视频的综合应用,形成城市公共视频共享服务体系。
2.原则:试点建设按照统一组织、整体规划、兼顾特色,逐步推进的实施原则,通过三年时间,重点解决跨部门、跨地区公共视频共享应用的协调机制和技术等关键问题。到2016年底,在4个省区20个地市先期实现面向社会的公共视频共享服务,视频采集共享体系逐步健全,立体化综合防控效能显著增强,民众在公共区域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提升,为后续在全国大范围实现公共视频信息奠定基础。
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
创新视频共享应用的管理机制,主要分三个部分。1.完善试点政策和技术规范;2.探索试点长效运行机制;3.研究建立共享应用安全管理机制。
开展城市公共视频共享服务平台建设。1.建设公共视频共享服务平台;2.研究公共视频共享服务平台关键技术。
提供公共视频共享服务。初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视频公安综合应用;2.校园周边视频服务;3.社区周边视频服务;4.交通路况视频服务;5.旅游景点视频服务;6.其他自选建设项目。
从2014年到2016年大概分三个阶段进行建设,2014年主要落实政策、资金,确定工作方案。今年主要是建设和完善公共视频共享服务平台,明年开展公共视频共享服务示范应用。
工作机制与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试点工作由公安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组织,建立试点推进机制,公安部负责试点总体工作,地方试点单位负责具体实施。
2.强化政策引导。公安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对业务管理模式、技术标准规范等方面加强业务指导,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机制等方面的支持和协调,鼓励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试点建设。
3.突出工作重点。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品质公共视频共享服务,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均等化,普惠化水平,加快推进公共视频共享服务试点建设。
4.确保建设实效。各地科学制定试点建设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保障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