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实施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工作的介绍
- 来源:中国信息界•智慧城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惠民,工程试点,组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13 09:20
信息惠民基本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无论是政府的行政服务模式还是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
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手段,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这个模式的重点之处在于政府的决策,同时也是广大民众对政府部门,特别是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政府的必然要求。民政部是社会管理和服务民生的主管部门,以民政部门主导建设的社区和养老信息惠民的工程,将整合和利用多年来民政信息化建设积累的软硬件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对社会公众的多元化服务的社会管理新模式。这个新模式不仅仅是民政部门,还整合了面向公众服务的其他部门的资源。
为了贯彻信息惠民国家政策,2014年发改委等12家部门发出《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通知》,其中涉及的社区和养老方面工作由民政部牵头,并做了大量的工作。
社区和养老服务信息惠民建设平台
社区信息惠民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民政部门主要负责社区和养老服务为主要平台推动工程。2014年底,主管信息工作的民政部副部长专门到广东佛山做了一次全面调研,形成了非常好的思路。该思路整合了在基层服务的各个部门的资源和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链,满足社会公众的各方位需求,也叫做从一站式服务改为一人式服务——意味着只需一个窗口一名业务员,就可以满足社区的基本业务需求。
民政部门的人员不能仅限于满足民政工作的需要,还需要满足计生、卫生、人口、就业等工作都能在一个平台上得到处理。以后,各个部门工作都能整合在社区服务平台中。民政信息惠民工程的平台和落脚点是社区。这项工作今后会有非常好的前景,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
整合社区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建设综合信息公共系统
社区信息惠民的基本目标是整合社区公共服务信息资源,集中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的综合信息公共系统,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迁移。
“十三五”规划有两大总体目标,一个大方向是信息资源的集约化,很多基础设施等要整合在一个大平台上。第二个大方向是数据从挖掘转为应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目标就是把所有各个部门孤立分散,用途单一的各类信息系统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平台集成,通过信息手段助推社区养老和信息惠民工程。
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社区业务的应用系统、服务终端等,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作的运行模式。这里有另一个效应,就是统筹推进基层一体化服务设施建设,减少各行业,各部门单独建设服务设施,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建设智慧社区
在整合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上,要推进智慧社区的建设。比如社区服务的信息推送机制,这种服务方式已经在很多社区里得到了应用。另外,很多地方跟移动,联通,电信合作,产生了终端和视频网络的应用,你在单位就可以观察到老人在家里的生活状况,孩子在社区吃饭的情况等,这些在一些社区已经得到了实现。建设智慧型的社区,就是要和高科技的手段进行有机的衔接,使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而不是简单地进社区慰问一下老年人。如果以后不能上门,也可以通过高端的信息平台实现面对面的对话,这也是今后社区建设的一大亮点。
推动养老工程
社区养老将会成为今后新的增长点。现在的养老的服务完全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比如北京,现在所有人都到福利院排队,但只有1100个床位,排队的有一万多人。所以现在机构养老是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真正的增长是社区养老。如果要结合社区服务问题,把养老的工作整合在社区服务平台中,就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方有机结合在一起,解决养老的问题,这也将是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的另一个亮点和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