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市场里辣椒小众品种走俏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辣椒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0 14:39
近期,记者在徐闻、遂溪地区走访发现,因近两年价格低迷,品种抗病性较差,不少农户弃种或减少种植圆椒,更多选择线椒、泡椒。此外,在传统的辣椒品种价格不稳定、利润压缩的背景下,一些小众品种也进入部分大户的视野。
圆椒价低,农户减种
广东湛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湛绿”)北运菜出货量占湛江地区的过半江山,去年湛江北运蔬菜260余万吨,通过湛绿流通的就达150万吨。广东湛绿总经理蔡平珍介绍,辣椒是北运菜的“大头”,尖椒又占了辣椒约80%,“5年前尖椒可能占到95%,近年下滑了一些,但估计很长时间内还是占比大。”
除尖椒之外,市场里圆椒、泡椒、陇椒、线椒、螺丝椒可谓“百椒齐放”,“江浙地区这两年对线椒的需求多了起来。”蔡平珍说。
9月收完木葱以后,遂溪县洋青镇农户陈先生开始冬种尖椒、线椒、泡椒,在往年他会种植一定面积的圆椒,不过连续两年价格低迷,病害多,陈先生今年没再种植这一品类。
林强是遂溪县北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负责当地的农资销售和农技服务。据他冬种期间下乡观察,尖椒仍然是主要品类,但圆椒和螺丝椒已经难以看到,线椒和美人椒明显多了起来。“圆椒近两年行情都不好,而且抗病性较弱,管理不善导致减产的情况较普遍。”
在徐闻县南山镇北谭村,种植大户余强将200余亩基地全部改种了泡椒,他去年种植则以尖椒为主。余强告诉记者,去年尖椒收购价很长一段时间在1元上下,等同于成本,而泡椒平均要高出1元。除了价格因素外,因为长期种植尖椒,病害发生频繁,提高了管理成本。
每年秋冬种前,徐闻县会收集主要种植户、流通商的意见,拟定秋冬种的指导计划,扩种泡椒、线椒,减种圆椒,市场偏好也在今年的指导意见里得以反应。《2015年徐闻县秋冬种工作意见》提出,根据市场调研分析,今年种植品种结构,椒类应适度扩大螺丝椒、泡椒王、湘辣三、湘辣四的种植面积,特别是沿海地区宜适度扩大泡椒种植面积。
“往年圆椒类的种子能卖70-80件,1件100亩,今年减少了一半。”徐闻县侨眷种子行老板蔡培禄介绍,总体来讲圆椒种子销售下滑,但个别品种如大果型的“洛椒306”、“诚年901”还是有所增长。他认为,近年土壤退化使辣椒病害增多,抗病性强的品种更受市场青睐。
小众品种收益高风险大
11月初,记者来到徐闻县余记北运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理事长余秀敬正忙着给今年引进的新品种鱼翅瓜剪藤。余秀敬在徐闻种植圈很有名气,种植技术过硬,对市场行情有见解。虽然年过半百,但他常坐飞机到全国各地销售蔬菜,了解市场行情,还经常上网寻找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种植。
“今年辣椒我就种了辣妹子,专门从山东买回来的种子。”余秀敬指着一旁刚定植的椒苗。他自己种植了15亩,合作社共100亩,相对本地已有的“辣妹子”品种,他种植的辣劲更足,口味纯正。
“种辣椒近两年利润不如从前,随着北方大棚兴起,北运蔬菜会面临很大竞争。”余秀敬在辣椒地里套种了三红蜜柚、莲雾,按照余秀敬的想法,果树挂果后,合作社将以出售热带水果为主。
雷州市绿富合作社自2012年就开始规模种植“薄皮辣妹子”,并与山东一家蔬菜贸易企业签订供货合约。负责人李志德介绍,去年该品种平均收购价为2元多,基本不会低于1元,种植技术成熟产量在4000-5000斤之间。而李志德介绍,“薄皮辣妹子”从山东的种子商购买,是由韩国引进的一个尖椒品种。
在种植大户余强看来,辣妹子这样的小众品种,在行情好的时候可以获得高利润,但对于一般种植户,销路过窄,很容易造成滞销。他在去年曾种植50亩该品种,价格尚可,价高时可达3-4元/斤,便宜时候也在1元左右。这个品种有明显的短板,产量少,果细采摘难,一个工人一天可以采收1000斤泡椒,但辣妹子仅有200多斤,产量也很难突破5000斤。“去年年前价格还可以,但过完年就没人收购了。”蔡培禄介绍,农户常称的“辣妹子”其实是特抗景尖椒102,由哈尔滨一个种子公司培育出来。相对普通尖椒,它分枝力强,坐果多,果实光滑,辣味较强,且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湛江凯风农产品北运配送中心主要经营辣椒北运,负责人曾军告诉记者:“辣妹子”主要销往东北、重庆两地,收购的客户很少,去年该公司运送的仅有万斤左右。“如辣妹子、海花红、海花青等品种,走的量少,价格容易波动。”
大基地在地头建保鲜冷库
随着市场对蔬菜品质要求的提升,人工成本的增加,近年来湛江地区的大户也纷纷将目光瞄向大棚“种植”。湛江市农业局副局长龙锦贤介绍,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农业的发展有明显加速的趋势,大规模的基地、农业龙头企业自建冷库成为一种新迹象。
根据湛江市农业局统计,全市现有设施大棚面积仅30000多亩,主要集中在瓜果、花卉和叶菜等作物。
徐闻县下桥镇种植大户谢先生种植辣椒已有十余年,基地面积达2200亩,过去以种植陇椒为主,今年将其中的700亩改种尖椒。2013年,谢老板就在基地全部安装了大棚设施。他介绍,大棚受天气影响较小,种植的辣椒无论口感、色泽、外形都更胜一筹,每斤价格高出露地辣椒0.2元左右。大棚种植的陇椒亩产可在7000斤上下,露地一般为5000斤。此外,大棚使辣椒减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徐闻县正茂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下称“正茂”)从事北运菜种植将近20年,2012年开始供应港澳市场。董事长李进权介绍,与北运菜相比,供港澳蔬菜要求的品种更加多元化,品质、农残标准要求更高。正茂是当地最早建设大棚的一批基地,李进权还打算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安装物理杀虫装置,生产更高品质的蔬菜。
湛江的两个农业龙头企业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东农”)和绿健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更是在蔬菜基地建设了冷库。东农董事长林家如介绍,蔬菜经过冷库储存、打包后,保鲜期可以延长一个星期,蔬菜的销售时间和区域都有了更多的主动选择空间。“此前的蔬菜主要供应本地,今年也可以根据价格行情,部分销售到珠三角。”
《农财宝典》见习记者 林显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