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女神的故事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尼泊尔,祭司,神庙
  • 发布时间:2015-01-15 13:10

  2008年年初,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在尼泊尔文化悠久的首都加德满都,45岁的修表匠普拉塔普曼·释迦正在他的钟表店里修理一个座钟。这时,3位身穿长袍的祭司走了进来,普拉塔普曼把座钟放在了面前的木桌上,聆听祭司训示。一位祭司告诉普拉塔普曼和他32岁的妻子苏妮塔,他们的小女儿玛蒂娜有一件喜事:玛蒂娜被证实有资格成为下一任库玛丽,也就是尼泊尔“活女神”,她将在神庙里生活,为上至政府大员、下至平民百姓的芸芸众生指点迷津。那一年,玛蒂娜只有4岁。

  一年前,得知祭司们正在寻找接替现任库玛丽“活女神”的消息后,普拉塔普曼就把玛蒂娜的生辰八字交给了祭司。此时,这位已有两个女儿、说话温和的父亲沉默了。这是个好消息,但他那活泼可爱的女儿成为了“活女神”,种种滋味让他一时无法接受。

  在内陆小国尼泊尔,虔诚的佛教徒们相信,释迦牟尼就出生在尼泊尔的蓝毗尼地区,指定一位年幼女孩成为尊贵的库玛丽,是释迦族内的习俗。“活女神”库玛丽之说已有4个世纪的历史,当地人相信,“活女神”具有古印度女神、宇宙之母杜迦女神的灵魂。杜迦女神有创造生命的神力,并且战胜了邪魔摩西娑苏罗,象征着正义战胜邪恶。

  祭司的晓谕意味着普拉塔普曼·释迦一家人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彻底改变。玛蒂娜以后不能再帮妈妈干家务,也无法在爸爸的店里看着他修钟表。她将搬入寺庙中,像出家人一样,在盘膝打坐中度过童年时光。尼泊尔政府官员们经过几个月的准备,终于在神庙里为新任库玛丽安置好了未来的家。2008年10月7日上午11:39分,尼泊尔总统拉姆·巴兰·亚达夫宣布这位学龄前儿童为新任库玛丽女神。

  笔者之前几次去尼泊尔旅行时都听说了选拔库玛丽的传统盛事。小孩子能够当上“活女神”,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这次,为了一睹库玛丽的真容,我专程去了一趟尼泊尔。在飞机上,我一边看着机窗外连绵起伏的喜马拉雅山脉,一边端详起一些关于库玛丽的剪报和照片。照片中的库玛丽是一位端庄娴静的小姑娘,黑瞳闪亮有神,眼睛上涂着浓黑的眼影,神态和气质看起来超尘脱俗。她的头上佩戴着镶有宝石的沉重头饰,身上穿着鲜艳的红黄相间的纱丽服,脖子上戴着花环,深邃的目光让人久久难忘。

  这次的库玛丽继任典礼也许是最隆重的一次,但是玛蒂娜不是尼泊尔唯一的库玛丽,另外几座镇子也出现过被认为是有神灵附身的库玛丽。尼泊尔的邻国印度也有年轻女孩被选作库玛丽,但是她们只当一天,而且只在宗教活动中扮演角色,仪式没有如此隆重。尼泊尔有2750万人口,10人中至少有8人信仰印度教,只有不到11%的人自称佛教徒。这两种宗教和平共处,并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寻找库玛丽或许是佛教传统活动,但是印度教徒们也笃信这位小女神的身份之神圣。

  我住进了加德满都泰米尔区的优提瑟旅店,离新任库玛丽将要生活的神庙只有10分钟的路程。旅店老板是蒂奇喇嘛,我告诉她,我是来参观库玛丽继任典礼的,这位藏传佛教徒没有感到奇怪。“是的,”她说,“库玛丽入宫是这里的一件盛事。”

  我问蒂奇是否和我一样,对于一个小女孩放弃童年快乐去过僧侣生活感到一丝遗憾,她说她不这么看。在她看来,库玛丽是在享有一种高高在上的特权生活。她还告诉我,库玛丽的父母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他们的女儿领回家,但是至今没有一位父母这样做过。作为虔诚的佛教徒,成为库玛丽的荣耀远远超过其他方面的考虑。

  告别蒂奇,我穿过狭窄的泰米尔街道,朝杜巴广场走去,“活女神”居住的库玛丽神庙就坐落于此。途中,我看到一家家纪念品商店内外摆满了牦牛绒织物、纪念T恤和一卷卷花色各异的布料。这里的街道和小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路上弥漫着从小吃店和小饭馆里飘散而出的美食香味。来来往往的行人中,无论是身穿纱丽的女人,还是身着西服的男人,很多人都在用手机打电话,只有这个景象能提醒我:现在是数字时代。手工作坊里,一身尘土的手艺人正拿着凿子雕刻神像,这些神像又提醒了我:是活女神指引我来到了这里。

  早在1979年,杜巴广场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广场上有几十座寺庙和宫殿,还有一些政府和私人办公室。

  我向一位路人打听库玛丽神庙的位置,他伸手指向了广场南面的一座3层建筑。一个小巧的铜制标牌上只写着一句话——库玛丽神庙:库玛丽“活女神”宫殿。这座神庙建于1757年,用手工加工的小块尼泊尔红砖筑成,有着精雕细琢的木窗,砖瓦、石块和木头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佛教图案。

  我没指望能在这里见到库玛丽,听别人说,库玛丽只偶尔从窗户里往外看一眼,像所有小姑娘一样,对窗外正在发生的事情充满好奇。但这种时候很少,可遇而不可求。尽管如此,我还是不知不觉地站在了库玛丽的窗下——只想碰碰运气。最终,一位寺院清洁工说,所有人都是在浪费时间,库玛丽今天不会露面。听了清洁工的话,聚集的人群开始散去,我也转身离开。

  库玛丽要具有女神的各种吉祥特征,寻找的过程并不容易,挑选的过程尤其艰苦。库玛丽候选人必须来自居住在加德满都山谷的释迦族后代尼瓦尔民族。佛教信徒们认为,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成员,释迦族人十分虔诚。

  玛蒂娜的爸爸普拉塔普曼认为女儿具备一切特征。在几位当地人的帮助下,我找到了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的起源地——普拉塔普曼的小钟表店。这是一座不起眼的房子,夹在另外两座房子中间,坐落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里。

  玛蒂娜跃身为女神的故事开头相当简单。“我把她的生辰八字送到了库玛丽神庙。”他通过翻译告诉我,然后又补充说,他认为他的女儿玛蒂娜具备库玛丽的一切品貌特征:完美的皮肤、头发、眼睛、牙齿,待人礼貌,言谈文雅,并出身于虔诚的佛教家庭。普拉塔普曼认为,女神的灵魂附身于自己的女儿,他在等待神职人员们做出决定。

  普拉塔普曼知道,在前一位库玛丽任期即将结束的前一年里,僧侣们和神职人员就开始在释迦家族中寻找新一任库玛丽。仅仅女孩本人符合条件还不行,神职人员们还有一个规定,孩子的父母也必须愿意让他们的女儿成为库玛丽。

  祭司们对众多女孩的生辰八字进行研究,只有6名女孩符合条件。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他们要对这6位女孩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并进一步研究她们的生辰八字。对于4岁的玛蒂娜来说,最艰难的考验也许是独自一人走过神庙的庭院:院子里灯光昏暗,祭摆着宰杀下来的牛头和羊头;几个男人戴着可怕的面具,在倒影中手舞足蹈,在黑暗的角落里大喊大叫。库玛丽候选者走过院子,经历种种恐怖场面后必须面无惧色。在另一项考验中,玛蒂娜独自一人在一间小黑屋里住了一夜,小黑屋里有一些牛头和羊头,陪伴她的只有几支小蜡烛。

  玛蒂娜通过了全部考验,并在最后一项挑战中脱颖而出:祭司们把她带进一间摆满衣物的房子,让她辨别哪些东西是前任库玛丽用过的。玛蒂娜全部答对了,于是祭司们宣布,玛蒂娜正是杜迦女神附身。

  然而,“活女神”不是终身制,一旦库玛丽初潮来临,或因疾病或外伤导致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出血,她就要被新一任库玛丽取代。正因如此,谁也说不准玛蒂娜的“活女神”任期会有多长。教徒们相信,库玛丽身上流了血,预示着杜迦女神的灵魂已经离开了她的身体,这时就要寻找新的库玛丽。

  玛蒂娜一旦迈进库玛丽的世界,她就必须放弃普通孩子的生活,因为她是说一不二的女神,肩负着她的责任和使命,譬如,她每天要会见朝拜者。但是照顾她的人也知道她还是个孩子,需要玩耍。在库玛丽神庙内,玛蒂娜可以随心所欲地四处游玩。库玛丽一年要到街上巡游13次。在神庙外,她的双脚不能接触地面,因为有经文说,俗世的地面是不洁的。

  玛蒂娜的父母和姐姐并不会跟随她住在神庙,而是继续在钟表店里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他们每个星期可以探望一次玛蒂娜,通常是在周六,并且可以在神庙里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亲朋好友也可以时常来探望她。和同龄的孩子一样,玛蒂娜有课要上,有作业要做。附近学校里的老师每周一至周五会到神庙里给她上3、4个小时的课。

  在尼泊尔,很少有人对“活女神”之说有异议,人们的普遍看法是玛蒂娜是个幸运儿,作为“女神”,她在神庙里人人娇宠,在这个贫穷的国度里享受着极尽奢华的生活。2008年,在可以随意雇佣童工的尼泊尔,库玛丽的生活安排被提上了政府议事日程,尼泊尔高级法院发文:库玛丽的人权应该受到保护。

  一共有10位侍者照顾着库玛丽神庙和“活女神”,包括清洁工、厨师和保姆,每当有人来拜见库玛丽,她们还要给她化上浓妆。10位侍者的首领是70岁的吉安·那维·释迦。她是一位安详而大气的女人,脸上没有皱纹,步履轻快。只有女侍者才能给玛蒂娜洗澡、换衣服和化妆。“即使她淘气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惩罚她,甚至不会朝她吼一句,因为她是女神,”吉安在神庙院子里告诉我,“我们会循循善诱地引导她。这不困难,而且她的性格很随和。”吉安知道玛蒂娜是个身负使命的女神,但她也是一个需要照顾的小姑娘。她吃的是典型的尼泊尔饮食,厨师们给她做的饭菜里大多含有咖喱。“她的小伙伴们都不敢和她太亲近,都知道她是女神。”吉安说,“她喜欢唱歌,喜欢看迪斯尼动画片。她会玩电脑游戏,也喜欢和她的小伙伴们做各种游戏,比如捉迷藏。”

  一个星期有6天,虔诚的当地人会在上午10点聚集在神庙前,祈求端坐于宝座之上的库玛丽赐福,这个宝座已经有100年的历史。无论是手捧食物和鲜花来贡奉的寻常百姓,还是政府高级官员,都会请库玛丽为他们驱灾降福。当朝拜者来到面前时,库玛丽要保持严肃,不能说话,同时伸出双脚,接受他们的触摸和亲吻。

  库玛丽之所以在赐福中要不苟言笑,是因为人们相信她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是重要的预示。比如,如果库玛丽面露厌烦之色,并且伸手去拿贡奉的食物,预示来人将会遭受经济损失;如果她伸手擦眼睛,预示来人家里不久将有丧事;如果她哭泣或大笑,预示来人将生重病……毫无表情,一言不发是最好的,这会让来者欢喜而归,因为这预示着祈祷得到了回应,愿望得以满足。

  由于库玛丽的神庙生活并非终身制,所以一旦失去了光环,玛蒂娜就要回到父母的身边。在过去,尼泊尔人相信,如果一个男人迎娶了一位当过库玛丽的女人,他将在一年内死去。男人们曾经对前库玛丽们敬而远之,他们说,“活女神”在场会令他们惶恐不安。不过,当代尼泊尔人已不再如此迷信,这对于玛蒂娜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现代尼泊尔的很多前库玛丽都已结婚生育,其中,娜妮·索瓦·释迦自1942年起做过7年的库玛丽,后来她成了4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的母亲。

  归途中,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坐落在道路两旁。人们或在打电话,或是在昏暗灯光下的小店里用着电脑。这些小店依稀可见远去年代的影子,如今,尼泊尔人的生活改变了,而这个神秘的喜马拉雅传统活动在人们的心中仍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它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向往,也将在现代尼泊尔继续传承下去。

  离开尼泊尔时,我盼望着再来时能有幸赶上库玛丽为数不多的出庙巡游。短短几年的“活女神”生涯后,玛蒂娜将会回到一个已经被网络媒体和数字时代改变了的世界。不知那时的玛蒂娜能否适应未来的生活。我希望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译自澳大利亚《读者文摘》]

  克里斯·普理查德/文

  孙开元/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