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旅行家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有机旅行家,WWOOF,有机农场
  • 发布时间:2015-01-15 13:13

  遭遇经济危机的意大利年轻人并没有向现实妥协,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在世界各地的生态有机农场里劳作、服务,在换取游历的资本的同时,还获得了可贵的生活及工作经验。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WWOOFER——有机旅行家。

  WWOOFER这个词来自于WWOOF,它的英文全称是World 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意为“世界生态有机农场组织”,而来到有机农场劳作以换取食宿的人则被称为WWOOFER——这个英文缩写如今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WWOOF于1971年由苏·科帕尔德率先创立于英国,其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离开城市,去生态农场中体验一种不同以往的生活。有机旅行还可以使旅行者获得几周甚至几年的工作机会和经验,并有机会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如今已有50多个国家的上千家生态友好型农业企业、农场和养殖场加入该组织。

  西莫内·达比克是一位资深的有机旅行者。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这种冒险非常适合于那些待业在家的年轻人,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已经放弃找寻工作,放弃学习,失去了自信。我希望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机会,他们只需要走出家门去体验和游历。”

  有机农场每天的工作时长约为4-6小时,旅行者可以播种、灌溉、饲养小动物、挤奶、摘葡萄或者橄榄。幸运儿还可以体验到制作奶酪的全过程。

  WWOOF的工作周期是一星期到数月不等。西莫内21岁时开始有机旅行,现在他已经27岁了。“我在有机农场里学会了洗碗、做饭、喂鸡、照顾小动物、除草和摘果实。通过劳动换取食物或者一个栖身之地,是一段颇具收获的经历,能给人带来彻头彻尾的改变。曾经的我是一个城市青年,我和我的兄弟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但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公司难以维持,我们便把公司卖掉,决心开始新生活。我有幸接触到这样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使我重新获得在社会上立足的机会。我建议年轻人都来体验一下。”

  并非所有人都像西莫内一样长年进行有机旅行,大部分年轻人只体验数周或几个月。来自德国的莱贝卡曾经在墨尔本的一家农场旅行,在那里她感受了新的文化,学习了新的烹饪方法,还掌握了饲养家畜和料理菜园的技能。她向有兴趣尝试有机旅行的朋友们提了一些建议:有机旅行前,要事先和农场主取得联系,确定好工作的形式和时间;尽可能在到达目的地前,对那里的工作和生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减少因沟通不足而带来的麻烦。莱贝卡还介绍说,大部分农场主会真诚地把旅行者当作自己的家庭成员或一个来投靠自己的好友一般对待。

  瓦蓝蒂娜14岁时在爱尔兰的一家农场参加了一次暑期活动,从那时起她便爱上了这片土地。“起初我只打算在这里生活一个月,但是至今我依然留在这里。我的工作内容随着天气变化而改变。如果下雨就在温室内工作,如果天气晴好,我会到室外去摘番茄、西芹、玉米和菠菜。有时我会制作一些果酱,比如橘子酱和草莓酱。我非常喜欢这种生活,不仅能结交新朋友,还能学习不同的语言。每当我要重整行装,告别那些已经亲如家人一般的朋友,伤感总是难免的。”

  1998年,克劳迪奥·波奇创立了意大利WWOOF,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WWOOF完全建立于交流和分享的基础之上,没有酬劳,也不以营利为目的。WWOOF是一种文化,它推崇可持续发展和躬身实践的价值观,它对所有人开放,唯一的要求就是双方都要具有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这是通向生态友好型世界的一扇门。有机旅行者归来都能有所收获,哪怕只是体验了一种更负责任的、与大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同时,旅行者还可以习得有利于生态发展的农业知识与技术。波奇表示,农场和旅行者不仅仅是合作的关系,他们有共同的志趣和爱好,并且都乐于分享各自的日常生活理念。

  2013年,有近5000人申请到意大利的700多家农场旅行。申请有机旅行很简单,只需在网站注册,并选择自己想去的地点,总花费不到50欧元,就可以得到一本农场信息手册。旅行者可以直接和手册上的农场联系,交流对方能够提供的资源和双方的需求。通常农场会对旅行者的年龄设限,但有些农场也不做限制,既接受有家长陪同的儿童来体验,也接受未成年人。

  在wwoof.net网站上,列有加入了该组织的国家名录,包括危地马拉、新西兰、西班牙、委内瑞拉、塞拉利昂、尼泊尔等国。还有一些国家是独立的WWOOF组织,比如牙买加、老挝、越南、马达加斯加、卢森堡。“有的农场一次能接待40位左右的旅行者,有的农场一次只能接待一位。”西莫内说。接受我们的采访时,他正同一位21岁的瑞典青年马克斯一起漫游意大利。意大利本土的有机旅行者大多是外国人,很多都是高中毕业生或者在校大学生。

  当有机旅行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时,人们是否会忘记经常回家看看?西莫内说他上次回家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他的家乡都灵有一家企业邀请他回去讲一讲自己的旅行感受。那是一家文化推广企业,成立于1980年代,每年年会都会请家乡人分享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西莫内接受了邀请,他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传播一些挑战固有思维的新思想。“新思想的传播者首先要有足够的生活体验:行动在前,传道在后。有机旅行者能够从‘做’中更好地认识一个地方的文化——卷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所融入的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它还是认识一个国家的最佳方式——在田垅地头领略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同样尊重自然环境的人分享经验。”

  有机旅行的过程中是否也会遇到麻烦?“人们有时会对农场主产生误解,”波奇说,“因此临行前的了解和准备工作要做足。”意大利本土有40多个有机农场地方协调员,他们会亲自督察每一个参与有机组织活动的农场。有机农场也各不相同:有的位于艺术名城,条件优越还拥有自己的游泳池;有的农场则地处荒凉偏远之境,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只能步行前往;有的甚至连电话和网络也无法提供。

  一旦协调失败,旅行者可以自由选择离开。“这里不存在合同关系,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上下级之分。”西莫内解释说,这些年他只在西班牙遇到过一次不愉快的情况,在约定的日期前离开了那座农场。如果真遇到这种事儿,有必要向wwoof网站说明情况,以对其他旅行者做出提示。很多旅行者在选择农场时,会参考其他旅行者的建议。西莫内和马克斯便在其他旅行者的建议下,来到了位于西西里的一座农场。农场主名叫贝内代托,他曾在印度旅居多年,还给自己取了个印度名字:尼拉夫。回国后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小农场。西莫内说:“我不知道自己要在这里停留多久,通常是几星期。我乘着汽车或火车来到你的家,然后离开这里,奔赴我的下一站。”

  大部分有机旅行者只在某处逗留个把月,但也有人像西莫内一样不停地寻找下一个落脚点。有时,他也会在某个给他带来“家一般感觉”的地方产生“一直待下去”的想法,比如罗斯奥利弗斯,离马德里很近的一座生态小城,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离开。目前西莫内依然继续着他的旅行。他在博客中这样写道:每一次旅行,都需要细心体味,需要时间去感受旅行中的方方面面,享受自由和探索,感受自己内心的选择。“我一直在思索自己旅行的目的,现在,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因此我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我希望了解这个世界上不同地方的文化和风俗,学习不同的语言,用不同的方式去生活。”

  [译自意大利《快报》]

  丹妮拉·科德勒莉/文

  单小玉/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