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昆虫爬上你的餐桌
- 来源:海外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昆虫,雪国列车,食物,安全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5 13:14
随着食物危机愈演愈烈,昆虫将成为日后人们餐桌上的主力军。虽然昆虫作为美味佳肴走上餐桌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但人们对食用昆虫依然了解甚微。昆虫的营养价值究竟有多少?和其他种类的动物相比,昆虫具有怎样独一无二的优势?
营养丰富的未来食物
在2013年上映的电影《雪国列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末节车厢的乘客靠食用用蟑螂做成的蛋白质块维生。看到这一幕,很多观众不禁作呕。但在古时候,食用以昆虫为食材的菜肴是很常见的。朝鲜古代药学巨著《东医宝鉴》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蝉、蝗虫、金龟子、蜜蜂等95种可食用昆虫的习性和功效。人类的祖先曾将蝗虫、蝉、甲虫、幼虫、龙虱等作为救荒食物。而现在也有一些人喜欢把蝗虫和蚕蛹当成可口的零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天食用昆虫的人数多达25亿。
食用昆虫人数最多的国家当属中国、泰国、日本、南非共和国和墨西哥。在中国,油炸蝎子属于高级菜肴;蚕蛹经常作为主要食材活跃在中国、南亚、东亚、非洲等地的餐桌上;日本人习惯用酱油和白砂糖烹调马蜂幼虫,还用昆虫作为馅料制作寿司;蟋蟀则是泰国的风味小吃。在泰国的超市里,随处可见琳琅满目、包装精美的软炸蝗虫、油焖蟋蟀、五香龙虱、酥脆蚕蛹、蚂蚁卵等五花八门的昆虫罐头。罐头制造厂的技术人员表示,昆虫比起鱼肉产品含有更丰富的蛋白质、更低的卡路里,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习惯。消费者也无需担心卫生问题,工厂在将鲜活昆虫加工成罐头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清洗、消毒、翻炒、加入调味品等多道工序。
曾经一度被列入猎奇料理行列的昆虫食品,近来开始走“亲民路线”,特别是以蟋蟀为主要食材的各类菜肴如今倍受消费者青睐。美国纽约曼哈顿是世界金融和文化艺术的中心,这里的昆虫餐厅生意十分兴隆,顾客络绎不绝。“蟋蟀汉堡”是曼哈顿昆虫餐厅的招牌菜。这款汉堡既美味又营养,不少食客慕名而来。韩国的一家食品公司近日也推出了“蟋蟀能量餐”。这道菜的做法为:将炸蟋蟀捣碎成粉末后与葡萄干、面粉等一起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最终制成能量粉和饼干。制作这样的一餐大约用到35只蟋蟀。
在美国加州的安大略市附近有个1.7万平方米大的农场,那里饲养着3000万只蟋蟀和2000万只面包虫,该农场每天生产约3吨蟋蟀,因为市场对蟋蟀的需求不断增加,2015年年底该农场的面积预计将扩大到3.3万平方米。在欧洲,德国人正在生产以玉米飞蛾和蚕为原料的昆虫罐头;法国巴黎的超市里经常可以见到蚂蚁和蚕蛹料理;比利时人在家里做饭时经常以蟋蟀、甲虫和步行虫作为辅料。
可食用昆虫认证
2007年世界昆虫产业规模为9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急剧增长至340亿美元。美国仅蟋蟀产业的年销售额便达到了13亿美元。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饲养并食用褐色步行虫,并且把蝎子等昆虫作为饲料出口到美国等地。韩国国内的昆虫产业规模将近18亿美元,昆虫饲养农场也增长到500个,预计到2015年年底,韩国的昆虫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7亿美元。韩国某蜗牛养殖公司的经理表示,食用昆虫的食物以麦皮、麸子、大豆粕和蔬菜为主,330平方米大小的养殖场可以饲养1吨昆虫。由此可见,养殖昆虫将成为新一代农业企业的主要生产和经营项目。
昆虫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饲料价值,但要想食用,还需从科学和营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最近,韩国农林部下属的农村振兴厅对褐色步行虫幼虫和蜗牛幼虫的营养价值和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色步行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他命和无机物。每100克冷冻蜗牛中蛋白质含量为58克,其蛋白质含量多于褐色步行虫(每100克褐色步行虫含有53克蛋白质)。此外,冷冻蜗牛的脂肪含量为18%,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7%,因此属于高蛋白食品。据《东医宝鉴》记载,蜗牛有助于肝脏类疾病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昆虫均没有毒性,人类可以放心食用。如今,蜗牛和褐色步行虫已经得到科学安全认证,被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分别命名为“食用昆虫一号”和“食用昆虫二号”。蝗虫、蚕蛹、白僵蚕等昆虫已经为人类食用近300年,虽没有毒性,但并未得到科学安全认证,因此人们在烹制食用时要格外注意。
食用昆虫的前景不可估量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发言人称,预计到2016年年底,食品药品安全厅还将会对7种昆虫做出科学安全认证。继褐色步行虫和蜗牛后,长寿金龟子和蟋蟀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得到认证的昆虫。拥有长角的长寿金龟子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看作是“最帅气的昆虫”。随着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加,长寿金龟子不久将会成为韩国人餐桌上的主要食材。
开发昆虫料理和研究食用昆虫不仅可以提高昆虫饲养主的收入,还能有效缓解食物危机。目前全球饥饿人口已突破10亿,每天因饥饿而死亡的人口达到2.5万人。在全球土地中,耕地和家畜饲养地的占地面积不到30%,而且呈逐渐缩小的趋势。2009年世界人口为67亿,按照每年增长7000万人的速度,预计到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3亿,2050年将达到93亿。
但是,食物的增产速度远不及人口的增长速度。不少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食物的“威力”将会比武器更可怕。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罗伯特·齐格勒表示,现在世界各国都出现了粮食短缺的现象,人们不应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随时用钱买到食物。为了解决全球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在向世界各国推荐食用昆虫的好处。
相对于其他食物而言,食用昆虫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优势,比如数量多、蛋白质含量高、饲养成本低、饲养空间小、繁殖能力强、加工方便。地球上70%的生物都是昆虫,种类多达130万种,其中可以被人类食用的昆虫最少有1900种,它们都是低脂肪的高蛋白食品(蛋白质含量接近牛肉)。昆虫的繁殖能力超强,一年可以繁殖3到4次,比家畜饲养更经济,也不需要很大的饲养空间,收获1千克牛肉、猪肉、鸡肉分别需要饲料10千克、5千克、2.5千克,而收获1千克蟋蟀只需要1到1.5千克饲料。如果食用以上食物每样1千克,人类实际摄取到的能量分别是800克(蟋蟀)、400克(牛肉)、550克(猪肉)、550克(鸡肉)。
虽然昆虫有诸多优点,但人类还是对食用它们心存芥蒂。密密麻麻的腿、硬邦邦的外壳,让人们看上一眼都觉得毛骨悚然,更别提将它们烹制成香喷喷的菜肴了。但在食物危机的大背景下,人类必须学会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为了让人们更加接受食用昆虫,消除人们对食用昆虫的反感,将食用昆虫推广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去年8月,韩国农业振兴厅在首尔三清洞的一家西餐厅里召开了“食用昆虫午餐论坛”。混有褐色步行虫粉末的芒果汽水、粥、披萨和蛋糕等食物在论坛上一一亮相。论坛还介绍了昆虫的烹饪方法,比如蚕蛹和蝗虫可以炒着吃,或者研磨成粉末后做成饼干、松糕等。就像可以用泥鳅粉末做成泥鳅汤一样,我们可以把昆虫加工成粉末,然后用粉末做成各种食物,这样可以有效消除人们对昆虫的反感。去年,韩国政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幼儿、老人、病人专用的以昆虫为主要原料的药用食品,预计在今年年底,政府还将会发行昆虫料理书籍。
昆虫的生产成本低于家畜,但是高昂的加工费用让昆虫养殖农户无法预测经济效益。韩国昆虫产业协会会长表示,制作1千克昆虫粉末需要5千克昆虫,换算为现金大约是100万韩元,如果生产成本如此之高,食品加工公司是不会选择昆虫作为食品原料的。现在,虽然食用昆虫还未被人们广泛接受,但生产加工昆虫食物、饲养和销售昆虫的黑作坊却比比皆是,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迫在眉睫。一些韩国民众酷爱食用蚕蛹,很多不法分子就从中国进口大量蚕蛹,草草加工后便对民众出售,然而此类食物的安全性令人质疑。
今天,水稻危机越演越烈,在20世纪60年代还是世界水稻出口国的菲律宾,现在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进口国。随着水稻危机的加剧,菲律宾政府5年前就出台了每人每天最多购买4千克大米的限制政策。为了不重蹈菲律宾的覆辙,农作物丰富的亚马逊等南美地区开始着手限制昆虫资源的出口。不少韩国农业专家提出,韩国国土面积小,生物资源匮乏,也应该采取相应措施,系统管理韩国的各类生物资源。
[译自韩国《时事杂志》]
鲁镇聂/文
周锐霞/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