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快还是车快?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F1,阿隆索,法拉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1-12 14:12
今年F1赛季已成定局,明年F1成为圈内主要话题。实际上,自从2014年F1新规则确定之后,今年后半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毫无悬念“世界巡游”了。毕竟,为了应付明年小排量发动机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各车队把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明年。因此红牛的胜利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最让我意外却是莱科宁回返法拉利这件事情。2009年,为了签下阿隆索,法拉利不惜买断莱科宁价值1千多万欧元的合约让其走人。这也是世界职业运动领域为数极少的专门为“不工作”而制定的昂贵合约——当年,法拉利和莱科宁的合约中写明:1千多万银子支付的前提就是莱科宁离开F1赛场。
2009年,法拉利对莱科宁的处理方式完全是一种冷冰冰的商业交易,虽然你可以堂皇地冠上“一切为了争取夺冠”这样的华丽帽子。又有谁事先会想到,2013年9月,那个在2009年“请”莱科宁离开的永远西服笔挺的蒙特泽莫罗,会决定支付1100万欧元的薪水外加其它颇为优厚的条件,将芬兰人再度延揽到跃马大旗下。当然这样做是为了争取明年有最强的组合——阿隆索+莱科宁,以便为法拉利取得久违的冠军。
其实莱科宁的加盟似乎回答了一个常常被人议论的“古老”话题:赛车世界里,到底车重要,还是车手更重要?法拉利似乎在用行动说明:比赛中,车手的实力会决定比赛的结果。可实际上,笔者认为,如果没有一辆速度足够快的赛车,法拉利这些努力都是没有用的。从赛车运动诞生的第一天算起,从来就没有一辆不具备夺取总冠军实力的赛车在某一位超级车手的驾驶下最终夺得总冠军。没错,拿到分站胜利有可能,但要说总冠军,概率是零。在现今的F1世界,一位顶级车手加上一辆有夺冠实力的赛车,才能保证斩获总冠军的可能性,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也是为什么阿隆索曾经表示:“法拉利争取研发出一辆有竞争力的赛车才能在明年有机会去争夺总冠军。”当然,貌似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实际上还有更深层的意思。
从2009到2013年,阿隆索一直是法拉利的一号车手。但4年征战却没有得到加盟时所希望得到的冠军头衔,不论是车队还是阿隆索,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今年年初,法拉利似乎有夺取总冠军的机会,可惜随着赛季的深入,希望再度变成奢望。随之而来的是阿隆索批评车队没能在研发方面跟上步伐。车队却认为阿隆索没能够完全把赛车的潜能发挥出来,这种分歧也诱发了早前蒙总关于“车队利益高于一切”的发言。
法拉利签下莱科宁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为了强化队内竞争。蒙特泽莫罗曾经在一次采访中,以当年劳达复出击败队友普罗斯特夺得总冠军为例,说明签下莱科宁一定能够在队内掀起良性竞争从而帮助法拉利取得睽违已久的胜利。另一方面,法拉利也可能在明年需要调整传统上的1、2号车手搭配的组织结构,将资源和任务平均分配到两个人身上。这样的改变自然会对阿隆索造成更大的压力。面对这一切,阿隆索再度强调,一辆好的赛车才是夺冠的必要前提,仿佛在暗示车队,不论谁来法拉利,车队需要在研发上进一步努力。
无论如何,明年F1赛季除了规则重大调整所产生的悬念之外,最大的看点就是法拉利双雄在场上的对抗了。艾迪·乔丹认为,如果明年比赛中,阿隆索成绩优于莱科宁,那么事情应该会向好的趋势发展。但如果在某些场次的比赛中,莱科宁的成绩更加出色的话,法拉利内部竞争可能会演化成内部矛盾。
2014的F1赛季必将是一个充满故事的热闹赛季,值得期待!
何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