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不能仅仅是个短期商机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聚焦三农,农村改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27 09:06
作为一份亿万国民翘首以盼的文件,一号文件理应带来商机与希望,但如果带来的仅仅是耳熟能详的短期商机和空泛概念,绝对有失其美好初衷。我们认为,与其高谈阔论,不如脚踏实地,让每一个文件集中解决掉一个让国人头痛的问题。一号文件还应成为农民的尚方宝剑,而不仅仅属于大企业大资本炒作的对象。一个文件解决不了所有的三农问题,而所有的文件加起来却应该可以。
1月19日下午,新华社发布了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自2004年起,这已是我国连续第11年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可以看出,高层政府力图解决三农问题的良苦用心和不懈努力。文件一发布,照例在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
有网友愤激地声称,一号文件连续11年剑指三农,可三农问题似乎越来越复杂和尴尬,农村、农民、农业的弱势地位更加凸显。每次文件出台,都曾让人热血沸腾,可最终都落入寂静。人们怀疑,是改革进入痛苦的深水区难以腾挪?还是所谓一号文件仅仅属于名不副实的标语?
我们相信,主要原因是前者。中国的问题主要在农村。革命如是,建设亦如是,可能非三年五载能够解决。那些最核心的顽疾,如土地问题、户籍问题,并非几个节日的文件就可以简单突破,毕其功于一役。
当然,我们也有理由呼吁,执政者在制定政策时,目光更现实;在执行政策时,力度更坚决;在修订政策时,手法更直接。说句最实在的,在一号文件里,我们不希望看到老生常谈,更不希望看到正确的废话。它总得给我们一点真正的资源和力量!
认真阅读一号文件,应该是每个农牧企业家需要做的事情。虽然,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靠文件来捕捉商机显得有些荒谬。但中国的农业毕竟是一个政策密布的行业,谁也无法回避。
2014年一号文件有哪些值得观察的地方?
据新华社说,这份名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有八大重点:“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对于一号文件这种高屋建瓴的论述,大概不同的解读者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当然,人们都会归结到对某个产业甚至对某些具体企业有利的结论上来,甚至形成一些新闻热词(2013年的一号文件炒火了“家庭农场”概念,2014年的一号文件将会炒火什么概念,尚需观察)。资本市场对政策最为敏感,总能从字里行间嗅出一些商机。此前,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概念就已经被爆炒过一轮,让一些企业或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文件出台具体论述的八大重点能否真正形成八大商机?粮食安全、农业保护制度、农业可持续发展、农地改革、新型经营体系、农村金融创新、城乡一体化、乡村治理……我们以为,这些词都似曾相识,能否落到实处,还得数年后再看。
作为一份亿万国民翘首以盼的文件,一号文件理应带来商机与希望,但如果带来的仅仅是耳熟能详的商机(尤其是短期炒作的概念商机)和空泛概念,绝对有失其美好初衷。我们认为,与其高谈阔论,不如脚踏实地,让每一个文件集中解决掉一个让国人头痛的问题。一号文件理应成为农民的尚方宝剑,而不仅仅属于大企业大资本炒作的对象。一个文件解决不了所有的三农问题,而所有的文件加起来却应该可以。
例如,眼下轰轰烈烈的H7N9风波中,畜禽产业的脆弱再度凸显,公共安全与产业安全的矛盾也暴露无遗,既然一号文件提到了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有关部门可否考虑大力补贴为公共安全作出牺牲的农产业?
又例如,眼下如火如荼的养殖场拆迁案例中,大部分养殖场没有得到合理补偿。这已是农业现代化转型中的矛盾焦点。相关部门可否正视历史原因,认真谈谈环保压力下的补偿问题?
这样的要求合适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