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蓝耳防控:如何让老板不再埋怨?——一个技术服务人员的故事

  对猪场来说,蓝耳病如何防?蓝耳疫苗如何用?一直是心头大患,对蓝耳疫苗的选择和使用让猪场无所适从。技术服务人员的作用,除了让养殖户了解产品,更多的是让养殖户明白如何正确地使用产品,他们是沟通的桥梁,传播希望的信使。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动物保健品研发公司,不仅拥有优质的产品,其技术服务团队更是拥有高超技艺、丰富的临床经验。“蓝耳病专栏”栏目特刊登两期勃林格技术服务人员的故事,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他们工作的苦与乐,防控蓝耳病的经验。

  提及猪蓝耳病(PRRS),全世界的养猪人可能都不会陌生,因为它是危害当前养猪业最严重的猪病之一。每当我碰到某猪场发生蓝耳病,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首歌——“是谁制造了PRRSV,你在世上称霸道,有人为你倾家荡产……一株株PRRSV,一双双镣铐,全世界养猪场你都跑遍了……不管是经典PRRSV还是HPPRRSV,都是杀猪又见血的刀,面对神秘的PRRSV,多少人儿去动脑,有人为你愁眉苦脸,有人为你哈哈笑……PRRSV啊,你的威风可真不小……”很多猪场起死回生、峰回路转都跟蓝耳病不无关系,以下这个有关蓝耳病防控的故事就是我技术服务工作的一段小插曲。

  华东某猪场,2007年建场,4800头生产母猪,2008年11月开始爆发蓝耳病,60%的母猪流产,15%的母猪死亡,50%的中大猪死亡,损失非常惨重!老板束手无策,四处咨询,听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蓝耳病疫苗是目前市面上最优秀的。于是从2009年1月份开始全场所有母猪和仔猪都使用IngelvacPRRSMLV,母猪普免4次/年,仔猪10日龄免疫一次(2ml/头份)。母猪刚开始免疫的1个月内,陆续有约25%的母猪发生流产、厌食、发热等临床症状,老板见状后对勃林格的蓝耳病疫苗非常失望,于是很生气地打电话给我,说你们的蓝耳病疫苗免疫后不但没有阻止母猪流产反而让流产的比例升高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合2005-2008年蓝耳病临床防控经验,我告诉老板:“你猪场目前还存在严重的蓝耳病感染,很多母猪可能还处于蓝耳病感染的活跃期,免疫蓝耳病疫苗后可能加速了母猪的‘排毒’——流产是母猪的一种自我保护,好比我们吃了有毒有害的食物后发生上吐下泻一样,但很快就会稳定下来的,大约需要4-8周。”但是,这时候老板怎能相信我的解释,他不断打断我的解释,不停地抱怨,“你们的疫苗这么贵,免疫后不但没有任何保护,还把我的猪给‘毒’死了!你不要解释那么多,我也不懂,目前的解决方案只有一个字——‘赔’!要么我就上告畜牧局。”

  “我之前是搞建筑工程的,2006年赚了不少钱,见2007年猪价很好,听一个朋友的介绍进入了养猪业,赚的钱都投进去了,没有想到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对于老板的满腔怒火,我知道此时说什么都是徒劳无功,只会火上浇油,我只能在电话旁静静的听着,直到他的怒火逐渐平息,我才能开始慢慢向他解释。

  老板情绪稳定后,抱怨也越来越少,气势也完全不在,我慢慢由一个“出气筒”变成一个“打气筒”!结合我防控蓝耳病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建议老板做好相关饲养管理和保健等工作,流产比例会逐渐降低,生产将会逐渐稳定。老板对我的话半信半疑。

  苍天有眼,功夫不负有心人!该猪场蓝耳疫苗免疫3周后流产的比例逐渐越少,6周后很少见有流产现象;老板心头那块“巨石”也逐渐落地,但2008年11月蓝耳病的爆发对老板的“影响”太大了,每半年他都要抽血去检测蓝耳病的感染动态,验证我说的到底是真是假?生产记录也很完善,这样才有了以下连续5年的相关生产数据。

  随着疫苗的持续免疫,猪场越来越稳定,生产成绩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疫苗厂家业务人员来拜访老板。生产的持续稳定让老板逐步找回当年的自信,他也曾问我这样的问题:目前生产这么稳定,可否不再免疫蓝耳病疫苗?可否换成其它国产的蓝耳疫苗(便宜一点)?可否减少免疫频率?母猪免疫进口的仔猪免疫国产的?母猪1头份仔猪半头份?每当老板问及这些问题我都会耐心地跟老板一起结合本猪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是否可行?道理何在?从2009—2013年,该场所有猪只一直使用IngelvacPRRSMLV,从未间断。母猪的蓝耳病疫苗免疫程序逐渐由4次/年(2009-2010年)到3次/年(2011-2012年)到2次/年(2013年),仔猪免疫程序也结合实时生产情况做了微调,让其更符合生产实际。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由22.5头(2009年)提高到25.1头(2013年),生长猪死亡率由4.3%(2009年)下降到1.8%(2013年)。

  PRRSV抗体检测均采用IDEXX公司的试剂盒,每年检测两次,S/P平均值逐年降低,抗体离散度也越来越小。2012年9月,检测结果出来后老板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问我为什么免疫勃林格的蓝耳病疫苗后抗体水平越来越低?是不是疫苗免疫后没有产生良好的保护?是不是疫苗存在质量问题?某些厂家人员“审时度势”、“煽风点火”。这虽然增加了我工作和解释的难度,但毕竟目前猪场生产是很稳定的,也是检验我和老板的时候。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PRRSV免疫的相关资料,咨询过很多知名的蓝耳病专家,随着蓝耳病疫苗的免疫,猪场PRRSV野毒感染压力将会越来越小,PRRSV抗体S/P值也会越来越小,甚至个别呈阴性,S/P值间的离散度也越来越小,这是疫苗长时间免疫和猪场稳定的体现;但若有新的PRRSV毒株感染,S/P值又有可能很快升高,离散度也会随之升高。PRRSV抗体S/P值的这一变化规律是正常的,国外已有很多相关的报道。

  从2009-2013年,我和该猪场老板经历了那两次有关的蓝耳病的正面“交锋”后,我和他不再是“冤家”而成了“挚友”,不再提及“赔”,每次见面都一定要“陪”!不再轻信别人,而是更信自己!关于对蓝耳病的认识和防控,不同经历的专家和生产人员常常各持己见;要真正完全认识蓝耳病,防控并清除蓝耳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徐徐修道,大道无为,为善最乐!排忧解“蓝”,一路相伴!解“蓝”的信心源于越来越多蓝耳病防控经验的积累,一个执业兽医应尽的责任正是我价值的体现!最后,引用著名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来表达我的感想:“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中国)有限公司 徐大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