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文:47岁再创业梦想春暖花开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农牧专业,海南升泰,养猪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27 13:08
本期人物:海南升泰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启文
经验丰富、精力充沛,许多见到胡启文的人会留下这样的印象。近30年的猪场工作经验为他带来了一笔巨额的经验和财富,而在梦想面前,这位已到“知天命”之年的男人创业激情却丝毫不逊于一个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升泰农牧的种猪有着全国最舒服的“居住环境”。
胡启文正在一步步的把自己30多年的积累,变成一个现实。在海南这座国际旅游岛上,胡启文用近3000万元的创业资金和这笔巨额的精神财富在向人们展现,“什么叫做原生态的种猪”。创业三年以来,他原生态式的饲养管理方法和理念已经初具成效。
农牧专业:从被选择到接受
1963年,胡启文出生于湖北潜江一个乡村里,他的父亲是当地的教书先生,母亲则是一个普通的农民。那个家家户户养几头猪几只鸡的时代,每逢乡下开始杀猪卖鸡,胡启文就知道,要过年了。
那个时候,南方大多数地方养猪的方式还非常原始,稻谷经过砻糠之后剩下的米糠和碎米,猪吃得很香。求学时期的胡启文经常会帮家里做一些家务,喂猪自然成了重要的一部分。他放学后的重要任务,就是为家里的几头黑猪割野菜,有次弄伤了手,至今还留有疤痕,那是他最早的养猪生涯。
胡启文参加高考的时候,正是国家刚刚恢复高考的第三年。他清楚地记得,那年湖北省大学分数线是357,而他以2分之差不得已进入了第二梯队“中专”。当时的中专生还处于一个“抢手的时代”。国家不仅为每个中专生提供助学金,而且还解决了中专生的分配问题。由于服从调剂,他阴差阳错的被分配到湖北农垦学校读中专,被安排在畜牧兽医专业。
开始,与大多数被调剂到同专业的同学一样,胡启文并不满意。当时国内畜牧业落后,从业人员还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许多同学不愿学习畜牧业,希望调剂到该校的会计或经管类专业。经历了一番“折腾”后,胡启文感觉转专业无望,心态逐渐转变为“既来之,则安之”,他硬着头皮,完成了自己的中专生涯。
毕业后,刚满19岁的胡启文被分配到湖北当地著名的后湖农场从事兽医工作,经历了一番短期的工作调动后,他在农场非常简陋的养猪队开始做起了技术员,正式开始了在养猪行业的摸爬滚打。
当时供港生猪在当地有一定的配额,后湖农场成立了专门的畜禽服务公司,同时发动了当地许多家庭养猪,采用部分收购的形式来完成配额。起初这种方式还行得通,但后来生猪的质量越来越参差不齐,又迫于香港方面的压力,畜禽服务公司开始自建规模化猪场,那是1986年。
在这种机遇下,23岁的胡启文做了畜禽服务公司的副经理,专门负责生猪生产,利用农场划拨的80多亩土地一边建设,一边生产,开始了猪场建设和管理生涯。之后,为了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他还在单位的支持下参加了成人高考,考入了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虽然每年只有近两个月的面授,他还是在不误工作的前提下挤时间完成了所有的学业,共19目课程;历经三年时间,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胡启文结合生产实践,对畜牧专业的了解由朦胧状态变成了清晰,他已经开始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也已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养猪人!
国营农场到上市公司
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用了6年的时间,公司的存栏母猪数量逐渐从30头到存栏300头,有了质的飞跃。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发挥出来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看见猪场一天天的壮大,对年轻的胡启文来说,无疑增加了不少自信心和热情。
这样的努力当然得到了领导的肯定,1993年6月,胡启文接任了后湖畜禽公司的总经理,一直任职到2001年底。在这期间,猪场的数量扩大为三个,每年供港生猪由2000头增加到10000多头。提高不仅是数量上的,在湖北粮油公司举办的供港生猪质量比赛中,后湖畜禽公司连续三年名列前茅。除此之外,胡启文还带头建起了当地第一个规模饲料厂,除了本公司猪场自用外,还为当地的农户供应畜禽水产饲料,最高峰时年销量达到1万吨。
从23岁到39岁,胡启文把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后湖农场畜禽公司,他也在后湖畜禽公司一把手的位置一直干到2001年;之后,受国有体制以及农场上层的一些保守思想的限制,胡启文自己的一些大胆的想法和发展思路常常得不到实施的机会,他好长一段时间陷入了苦闷中。
当时,海南罗牛山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王建新是胡启文的老同学,多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当时的罗牛山已经上市,在海南乃至全国畜牧界都有不小的名气。一边是凝聚了多年汗水的企业和一些熟悉的亲友,一边是全新的环境和新的希望,经历了一番抉择后,胡启文毅然选择辞掉了后湖畜禽公司总经理职务,2002年初,举家来到了海南,开始了新的挑战。“在一个单位干了16年,是该去找找自己的梦想了,”胡启文这样解释离去的原因。
一开始,胡启文在当时罗牛山下属的海牛公司担任副经理,负责6个猪场的生产管理。到来不久,胡启文就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罗牛山旗下一个年出栏3万头肉猪的猪场连续多年亏损,负责人顶不住压力选择了辞职,由于有丰富的猪场管理经验,胡启文自然被罗牛山高层认为是接任的最佳人选。
2002年5月,胡启文正式来到该猪场,发现该猪场不仅存在建设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存在很多复杂的疾病。经过一番观察和研究,胡启文总结出了猪场亏损的原因,结合海南地区的气候,对猪场设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海南地区气候炎热,我们为所有猪栏顶部安装了泡沫板,又增加了猪舍的通风性能,先将温度降了下来,”胡启文举例告诉农财宝典记者。
高起点打造“升泰种猪”
胡启文认为,罗牛山当时最先进的地方,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下衍生出来的一套员工考核机制和管理机制。系统化、规范化,这两者是规模猪场从建设到管理的核心原则。
在这里,他真正学习到一套现代化养猪管理理念,这一部分经验,后来成了他创业时的一笔财富。
继续在罗牛山做职业经理人,自己再增长的也只有年龄,到最后也只能退居二线,为此,胡启文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与此同时,他心中的那个梦想正在逐渐浮出水面。海南地区的种猪当时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而胡启文的梦想正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种猪场。他逐渐不满足于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开始向自己的梦想张开了双手。
说做就做!2011年2月,48岁的胡启文正式离开了罗牛山,在澄迈县永发镇建起了自己的种猪场,胡启文将种猪品牌命名为“升泰种猪”,意在打造符合生态模式的种猪,“生态养殖、绿色环保”是他的口头禅。母猪以新丹系为主打品牌,公猪选择了新美系;他之所以选择做种猪,是因为他觉得凭借自己多年的养猪体会和理念,在种猪方面是可以做一点事情出来的。
多年在海南地区的工作和生活经验,让他意识到通风和降温是猪场的重中之重。他在罗牛山标准化猪场的基础上还做了一些改造。比如,猪舍间距进行了扩大,最远的达到了38米,猪栏内纵向和横向都拥有较好的通风性能;母猪舍全部安装有水帘降温和负压通风系统,使小环境的通风性能更加完善;配种舍以及母猪舍都建在较高的位置,保育舍高床甚至达到1.2米的高度。此外,母猪产房和保育舍都采用了小单元全进全出的方式;断奶母猪都设有运动场,怀孕30天以后的母猪都走出定位栏,实行自由自在的智能化饲养,种猪和后备种猪每天都保证有可口的青饲料,包括红薯藤、橡草和南瓜……“这样既便于管理,提高生猪体质,还可以对疾病有更好的控制,”胡启文说。尽量用贴近自然的方式去饲养种猪,这样对种猪的适应力以及繁育水平,都是一个很好的提高。
到2013年底,胡启文和几位合伙人对猪场的投资就已经接近2300多万元,原种母猪存栏达到1000多头。保证高育成率、高回报率,是种猪竞争的核心,前者的实现主要需要母猪的高适应性和强抗逆性,青饲料+运动场的饲养和管理方式就是实现手段之中的关键。“现代养猪过于追求后备母猪的生长速度,我们更要注意其生殖系统的发育完善,”胡启文说。
对于高回报率,胡启文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通过采集最近几年国内外的新丹系种猪血统,再进行进一步的选育,这样比刚从国外引进的母猪适应性更强,性价比更高!升泰农牧已经选育出了一批产仔数高、生产效益高的核心种猪群。“规模猪场,归根结底比拼的是上市活猪数、生长速度、肉质三个性能,这也是我们关注的核心。”
几年的发展,胡启文和他的升泰种猪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和难题。从大环境来看,海南的生猪出栏量已经接近1000万头,已经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自从海南正式成为国际旅游岛之后,当地政府对生猪业的态度已经由鼓励饲养变为控制饲养。他在罗牛山奋斗多年的猪场,迫于环保的压力已经拆迁,而其他地区也开始了不同程度的猪场拆迁。而且,海南的其他种猪场在这几年内也纷纷崛起,种猪市场供不应求的黄金时期正在逐渐逝去。
面对如此内忧外患,如果仅仅把种猪市场定位于海南,无疑是死路一条。胡启文也逐渐将视野放到了琼州海峡对岸。目前,粤西和广西一带,“升泰种猪”已经小有名气,尤其在稍大型的规模猪场,颇受用户欢迎。胡启文和他的“升泰”团队,正在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崭新的明天!
《农财宝典》记者 孙亮
统筹:钟怡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