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初生仔猪腹泻关?——猪病防控把三关之一

  从仔猪出生到大猪出栏上市,有三个主要疫病控制点,也就是要过三关:一是仔猪出生1周龄的腹泻关;二是保育前期4-6周龄的呼吸道病关;三是落地猪10-14周龄的腹泻+呼吸道病关;其中大多数猪场反映最难过的是第二关。那么,这三关的猪病主要有哪些?其诱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第一关。

  首先是仔猪出生1周龄,主要疫病是腹泻病,但很多猪场也刚刚经历了一场五号病的洗劫,损失严重。新生仔猪的疫病90%以上来源于母猪,如发病的母猪、带病毒病菌或毒素的母猪、免疫力低下的母猪、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等都是罪魁祸首。

  秋天,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温度宜人也宜猪,故母猪产仔顺利,产后疫病较少,哺乳母猪采食量较好,泌乳量好,乳汁质量也好,新生仔猪获得营养和母源抗体充分,生长旺盛;同时,秋天季节风干物燥,湿度较低,不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因此,新生仔猪由细菌引发的腹泻病较少发生(如果母猪舍经常湿度大时也会使母猪带菌传播发生),秋天是仔猪生长的黄金时间。保健措施主要关注母猪料和饲料原料质量如霉菌毒素和母猪便秘问题,可对母猪定期或产前1-2周投喂一些润肠通便排毒的保健产品,中药产品如牧力康等,酵母提取物如奇力素等,还有益生菌发酵产物如优能乳等。

  冬天,南方的冬天时间较短,但每年冬天疫病造成的损失极大。主要原因是南方的冬天低温高湿,忽冷忽暖温差大,大多数猪场对防寒保暖不重视,保温设施设备投入简陋,尤其严冬时间忽视对种猪和中大猪的保温措施,故常导致母猪和中大猪成为疫病爆发点。冬天新生仔猪的疫病主要来源于产仔母猪的带毒和传播,冬天的低温条件对病毒的生长和繁殖有利,故常容易爆发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病、猪伪狂犬病、口蹄疫病等,这些都会导致新生仔猪大量死亡,治疗措施不佳。

  防控措施一是加强保温设施的投入,提供猪群更佳的保暖环境,评估一下每年冬天因保温不力导致的损失就会知道投入是值得的。尤其不要忽视种猪和中大猪也需要保温。保温措施不但要考虑猪舍环境的温度,还要考虑饮水的温度,如严寒时间提供温水或地下水饮水等。

  二是要做好种猪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猪伪狂犬病、口蹄疫病除种猪做好接种外,还要重视中大猪免疫保护力的评估,因为这些猪群往往是猪场的病毒保存者和重要爆发点。近几年爆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使猪场损失惨重,据一些专家报导称引发腹泻的病毒毒株与韩国近几年爆发的流行性腹泻毒株同源性达95%以上,也就是说几乎是同一毒株。目前各猪场用于免疫接种的疫苗种类繁多,有弱毒苗、有基因工程苗、有灭活苗、也有自家组织苗、还有假苗等等,从目前的免疫效果来分析,争论很大。韩国科微范株式会社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弱毒苗今年有望进入中国,效果如何将拭目以待。

  三是药物保健,本人推荐在母猪产前1-2周用中药保健,如奇力康、牧力康或清瘟败毒散配方药等,目的是帮助母猪抑制病毒在体内繁殖和清除内毒素,实践证明能降低发病率、降低发病程度、缩短发病时间、大大降低发病死亡率。四是猪舍带猪消毒最好使用干粉消毒剂(如喜得金高效消毒干粉),达到既有效杀毒又保持栏舍和猪身干燥及保温的目的。

  春天,春节过后春意盎然,万象更新,但温差大,雨水多,湿度大,饲料容易霉变,寄生虫病多发。新生仔猪比较常见球虫病引发的腹泻病状和母猪因饲料霉菌毒素导致产后无乳综合征引发的仔猪营养缺乏性下痢、仔猪后腿水肿、八字脚、弱仔、喘气等症状。防治措施:1、如果是球虫引发的腹泻,母猪产前1周饲料添加磺胺类药物饲喂;仔猪出生后当天最好是吃奶前喷服磺胺药液,连喂2天;产房保持干净干燥安静环境,使用喜得金高效消毒干粉施撒仔猪保温箱、猪舍走道和仔猪常拉粪尿区域;空栏消毒最好使用发泡液把栏舍有机物有效清除干净再进行彻底消毒,走道可用3%烧碱+石灰粉稀释淋洒。2、把好饲料原料关,饲料原料仓库要有通风除湿装置,降低饲料霉变的风险;种猪饲料添加足够量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保持新鲜饲料3天内喂完,最多不能超过7天;母猪饲槽每餐清理剩料;3、驱虫和接种乙脑疫苗;4、灭蚊蝇或防蚊蝇措施,春天由寒转暖时间蚊蝇最多,它们是所有疫病的传播者。5、母猪定期药物保健,如用泰乐菌素+磺胺,或泰妙菌素+金霉素+阿莫西林,或四环素类药如强力霉素+中药等。

  夏天,天气炎热,骄阳似火,高温高湿,对公母猪影响最大。对新生仔猪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母猪的高温热应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母猪产仔时间延长,难产增加,产弱仔增加,产后子宫炎、乳房炎、产褥热增加,哺乳母猪采食量减少、泌乳减少或无乳、乳汁质量降低等,最终导致仔猪营养缺乏性下痢,免疫力低下,死亡率增加等问题。同时,夏天高温高湿环境更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繁殖,管理不当也会常发黄、白痢病。防控措施重点是加强母猪通风降温工作,减少母猪热应激;做好母猪产前、产中、产后的护理,防止产后无乳综合征发生;调整饲养员上班时间和饲喂方法,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和营养质量;关注饲料霉菌毒素的影响。关于夏天防控母猪高温热应激的措施笔者曾在2013年农财宝典麦月仪专栏有过介绍,关注的朋友可翻来看看,在此省略。欢迎各位老师、同行朋友批评指正。

  麦月仪:广西柯新源集团技术总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