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博弈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种子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29 13:43
2000-2015年,《种子法》实施15年后,迎来了首次大改!
《种子法》实施15年来,有效推动了中国种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中国种业提档升级的步伐。
当下国内外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种业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修订《种子法》来加以规范,这也是业内人士的共同愿望。《种子法》修订草案不负众望,让行业人看到了希望:植物新品种保护单独成章列入种子法,主要农作物种类由28个减少到5个,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种业扶持、市场监管、法律责任等方面都更加明晰。
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短短一个月,便收集意见8022条,有1559人参与,众多行业人对修法表达了更加具体的期待,意见比较集中的主要有以下几条。变革不合时宜的行政审批:取消种子调运检疫,拆除种子销售按行政区域划分的牢笼;彻底改革品种审定制度: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改为登记制度,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备案制度;强化品种保护制度: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采用DNA指纹图谱,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
目前全国人大到各地展开调研,经过初审的《种子法》修订草案,正式颁布时会有哪些调整,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而一批种业人为推动中国种业全面走向市场化和提高中国种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出谋划策,这是一份历史见证,会成为中国种业的集体回忆。
《农财宝典》记者 刘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