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鲜食玉米

  今年三月底,由于气温升高,海南玉米集中上市,导致东方30万亩甜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的滞销,引起行业极大关注。一时间,人们纷纷议论,鲜食玉米行业是否扩张太快,是否需要放慢发展的步伐,以降低产能。

  其实,以当今中国年逾1500万亩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来看,尚存很大发展空间。所谓的滞销,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传统渠道受阻,二是品种没有形成差异化优势。

  一些人还在观望、担忧,一些人则已经开始转变。玉米种子公司自建电商平台,同时打造种子品牌和农产品品牌;新农人的加入,凭借各自优势,成为行业的生力军。

  │从“都市丽人”到“玉米爷爷”

  2000年,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下称“绿川”)培育出首个甜糯玉米,2004年该品种“都市丽人”通过审定,将甜糯玉米产业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如今,绿川又有大动作——推出“玉米爷爷”电商平台,进军农产品电商领域。

  作为专门负责运营电商平台的绿川销售经理,李雪表示绿川作为传统的种业研发公司,此刻推出电商平台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传统种业公司受制于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一些产量偏低、品质极好的品种尚未在市场流通起来,优质品种就此舍弃可谓是公司乃至整个社会的损失。他们推出这个平台,“就是为了将公司这些年因为种植难、产量低而未大力推广的品质和品相极好的玉米品种有机会与消费者见面。”

  传统渠道中,基地种植的玉米都要经过收购商统一收购,才可以进入市场流通领域。按重量计价的传统,让种植户的天平在品质与重量两者的较量中明显倾向后者。可以说,市场的上游决定了消费者的需求,在玉米消费市场,消费者所做的选择题或许根本只有唯一的选项。

  绿川对电商平台的定位就是“种给家人吃的玉米”。首先他们的种源保证安全,平台内所有玉米产品的种子均为公司自行研发,确保非转基因;其次他们有一流的田间管理人员,农家肥种植,产品绿色安全;再次公司的产品区别于市场上普通的糯玉米,口感更佳。

  李雪坦言,农产品电商市场很大但困难也多,眼前的冷链运输就是一大难题。玉米爷爷的农产品均采用顺丰冷链运送,流通运费占据了产品价值的50%左右。除了运费支出,与传统渠道相比,还增加了平台支出、产品包装等成本。

  目前,刚刚起步的绿川电商平台销售的均为公司的拳头产品“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及玉米衍生产品”。他们通过自己的网站、淘宝、微店、微信服务号、订阅号等多个平台来宣传公司的产品以及公司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了解绿川,了解玉米爷爷。

  │新农人玩电商瞄准黑玉米

  刚听到“玉米哥、玉米弟”你或许以为这是一对卡通人物,其实玉米哥——张世元、玉米弟——王勇峰这一对“玉米兄弟”凭借网络电商销售黑玉米,在山西早已经很有名气了。

  山西省的鲜食玉米产业发展较早,上世纪90年代糯玉米种植、加工已初具规模。而忻州是山西糯玉米的主产区,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有很好的种植基础和配套产业链。

  玉米兄弟正是在忻州起步。2010年,他们二人便开始种植、销售黑糯玉米,他们先做了一段时间“传统生意”,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很快他们发现,传统渠道中,市场只看卖相,玉米大就好卖,品质根本不重要。

  他们决心走一条差异化销售农产品的道路,建立了电商平台,今年,店名又从“山晋庄园”改为更让易让人记住的“玉米兄弟”。

  如今,正像当初构想的那样,他们专做当地特色的黑糯玉米等几个品种的糯玉米产品,每根玉米可以卖到6.6元(包邮)。

  据王勇峰介绍,在线下,他们有192亩种植基地,而玉米委托当地2家加工厂包装。“玉米兄弟”的基地通过了有机认证,有6个摄像头全天监控,通过APP,每个消费者都可以看到安全、营养的玉米如何长成。

  如今,“玉米兄弟”的玉米年销量超过60万根,主要销往广东、江浙等地。生意越做越大,基地逐渐不够用了。今年,他们新租了200亩地,正在进行有机认证。

  虽然生意红火,“玉米兄弟”腰包还是很紧。王勇峰说,前期投入很大,有机种植的成本也很高。“仅仅田间24小时摄像就花了几万元,每亩地租也要1000元,平时收集散养羊粪和人工除草等开销都很大。”

  王勇峰说当务之急,是获得更多的资金,同时一直身兼美工和策划的他也希望引进人才,加强平台管理和建设。

  《农财宝典》记者 赵思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