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血压,缬沙坦,心血管疾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0 09:38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我院原发性高血压病人70例展开研究,对照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则加用缬沙坦,统计两组血压、心率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压和心率均较治疗前发生了很大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疗效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有优势,副反应少,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两药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效果优于单药,临床可予推介。
【关键词】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原发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26-01
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原发性高血压并不少见。血压长期居高不下,易诱发人体心脏、肾损伤及相关并发症,从而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推测由遗传、环境以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所致。临床研究表明,单用某种药物无法很好地控制血压,而联合用药则疗效显著。我院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时间:2013年1月-2014年1月,研究地点:我院门诊和住院部;研究对象: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男性41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27-81(51.9±8.4)岁;病程5个月-13a,中位3.8a。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200年)所指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入院时,SBP介于140mmHg-160mmHg,DBP介于95mmHg-110mmHg。排除条件:①继发性和恶性高血压病;②脑血管意外;③并有心、肝功能障碍;④过敏体质;⑤妊娠期;⑥间歇服药或使用其它降压药物。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上,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缬沙坦分散片(又名平欣,多购自山东鲁南贝特)80mg,1次/日。
1.2.2 观察组 同时给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欣然,供应商为上海现代制药)30mg,1次/日;若患者血压超过90mmHg,则可适当增加给药剂量,缬沙坦剂量可达160mg,硝苯地平控释片剂量可达60mg,1次/日,坚持服用6周。用药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尿、肝肾功能常规检查,统计粒细胞数量下降,肝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入院时、治疗1个月后,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心率(HR)。
1.4 评价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不小于10mmHg,低于正常人约20mmHg左右;有效:DBP下降趋于正常值,或与治疗前差值10-19mmHg;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
1.5 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软件:SPSS18.0,计量和计数数据,分别为t和X2,以P<0.05,表明差异性明显。
2 结果
2.1 临床总疗效
经治疗,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疗效97.14%;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疗效85.71%,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降压效果
治疗前,两组SBP、DBP以及HR三大指标上,差异性较小(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较治疗前发生了很大变化,降压效果明显(P<0.05)。如下表。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头痛及恶心患者共2例;对照组:下肢浮肿患者3例,头痛患者2例;但两组患者均为可承受范围,未对临床治疗造成影响。
3 讨论
临床上,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常见的慢性疾病。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极易诱发冠心病或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改善,我国高血压患者也越来越多。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但怎样选择降压药、剂型,这是大部分临床医生需解决的问题。美国预防、评估和检测全国联合委员会,和2003年欧洲心血管病学会针对高血压指南中,提出了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均为现代临床较长使用的五类降压药[2]。
硝苯地平,临床多用作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心绞痛和高血压等相关病症。作用机制:通过对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作用,对钙离子跨膜转运产生抑制,避免细胞大量释放,不调节血浆钙离子的浓度,进而达到舒张血管,抑制血管外周阻力之效,最终防范冠状动脉痉挛。平欣,属于特异性Ⅱ受体拮抗剂(ARB),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和AT1受体相互结合,促进血管扩张,重塑血管壁,降低醛固酮分泌,进而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3]。单用药物治疗时,约60%的患者可成功降压,却不是所有药物都适用于全部患者;单用某种药剂量大,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本研究中,通过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例进行分析,对照组35例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35例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结果表明:经治疗,观察组SBP、DBP以及HR三大指标,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疗效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有优势,但副反应少,有统计学差别(P<0.05)。表明两药联用后有助于降低患者的SBP、DBP,安全性高,临床可予推广。
参考文献:
[1]沈志坚.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0(20)
[2]时红波.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18)
[3]陈峥.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疗效比较[J].海峡药学.2012(02)
张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