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联合运动手法与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颈肩腰腿痛,针灸
  • 发布时间:2015-12-10 13:41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运动手法治疗与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颈肩腰腿痛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洗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手法与针灸理疗,对两组的质量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运动手法与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用中药熏洗的治疗方式,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药熏洗;颈肩腰腿痛;针灸理疗;运动手法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97-01

  颈肩腰腿痛属于临床常见病种,主要由慢性劳损与无菌性炎症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肿胀、功能受限等症状。对患者而言,因疼痛带来的不适之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行动与生活质量。通过西医治疗,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而通过中医理疗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疼痛,因此,我们在门诊中采用中药熏洗联合手法治疗与针灸理疗相结合治疗的方式,治疗效果显著[1]。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颈肩腰腿痛病患,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为24-76岁,平均为(34.2±2.6)岁;病程为0.4-29年,平均为(13.6±0.8)年。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病程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中医熏洗

  对照组与治疗组都给予中医熏洗方法治疗。选择特定处方,包括牛膝12克、川芎20克、独活、桑寄生、细辛、芍药、杜仲、甘草与当归各8克[2]。利用清水煎好,并将煎好的药物趁热置于脸盆内,将毛巾放入并浸湿,拧干之后覆盖在疼痛处,也可以进行熏蒸与淋洗。一天一次,一次30分钟,一般7天为一个疗程。

  1.2.2 运动手法

  运动手法治疗只针对治疗组,主要通过牵伸锻炼与颈部关节活动进行治疗。患者正坐着,向前屈动作,并旋转颈部关节,以提升关节脊椎的活动度,同时还应加大手部力量,使颈椎关节的活动度有所增加,可有效缓解颈部肌肉原本发紧的状况,进而消除疼痛[3]。另外,运动手法还包括一些常规的健身运动,尤其是对颈部的肌肉锻炼,对于神经型颈椎病,可通过太极方式进行治疗;对于交感型颈椎病,可通过健美操来加强锻炼;对于腰椎疾病,可通过平路上双手叉腰倒退行走,以便促进腰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对于肩周炎,则可通过手指爬墙的方式进行治疗,最好一天三次。

  1.2.3 针灸理疗

  针对颈椎痛者,选用风池穴,夹颈脊穴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并伴有坐骨神经痛症状的患者,可利用针灸刺患者的解溪、承扶、阳陵泉、委中、肾俞以及环跳等穴位;对于肾虚、风寒的患者,则需针刺命门、气冲、关元、气海等穴位。

  1.3 评价指标

  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与临床症状均有消除,关节功能也趋于正常或恢复;②有效:症状基本消除,关节功能也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③无效:临床症状与关节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治疗组进行治疗之后,显效患者为37例,占74.0%,治疗有效率是94.0%,对照组中显效患者为21例,占42.0%,治疗有效率是60.0%,其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将中医药方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中药加热之后,其中有效成分被充分散发,将其覆盖于患者疼痛处,能够达到活血化瘀、通利关节、温经散热以及祛风除湿等功效,对颈肩腰腿痛的病症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中药熏洗中川芎与当归具有益气补血、调节机理的功效;牛膝、杜仲与独活等药方具有消肿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运动手法能够使患者活动关节,不仅能够缓解颈肩腰腿痛,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水肿、缺血、缺氧以及致病物质积聚等症状,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针灸治疗则需根据患病部位,利用各种不同的针刺方法,除了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还能起到温经通络与活血化瘀的治疗功效。

  此次研究过程中,针对颈肩腰腿痛,通过中药熏洗联合运动手法与针灸理疗等治疗方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及时改善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由于每个患者的病灶类型不完全相同,因而使用的治疗手法也各不相同,结合颈肩腰腿痛的病理机制与临床症状,对每个患者采取针对性极强的治疗方法。

  颈肩腰腿痛大多由血液循环不通畅、免疫力下降以及邪气入体所致,再加上过度劳累,发病时常常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行动,更影响了原有的生活质量。而坚持用中医治疗手法,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尤其对年轻患者,通过吸收中药成分,可以获得显著的疗效,并对疼痛与不适之感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这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表明,治疗组的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十分显著(P<0.05),由此可见,三种治疗方式相结合,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怀新,李健,孙艳荪,等.胆囊管探查加排石仪预防取石后胆囊结石复发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04):298-299.

  [2]陈培.上海地区胆囊结石复发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03):134.

  [3]马向明,付庆江,屈顺,等.金黄益胆颗粒对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患者胆汁成分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01):25-26.

  李树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