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优质护理,手术室
  • 发布时间:2015-12-10 10:28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手术患者,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优质护理。结果: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可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50-02

  在各个医院中,手术室属于重要的治疗场所,因此,其护理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反映出整个医院的护理质量。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护理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优质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为了深入地分析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特开展本次研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研究结果,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8月~2015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患者的年龄为15~82岁,平均年龄为(42.2+3.1)岁;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患者的年龄为18~86岁,平均年龄为(42.5+3.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实施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围手术期,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是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和常规饮食指导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其内容包括:

  1.2.1 加强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包括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技巧等,以不断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等材料,以不断地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督促其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1.2.2 加强安全管理

  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均要注意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术式等信息进行仔细核对,确定无误后才可以进行手术治疗;针对急诊手术需要抢救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抢救制度》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执行手术操作;而在手术结束后,则要依据《手术室与病房、ICU交接制度和流程》将患者妥善地送回至普通病房。

  1.2.3 术前访视

  术前1天,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的医嘱和病历进行全面分析,以明确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为其讲解手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步骤、预期效果和注意事项等,以增强其治疗依从性;术前,护理人员要到患者床头做好疾病相关的健康宣教及麻醉的配合并发放健康宣教单,老年患者还要查看患者的皮肤情况,必要时做好提前干预,以为手术治疗做好充分准备;并且交代好患者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6小时。

  1.2.4 术中支持

  术前,护理人员要将手术室内的温度(22‐25摄氏度)和湿度(50%‐60%)调至适宜水平;患者入至手术室之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地为其介绍手术室环境;教会患者术后主动配合的方法,为其描述麻醉时的感觉,以帮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成功麻醉之后,要注意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并要注意结合其病情变化对其进行输液输血治疗;术中要注意加强体位护理,选取适宜的手术体位;护理人员要注意密切监测手术的进展情况,以便于及时地传递手术器械、物品及药品;术中需要加强保暖工作。

  1.2.5 术后随访

  术后第一天,要对其进行探视及回访,要注意仔细询问患者术后的主观感受、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针对其存在的不适感,需要及时地给予解释;此外,护理人员要耐心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及其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同时我们还发放健康宣教调查表及时获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改进我们的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使用护理质量评估量表[1]评估两组护理水平,量表中共包括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服务态度等,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使用满意度量表[2]评估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手术室优质护理指的是,在围手术期,要充分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护理需求为其制定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在内的全面护理计划,从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以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优化手术治疗的效果[3]。

  本研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经研究,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7.5+5.4)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63.1+5.5)分,满意度为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原因在于,首先,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优质护理强调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主要是包括护理知识的培训、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和服务能力的培训,所以,有助于完善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实践操作水平,增强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这有助于全面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能力;其次,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优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将患者视为亲人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并且在护理过程中要主动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和沟通,为其答疑解惑,这均有助于拉近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所以,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可知,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唐葶婷.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9):71‐72.

  [2]宋焕玲.优质护理服务在提升手术室工作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265‐266.

  [3]王俊霞,刘瑞玲,张秀国等.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1):2390‐2391.

  管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