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欣然合作社:好山好水养好猪

  2013中国生猪业风云榜

  年度活跃猪业合作组织:四会市欣然养猪合作社

  获奖理由:尽管养猪合作社数量众多,做出品牌的却寥寥可数。四会欣然合作社走养殖+品牌肉路线,其“香嫩爽”土猪肉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合作社理事长廖国安和300多位社员,共同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品牌建设的新路。

  临近元旦,多数养猪老板都在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行业聚会,学习、交流、应酬,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然而,四会市欣然养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廖国安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对他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前段时间,又有将近100多位养猪专业户慕名而来,希望加入合作社。这位理事长和合作社的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在忙于审核这些即将成为准社员的资料,并为符合条件的办理入社手续。

  从2011年底成立之初的171户,拥有存栏母猪2000头,到如今发展到将近500户,拥有存栏母猪接近3万头,欣然只用了两年时间。然而,对欣然合作社来说,这仅仅是这两年的合作社的成绩中的一个而已。从推出自己的品牌肉到成为为数不多的合作社形式供穗生猪基地,四会欣然养猪合作社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实际行动向业界展示了团结合作的力量,下一步,合作社要做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示范社”。

  “香、嫩、爽”

  2013年上半年猪价连续低迷的,“土猪热”却丝毫不减,各地纷纷涌现了小规模的土猪热潮,大有燎原之势。四会市欣然养猪专业合作社是为数不多的实践者。

  在廖国安看来,除了差异化的口味,土猪肉更贵在绿色和安全,而香嫩爽的发展,也是朝着这个方向。

  从四会市区出发,驱车到“香嫩爽”品牌猪肉产地所在的江谷镇长乐村的常乐生态养殖场也要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沿途爬过几座山,经过的几乎都是人烟稀少的地区,这个生态养殖基地更像在一个“桃源深处”。好山、好水养出好猪肉。欣然合作社理事长廖国安将这个生态养殖基地的特点也做进了“香嫩爽”的宣传片。国粤双语,片长大约20分钟,他还借鉴了某知名土猪品牌的宣传方式,将宣传片在猪肉档口循环播放。

  养猪基地位于其中一座海拔500米左右的山上,大约900亩的地方除了小部分被猪场覆盖外,其他都是野草和牧草,小溪和小型瀑布从山顶留下,可以看到放养的猪在喝山泉水,有几头还在形成的洼地里洗“泥水”澡。

  在这里,猪全部采用放养的方式,周边种植的牧草便成了一部分饲料。“这是专门从俄罗斯购买的草种,是甘蔗跟一种作物杂交而成。”边说着,养殖场负责人吴成还递给农财宝典记者一根草茎品尝,甘甜味十足。

  “土猪是用黑珍珠和杜洛克、长白杂交而成,严格来说叫‘土杂猪’,一半喂饲料,一半喂青草,全部饲养10个月以上出栏,这样才能做到口味与良种猪不同,猪肉肌间纤维,嚼劲和风味都十足了”廖国安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同时,香嫩爽也是让市民放心的猪肉。

  “目前‘香嫩爽’在四会各大菜市场已经有超过三家档口,每家档口我们都挂有明显的标示,每个档口一天能卖一头猪。”廖国安表示,一上市,“香嫩爽”就达到了超过预期的效果。

  仅一家养殖基地的规模已经不足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合作社已经寻找到几家拥有近似条件的社员,将“香嫩爽”的养殖经验进行复制,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未来,我们要让品牌猪肉走出四会,走向经济发达地区,还要做腊肠、高档礼品等包装,让更多的人了解‘香嫩爽’,了解欣然养猪合作社。”廖国安信心十足地告诉农财宝典记者。

  供穗基地是怎样炼成的?

  大部分生猪养殖地区存在数量众多且分散化生产的传统小农户,其风险承受能力较弱、财富约束明显并缺乏企业家才能和精神,“集体行动”的困境使该类群体本身难以达成某类合作的改进。四会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生猪养殖聚集地,当时合作社的社员,大多数养猪规模并不大。

  要想卖高猪价,必然首先要有良好的猪肉品质,可喜的是,合作社的骨干成员们首先在这一点达成了共识,并迅速的制定了相应的准则,并落实到各个社员。实施准则的第一步就是严格控制违禁药物的使用。

  廖国安并不满足于将猪仅仅销售到四会当地。东莞、深圳等发达地区对生猪供应有相当可观的补贴。受此启发,廖国安认为,让社员比别人卖到更高价的猪肉,就是要将猪肉卖到发达地区去。

  2013年,广州“菜篮子”工程文件细则公示,供穗生猪将获得15元/头的补贴,廖国安也抓住了这个机会,通过严格按照《生猪质量控制规范》、《质量溯源制度》、《生猪猪违禁药物自检制度》等制度要求,欣然合作社顺利进入了审核,在2013年9月13日公示的99家生猪供穗基地名单上,欣然养猪合作社成了为数不多的合作社代表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入围的合作社。

  缔造更低的成本

  让社员盈利,除了“开源”外,还要“节流”。欣然合作社内部也一直在进行这样的努力,2013年以来猪价持续低迷,而社员降低成本,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盈利需要也就更加迫切,四会欣然合作社举办了大小多场养猪技术讲座,其中很多与控制养猪成本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还邀请了许多业界知名专家以顾问团的形式入驻合作社。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艳芬的照片从2013年下半年起,就一直挂在合作社显要的位置,她是合作社的重量级顾问之一,为了降低成本,她给出的方案是“牧草养猪”,“用牧草养猪可以节10%-30%的饲料成本”,她用数据告诉众多社员。

  一头肉猪从出生到上市大概约消耗350kg左右的饲料,节省10%的饲料也就意味着,将会减少超过100元的成本,而当前,大多数养殖场每头猪亏损50-150元。“用牧草能够成熟的应用于替代部分精饲料,在这种低迷的行情下照样能实现养猪盈利”,刘艳芬说。

  早在半年前,在四会市欣然养猪专业合作社的推动下,部分养殖户已经在试点牧草养猪,从参加试点的几位养殖户反映来看,用牧草养猪的确替代了部分饲料,起到了一定效果。“目前我主要用牧草来饲养母猪,母猪粪便的性状比以前改善多了,便秘的情况较少发生。”当地牧草养猪示范户负责人吴晓斌说。而低迷的猪价,也是他选用牧草养猪的原因之一,在他猪场周围的牧草,收割一次之后不到一个月又可以长到一人高,相比饲料“几乎不需要成本”。

  除了这种方式外,合作社还在筹备建立自己的饲料加工厂。“在四会,许多养殖户受制于长期的赊销,对饲料的选择极为有限,很多时候未必能够选择到理想的饲料”。廖国安决定,在不久的将来,由合作社出资,在当地养殖密集区建立隶属于合作社的饲料加工厂,为社员提供低价、优质的原料。

  根据粗略估计,合作社的生猪年出栏量接近60万,而且还在不断上升中,“拥有如此大的市场,饲料原料的采购和销售并不是问题”,廖国安如是说。

  《农财宝典》记者 孙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