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业谋变中求生存

  有人这样总结当下的中国饲料业:一边是狭小范围内进行惨烈的“火拼”,一边是可在全球调配资源带来的广阔的发展空间。

  12月6日至12月8日期间,由中国林牧渔业协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饲料兽药行业协会、中欧校友农商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饲料科技与经济高层论坛在上海召开,800多名行业人士进行了激烈的探讨。新牧网作为本届大会唯一战略合作媒体,对会议进行了深度报道。

  呙于明:饲料利用好是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呙于明:不管赶超不赶超先进的国家,饲料业要先做好自己的事。首先要认识动物、了解饲料,如果不认识动物,不了解饲料,企业不可能满足动物的需求,也不可能把饲料利用好,这是非常基础的工作。

  现在饲料科技工作还是有些浮躁,没有沉下去,我们最需要这样潜心科研的精神。另外,我们要立足于生产特点和客户的需求来搞我们的科技开发工作。同时要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专业委员会的题目明确指出来的。教授研究的只是理论、只是概念或者思路,要把它真正变成实实在在的技术就要靠在座的各位技术经理、技术总监把它技术方案商业化,这是教授解决不了的。

  当然,我们需要搞好国际交流,我们应该客观承认国外的一些东西还是比我们做得好一点,尽管过去十年以来我们有些成果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发表文章的层次、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来看,我们有些工作已经很先进了,比如在座的各位开发的一些母猪料比国外的产品就是好,这是实实在在的证明,所以应该说有些工作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但是有些方面还是比较欠缺,需要加强学习和交流,跟国际的交流要加强,还要增强老板对科技工作的重视。

  目前许多老板还停留在原始的做生意的层面,卖东西挣钱,没有真正在做产业,还谈什么国际化?光靠资本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要国际化,必须要科技领先世界,这个就要靠投入,前面的论坛廖峰总裁谈得很好,必须投钱搞研发,否则企业不可能领先,这是绝对的。

  刘永行:饲料仅仅依靠抗生素是死路一条

  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饲料企业的核心是营销竞争,营销竞争是东方希望的强项,目前我们采取的是一种保守的做法。饲料领域的效益主要包括人的效益、固定资产效益、时间效益,还有营销策略。怎样把东方希望重工业的优势带到饲料领域,能不能在营销上创造我们的产品优势,这是我思考了十年的问题,也是一块心病,现在可以开始试一试了。

  此外,饲料仅仅靠添加抗生素来保障品质肯定是死路一条,所以大家对抗生素不要存在幻想,国家对饲料抗生素的大规模禁止一定会出现,这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短期时间可能会给企业一点空间,同时也是依靠出口全球化,最后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所以我们要提前思考这个问题。生产成本很简单,大家都可以做,也可以到海外发展,但是一旦消费者的要求和政府的压力出现变化。现在不仅是全球化,进入中国铝业的世界五百强前四强中国铝业,俄罗斯铝业,美国铝业,还有加拿大和法国铝业,如何奠定基础做到极致,我们的规模都是最强的,但是我们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现在是盈亏相抵。

  杰夫·卡农:全球化扩张要把客户价值放在首位

  美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杰夫·卡农:全球化对饲料工业来讲主要是新的技术的应用,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我们现有的知识和工艺水平,同时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带来利益,这是我们时时刻刻应该考虑的问题。与此同时,要利用我们的知识和工艺引导客户和市场不要总是把价格放在第一位,因为如果什么事情都把价格放在第一位考虑有可能阻碍对产品创新,影响全球化的步伐。

  在美国,注册和产品质量方面的要求会更严格,猪场也有很多大的供应商。所以猪场的供应商和生产者也就面临着非常严格的监管制度,这同样也是给了中国一些启示:未来中国可能会向规模化发展,这也要求我们各个生产厂和所有的供应商首先是从自己的产品质量来控制,使我们的产品更高质量、更符合国家监管的标准,这也是非常发展的一个趋势。未来的动物产品消费者,可能是去买肉制品之前现在可能更关心的就是我买了这个肉吃的是哪家的饲料,这个肉制品是来源于哪家农场,用的是什么饲料等食品安全追溯性的问题。

  陶一山:不要盲目全球化

  唐人神集团董事长陶一山:全球化的竞争主要是利用全球的技术、全球的人才、全球的资源、全球的市场、全球的资本,如果有这五个就可以到全球寻找,不要盲目地全球化,不要为全球化而全球化,应该是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去寻找。

  中国有六亿头猪,占到全世界的一半,为什么种猪老是要从国外引进?我也研究了很长时间,我自己在1996年就开始搞了一个种猪厂,但是失败了。之后我总结,国内的育种是要站在美国的肩膀上进行扩展和进取,但是中国的育种技术还是有问题,所以我们就跟美国人谈能不能在美国建一个育种中心,因为他们的技术有四五十年的数据积累,同时既有资本又有技术,还具有完整的市场也有销售网络加上一批优秀的经营人才。通过谈判之后我们双方准备投三千万美金建一个种猪育种中心,现在已经开始在建设,2014年就可以打造一个世界级的育种中心,可以保证中国在这方面再也不受世界上的技术门槛限制,真正实现把引进、退换、再引进的关卡打破。

  《农财宝典》记者 孙亮 整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