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未完成的稿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 关键字:生猪产业链,生猪定点屠宰
  • 发布时间:2014-01-17 10:25

  家的不远处有个屠宰场,孤立在小镇的南边,清晨偶尔还能听到杀猪般的痛苦嚎叫。不走上前,也闻不到那屠宰场特有的恶心味。后来离家做了畜牧行业记者,入职不到两年,对于屠宰场的种种恶名耳熟能祥,很多时候神也是它,鬼也是它。

  屠宰场里也不止杀猪那么单一。他们被投诉搞垄断,不让猪农的猪外卖;被指乱收费,猪过被拔毛;被指高价批发肉类,压缩肉贩的利润……总之猪的世界里也是血雨腥风的江湖。

  巧合的是,到报社实习,指导老师教我写的第一篇稿子,便是对英德九龙镇屠宰场食品公司被指垄断乱收费导致猪贩子们罢市这一事件做追踪报道。

  记得那时稿件的核心立足点便是确定1999年广东省政府发的《关于我省生猪购销税费实行统一征收项目和控制计征标准问题的通知》(粤府[1999]54号)(以下简称54号文)是否仍然有效,因为54号文对生猪购销环节的所有税费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有效则可以依其否定当地的涨价行为。中国的法规尤其是规章,临时性的调控措施普遍不会注明它的有效截止日期是哪一天,更遗憾的是相当多的行业主管部门也不确定这个文件是否仍然有效。

  当时农财宝典编辑部穷变各种关系,也仅从广东省法制办得到一个并不确定的结果,“没有找到废除这个文件的通知”。这是不够的,并不意味基层仍在执行这个文件。上面不行,就往下走,终于我从清远市物价局要回一份关于清远市政府贯彻执行54号文的细则,并得到明确回复,54号文依然在执行,有约束力。后来这个文件构成了“国家降低生猪检疫费英德逆势反而多收钱”报道的核心。稿件出来后的不久,英德九龙方面暂停涨屠宰环节的税费。

  从接触和看过的文件发现,国家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后,在生猪产业链上靠代宰谋生的猪贩子对屠宰场经营方而言是非常弱势的。一年多以后,2013年2月54号文被废除,广东省生猪屠宰税费管理又进入了一个无明确文件约束的时代,各地纷纷上涨屠宰加工服务费。

  5月,惠阳一职业爆料人爆料,当地的屠宰收费是隔壁镇的1.5倍,基本每头猪都要150元,而且只收钱不杀猪,杀猪还要猪贩子自己动手,非常危险,这只是冰山一角。

  我知道周妃才这个事情是在8月的一天,同事转过来的料,对料的描述很简单,“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硇洲岛的一个猪农投诉当地屠宰场垄断,压价,导致其养的有十几头猪没法卖,也不能出岛,困养在猪圈,有300斤了”。

  我当时第一感觉他是个农民,而硇洲是一个离岸20多里岛,脑海里便闪过孤岛农民求援的形象,我应去了解下情况,与爆料人的儿子联系初步了解情况后,坐上了去湛江的车。

  为了采访的顺利进行,我约上了会雷州话的同事一起抵达硇洲岛。

  海面上看上去非常平静,其实暗流涌动,登岛快艇摇晃剧烈,不过外围的采访进行的很顺利,但是采访对象回答我问题时总是若有恐惧地边环顾四周,采访后了解到当地猪农对屠宰场的收购价一直颇有微词,“比岛外的低,但是猪肉批发价却比岛外高”,70岁的周妃才跟当地屠宰场负责人因为收购价的问题发生了口角,猪到了该出栏时屠宰场也不来收,而运出岛外手续复杂,运费也不低,只能这么耗费饲料也养着,跟在惠阳采访时一样,我觉得这里的水也不浅。

  在镇政府,镇里的宣传委员得知我们是从广州来的媒体后,一再强调,硇洲岛的猪价并不比岛外的高,而经营屠宰场的食品公司是湛江市属企业,当地政府并没有管辖权,但也马上着手了解情况,安排人员跟进这事,并且确定了第二天就去周妃才家收猪。天色不早,我们搭上了离岛的快艇。

  回到广州后,我致电周妃才,他告诉我我走后第二天屠宰场的业务员就来收猪了,猪卖出去了,比原先说的价格每斤高了两毛。

  我陷入了困惑,提笔忘字,不是因为自己的来回2000多里,解决了一个农民的困扰而高兴。而是因为在一个庙堂官因为一时心情不好就可以逼农户有猪难卖的环境里,几百铅字能怎么样呢?周妃才们的下一批猪还能卖的这么顺利吗?黯然。

  江永强:农财宝典记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