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野生养大黄鱼 有人已在尝鲜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野生,大黄鱼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2-16 10:00
离大陆50多公里,网箱投资过千万。2斤以内市场售价在100元/斤左右
2015年1月24日,太阳刚刚下山,天空一下子就由暗变黑。此时,在浙江台州大陈马道头海域超大型围网的工作平台上,台州市恒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开始忙碌了起来。今晚他们要把围网里仿野生养殖的大黄鱼起捕装箱,第二天一早运输到市场,根据规格分捡、包装,供应给批发市场以及企业。
超大型围网效益可观年产值超2000万元
“目前为止,这批鱼已经起捕将近10万斤了。”据恒胜水产总经理茅兆正介绍,这批鱼在2014年6月份放苗,在周长380米、高12米的离岸超大型围网里投放了7-8两的大黄鱼18.1万尾,苗种价格为20多元/尾。到了2015年1月份平均规格为1.5斤/尾左右,最大规格可达2.5斤/尾,售价在100元/斤以上。
茅兆正介绍,之所以选择放大规格的鱼作为苗种,主要是因为大黄鱼从小鱼苗养起养殖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从7-8两规格投放,7-8个月就可以养到较大规格,有不错的市场价格。
据了解,目前恒胜水产2斤以内的大黄鱼市场售价在100元/斤左右,2斤以上的价格可以提升到120元/斤。茅兆正估计,一年20多万斤鱼,产值可以超2000万元。
“大黄鱼很奇特,白天起捕的话体色就会偏白,要晚上起捕才能呈现金黄色。”茅兆正说道。消费者喜欢金黄色的大黄鱼,所以起捕都会选择在天黑以后。为了保证大黄鱼的新鲜度和供应的及时性,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分批起捕,每天可起捕几千到上万斤。
起捕的工人们分成三组,由两组工人划着小船撒网,剩下的一组工人在围网的平台上面拉绳收网。由于超大型围网远离大陆,水流带来了丰富的小鱼、小虾等饵料。工人们划船来到饵料丰富的一角,一下就捕到了一大网的大黄鱼。大黄鱼被拉到靠近吊机的角落,装到箩筐里,通过吊机吊到超大型围网旁边的运输船上。
“绳子放低一点。”
“好好好,停。”
箩筐被吊起,在平台的灯光照射下,呈现出金黄色的亮泽。看到一框框金黄色的大黄鱼,茅兆正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其实早在1月14日,他就想起捕一批鱼上来。但是当时受到2015年第1号台风“米克拉”的影响,捕鱼被迫推迟到现在。
新材料技术应用于超大型围网质量轻又能抗风浪
茅兆正原本从事服装生意,由于近几年服装行业不景气,他便想到投资其他产业。机缘巧合之下,他了解到大黄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台州地区的大陈黄鱼有着不错的口碑,于是他成立了恒胜水产开始养殖大黄鱼。“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品质最好的大黄鱼。”为了能够在大陈岛海域养出更好品质的大黄鱼,必须打破大陈岛现有海域大黄鱼的养殖模式,进行创新。为此他找到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石建高研究员课题组(以下简称东海所石建高课题组)。
当时东海所石建高课题组正联合帝斯曼爱地纤维功能材料事业部共同设计、开发由特力夫高性能纤维以及铜合金制成的牧场化离岸抗风浪超大型围网。这种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模量高、耐腐蚀和耐切割等特点,是最新一代的高性能绳网材料。在相同粗细的网衣情况下,这种新型材料制作的网衣网目断裂强力是普通聚乙烯网衣的3倍以上。因此,即使经历极端天气,也能够长期保持柔韧性,抵抗风浪的冲击。
“除了抗击风浪,特力夫.高性能绳网材料在各方面性能都优于普通的聚乙烯。”帝斯曼技术工程师吕呈涛介绍。在同等强力下,以特力夫.替代普通聚乙烯能大大减小绳网材料的规格及用量,便于围网的操作维护,节省劳动力,推动渔业的节能减排。特力夫.制网衣还有优异的耐酸碱、耐盐水、耐紫外线的性能,使用寿命是普通聚乙烯网衣的2-3倍。其在水下的耐切割和耐磨损性能也大大优于普通聚乙烯,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围网网衣破损的风险,降低了网破鱼逃的几率。特力夫.高性能绳网材料在离岸超大型围网的创新应用,大大提高了围网的抗风浪性能,推动了围网向离岸、深水、超大型方向发展。
根据恒胜水产养殖基地的海况,东海所将新材料技术、防污技术、网具优化设计技术、围网底部防逃逸技术、围网桩网连接技术等应用于超大型围网装备与工程中,为恒胜水产首次创新设计出离岸超大型围网,用来生态养殖大黄鱼。据石建高教授介绍,该围网周长380米,由内外两圈组成。外圈由钢筋混凝土桩与特力夫.制网衣组成,内圈由钢筋混凝土桩组成,内圈网衣上部6米采用了特力夫.制网衣,下部采用铜网衣。内外两圈的柱体顶端之间由金属框架结构相连,作为工作通道和观光平台。围网总面积达115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半足球场的面积。
离岸超大型围网成功还原了野生大黄鱼的生长环境,但是在离岸海域养殖必须要能够经受海水腐蚀和台风的考验。“特力夫.制做的网衣效果令人满意。”经过一年的大黄鱼养殖,茅兆正对围网中特力夫.制网衣的强度、抗风浪、便于操作、柔韧性以及耐盐水、耐紫外老化性等综合性能表示了认可。
深海水域或将成为高端海产养殖的新领地
对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造和利用,导致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离岸超大型围网有望成为未来的趋势。中国乃至全球对于高质量蛋白质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在控制捕捞量的情况下,通过超大型围网养殖来提供更多更好的鱼类蛋白质是很好的选择。中国是一个网箱养殖大国,经过多年的发展,2012年近海网箱在全国数量达到了120多万口,离岸深水网箱总数量达到10,000多口,在全世界的范围内离岸水域或将成为高端海产品养殖的新领地。超大型围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装备技术、养殖技术、起捕技术等都有别于传统网箱养殖技术,只有通过更多的研发投入才能逐步完善和解决,以降低投资风险。
台州大陈岛海域远离大陆,水质好、生物饵料丰富,原本就是野生大黄鱼产区,过度捕捞导致该海域野生大黄鱼几乎不见踪影。“超大型围网养出来的大黄鱼从来不用药,品质接近野生大黄鱼。”茅兆正介绍。超大型围网还原了大黄鱼的野生环境,水流促进大黄鱼的游动,因而超大型围网养出来的大黄鱼体色金黄、口感好、肉质紧实、呈现蒜瓣状、没有泥腥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大陈岛海域有两个离岸超大型围网,都采用特力夫.材料制成。”帝斯曼技术工程师吕呈涛说,包括大黄鱼等品种,都可以通过超大型围网来提高它们的产量。
春节临近,仿野生大黄鱼的需求大增,有不少订单来自于企业。茅兆正介绍,企业把大黄鱼的礼包当做年终福利发给员工和客户,实用又不失气派。四条装的大黄鱼礼包价格根据规格大小从360元到1100元不等。“新鲜的大黄鱼打包后可以有3天左右的保鲜期。只要3天内送到,鲜味不会流失。”茅兆正说。
文/《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彭日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