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国与中国:水稻育种界的一次深入交流

  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考察团走访20家中国企业和科研单位

  2015年亚太种子协会杂交水稻考察团中国行,农财宝典记者独家随行报道。考察团参观了哪些企业、他们最关心什么问题、中外水稻种企发展情况对比、中外杂交水稻研发情况、品种审定制度等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农财宝典借本次亚太会之行,为读者独家解析亚洲水稻发展情况。

  8月31日,由亚太种子协会发起和组织的中国杂交水稻考察活动圆满结束,来自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的企业代表17人在8天时间里,参观了20家中国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种子加工生产车间、育种研发实验室等,与中国种业界人士就杂交水稻发展情况、杂交水稻品种选育方法、杂交水稻市场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这是一次很棒的学习旅程,中国的杂交水稻产业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亚太种子协会技术总监DADLANI对记者说。他表示,相信通过此次考察,将促进印度杂交水稻发展,希望能与中国协会和企业合作。南方农村报记者全程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对东南亚地区水稻生产与市场情况,以及种子管理制度等进行了采访。

  周边国杂交稻占比低 种子价约为中国一半

  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种植面积的90%,印度、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分列世界第一、第二位。目前,杂交稻占我国水稻种业市场半壁江山。不过,在亚洲其他水稻主产区,如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常规稻才是主流。

  拜耳公司菲律宾分公司ANALEN女士介绍,菲律宾每年水稻种植面积6750万亩,分雨季和旱季两季,其中市场化水稻播种面积为5250万亩。菲律宾水稻种业市场主要划分为三部分,63%是通过审定的种子,30%是农民自留种,7%是杂交水稻种子,总市值约2000万美元。

  印度水稻种植面积约6.6亿亩,每年粮食产量约1.06亿吨,平均产量约161公斤/亩。考察团成员介绍,印度杂交水稻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杂交水稻市场占有率仅在5%左右。印度拜耳种业SHARMA说:“拜耳种业品种齐全,每年销售杂交水稻种子15000吨,占据印度45%的杂交种市场,主要是三系育种。”

  巴基斯坦的水稻面积约为4050万亩,糙米产量约600万吨;2010-2013年,巴基斯坦平均年产水稻670万吨。巴基斯坦Chhipa种子公司MUHAMMAD说:“巴基斯坦杂交水稻占比在25%-30%,其中95%进口自中国,近几年对于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需求较大。”他认为,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普及主要是因为其产量相对常规稻要高。

  价格方面,不管是杂交稻还是常规稻,上述三国的水稻种子价格都比中国低约一半。据介绍,菲律宾常规稻种在0.7美元/公斤(约2元/斤),杂交稻种6美元/公斤(18元/斤)。在印度,杂交稻市场价一般为4-5美元/公斤。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王秀松说:“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投入大,劳动成本、肥料等生产资料成本高,种子销售价格会高出国外很多;因为这一点,我国种子出口难度非常大。”

  品种审定不强制实行 通过者可获政府补贴

  品种审定制度是考察团和中国企业代表交流的热点。考察团成员对于中国品种审定制度之严格表示感叹。据了解,印度、菲律宾等国并没有严格的品种审定制度,市场推广的品种不强制通过审定;即使审定,一般三年内即可完成。

  考察团提供的资料显示,菲律宾种业相关法律相对简单,主要有1992年颁布的RA7308文(内容涉及创建国家种业委员会和推进、发展菲律宾种业等),以及2002年颁布的RA9168(内容涉及保护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等)。

  RA7308文对种子审定的定义是“保证优秀品种遗传认证、纯度、质量标准的系统”。通俗来讲,其审定框架和中国差不多,但种企的品种不需要通过审定才能进入市场,审定属于非强制性。因为国家对杂交水稻种子有补贴,企业愿意通过审定提高新品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审定过的品种可以获得政府补贴和更高的信誉。

  ANALEN强调,在菲律宾,审定并非市场推广的必要条件,企业推广品种主要通过市场手段。

  对于市场推广过程中遇到的纠纷问题,Tilah种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EN介绍,受损农户会先和企业进行沟通,企业到现场进行排查,如果属种子质量问题,企业会与农户协商赔偿;如果农户不满意,可寻求媒体和政府介入,政府农业部门进行第三方鉴定,确定属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政府会移交警方处理(农业部门无执法权)。若因种子质量问题造成农户较大损失,种企相关人员可能要面临牢狱之灾。

  代表团关注制种机械 当地育种导向较多元

  对中国种子公司的机械化应用,考察团成员表示出强烈兴趣,有关生产车间机器成本投入、机械化制种纯度、种子生产能力等问题,他们都一一详细询问。据了解,印度、菲律宾等国种子企业机械化的投入使用率较高,有考察团代表表示,他们有跟中国种企一样的生产加工设备,且设备生产能力要高于中国。

  国内种企多采用色选机进行水稻种子筛选,种子纯度较高。为此,考察团特意修改行程,参观了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家规模较大的色选机供应商之一,有考察团成员希望引进色选机,应用于杂交水稻种子筛选。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抗逆育种研究室主任张德文向考察团介绍了一种新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培育能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组合技术。

  为保证粮食安全,高产一直是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印度Nuziveedu种子公司总经理BHASKAR说:“印度偏好于品质高的杂交水稻,只有符合消费需求才能赢得市场。”印度人多喜爱不粘手的品种,因此在品种选育上,要求支链淀粉含量在20%-25%。

  KEN说:“在菲律宾,长宽比介于1:1和3:1之间的品种较受欢迎,这次考察过程中也看到类似的品种,希望可以继续交流。”

  据了解,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的水稻产量较低,平均产量不足300公斤/亩。考察团代表介绍,随着印度人口的增长,他们需要在已有可用的种质资源里寻找增加产量的方法,并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杂交水稻种植,中国的成功模式值得借鉴。DADLANI表示,印度政府开始重视杂交水稻研发和应用,未来杂交水稻市场有望更加开放。

  本次交流,中国种子协会推荐了主要的19家受访企业和机构。

  《农财宝典》记者 刘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