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国内水稻种企:如何持续推进种子出口?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 关键字:安徽隆平,仲衍种业,西科种业,庆发禾盛
  • 发布时间:2015-10-14 17:40

  9月7日,为期8天的由亚太会种子协会发起和组织的中国杂交水稻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为了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展现中国水稻种企走向世界的风采。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邀请国内公司代表与同行分享近几年在国外推广杂交水稻的经验,介绍公司对外发展的战略思考。参与调研的企业分别是安徽隆平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下称“安徽隆平”)、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仲衍种业”)、四川西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科种业”)、武汉庆发禾盛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庆发禾盛”)。

  NO.1 简单的介绍一下贵公司种子出口情况?

  安徽隆平:种子出口地区以东南亚及南亚为主,出口商品主要为杂交水稻种,年出口量在2000吨左右。杂交水稻种集中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占据了国内出口额的90%以上,未来会拓广到非洲和美洲等水稻种植地区。

  仲衍种业:我公司目前出口主要市场在东南亚和非洲。1990年杂交水稻刚开始大面积境外实验推广时,公司便开始出口杂交水稻种子,当时主要以II优系列品种为主,出口国家主要是越南。2006-2012年来出口业务发生较大变化,品种多样,出口国家遍布东南亚,出口数量激增,常年保持在6000-7000吨;2012年以后,市场巨变,境外需求突然剧减,出口形势严峻,很多公司被迫寻求新市场。非洲是未来种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

  西科种业:公司是一家具有全国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资质和进出口经营权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注册于四川绵阳。目前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主要面向越南市场,同时也正在逐步加大缅甸、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市场的开发力度。

  西科种业种子出口源于2007年,2010年在越南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亚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越南市场的品种审定与市场拓展。通过多年的开发,目前年出口杂交稻种子约500吨。出口品种由单一的大宗品种II优838逐步过渡到以享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越南农业部种植局审定的C优多系一号为主。

  西科种业加快了米质型品种在越南的试验和审定步伐,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天龙优540即将通过越南农业部种植局的审定,该品种的米质达到了中国2级米优质稻的标准。随着上述品种的审定,出口量将进一步增长。

  庆发禾盛:我公司从2004年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现出口国家从亚洲市场到欧洲、南美、澳洲,水稻种子出口集中在亚洲市场。部分国家从单一水稻品种到玉米品种、蔬菜品种、油菜品种,种类、品种逐渐增多,数量从最初的几十公斤到2014年上千吨逐年递增,杂交水稻专注于东南亚市场。

  NO.2 贵公司对于国外种业市场的认识?

  安徽隆平:对于海外种业市场,目前国内企业的主战场集中在杂交水稻种这一领域,尽管蔬菜种子以及别的少量品种也有一定份额,但是并不是处于强势地位;“两杂”种的另一个产品—杂交玉米种,目前也处于开拓阶段。

  仲衍种业:国外种业市场杂交水稻推广已经在东南亚国家普及,规模逐步扩大,进口国杂交水稻研发水平和品种都有提高,对杂交中国水稻需求没有以前急迫,部分市场被进口国自己研发品种取代,对中国杂交水稻需求减弱。这个形势短期不会改变。

  西科种业:杂交稻在国际水稻种植区的应用比例与国内相比,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政策导向、农户的栽培习惯、对稻米品质的选择适应性等因素影响,开拓国际市场难度很大。

  庆发禾盛: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种子生产技术是领先的,选育的品种在亚洲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成熟的种子生产体系又让中国种子公司开拓国际水稻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总体在亚洲市场表现活跃、积极,有竞争优势。但非洲、南美洲等国的市场由于病害、米质的特殊要求还需要进行针对性育种。

  先锋、孟山都、先正达等国际化公司多年来十分专注亚洲水稻市场,毕竟这个市场具有很大市场潜力,他们在亚洲布局,建立育种站、加工中心、甚至聘请中国技术员、育种家进行选育工作,加强与中国科研大学的合作,未来这个市场将会竞争激烈。中国公司受政策、财力、战略思维等因素影响总体没有战略规划,仅仅是简单出口贸易,长此以往将会逐步失去优势。

  NO.3 贵公司如何打开国外种业市场?

  安徽隆平:通过对对国外市场的访问、调研,同企业间增进互相了解,积极宣传公司、品牌以及质量、产品加强客户信赖度。积极宣传产品特性,针对目标地域,推广产品,试验示范,逐步建立商业关系。

  在向国外提供种子时,严把种子质量关,并秉承双方合作共赢的理念,共同开发当地市场。

  仲衍种业:为促进公司发展,按照“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发展战略,积极拓展国际贸易,与越南、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种子贸易关系,种子出口量居四川省前列。

  国际学术交流、国际项目合作,企业自主目标市场设定三种方式,配套相关适宜品种资源和栽培技术,逐步打开国际市场。

  西科种业:中国的杂交水稻育种和制种技术水平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我国《种子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杂交稻种子的出口有较为严格的规范要求。

  同时,杂交水稻种子进口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发展水平和粮食需求也对进口国制定水稻种子进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越发达的国家对进口水稻种子的管理就越严谨。一个成熟并可以出口的水稻品种进入一个新的市场也至少需要2-3年的种植试验、检验或考验的过程,取得必要的资质后方能推广。

  对于越南来说,新的水稻品种进入销售需要3年的考验,相关的费用至少需要5万美元,检验需要的种子大概一吨。因此,我们认为面对不同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出口国种子企业自身的育种优势、资金势力在开拓国际市场成败上是两个决定性的因素。

  坚持是我们开拓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方法。其次,大众对优质稻米的需求和农户要求对新品种的需求是我们开拓国际市场的出发点和动力。

  庆发禾盛:开拓国际市场是十分艰难的过程,我公司主要在品种筛选试验、质量控制、技术服务、针对性育种(在目标国建立试验站、育种站)等四个步骤狠下功夫,逐步打开海外市场,并有个别品种成为畅销品种。

  NO.4 贵公司在科研方面是否与国外有合作?近年来有哪些交流成果?

  安徽隆平:有一系列合作。在水稻领域,由于国内研究水平高,我们坚持自主科研。但是在玉米作物领域,海外的资源、技术以及经验可多为我用。安徽隆平高科在五六年前就积极与美国公司开展合作,积极汲取美国的科研经验,并在2013年建立了北美分公司。

  此外,还与土耳其、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多个国家不同的公司、育种单位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仲衍种业:我公司目前与越南、伊朗、冈比亚、乌干达、孟加拉等都有科研合作,通过合作创造了一批新材料和育成了一批新品种,并探索出新品种相关高产栽培模式。

  西科种业:中国杂交稻育种和制种技术世界领先。育种材料的国际交流属于国家重点监控的范围。西科种业在宁愿不做生意,也必须遵守国家规定。

  西科种业下属的四川省杂交水稻商业化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天龙水稻研究所秉承商业化的育种理念,积极聚合国外的优质稻种资源,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西科种业与越南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越南农科院选育品种进度明显加快,西科种业也引进了部分优质的种质资源进入国内用于水稻材料创制与产品研发,同时也在当地引进成熟的品种在中国生产后进入越南市场推广。

  NO.5 印度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种植国家,但是杂交稻比例不足10%,贵公司如何看待这个市场?

  安徽隆平:印度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认为,杂交稻的高产在印度市场大有可为,国内企业目前也是跃跃欲试。但是要想开发印度,目前有两个难题摆在面前;一是印度禁止直接进口中国杂交水稻种子,使得我们无法直接和印度建立贸易往来;另一方面中国杂交稻米的口味不被广大老百姓接受。短期看来,普通的杂交水稻在印度境内难有大作为,必须科研先行,开发出适应当地口感、粒型的杂交稻,然后逐步开发市场。

  仲衍种业:我公司早在2008年开始准备进入印度市场,部分材料和品种进行试验筛选,筛选出优势品种取多个,但是印度政府限制中国杂交水稻进口数量,资源可以进口,大量种子进口不能取得进口许可证,导致实际贸易无法开展。大家都知道印度市场巨大,潜力巨大,只有通过第三方协调政府,放开中国杂交水稻限制,中国杂交水稻才能在印度开花结实。

  西科种业:印度水稻种植面积大,杂交稻研究水平相对落后,是与印度的气候条件、印度公众的饮食习惯分不开的。印度光热资源丰富,种植季节不明显,常规稻随时可以播种、适合粗放栽培管理,而杂交稻需要精细管理。印度国家对进口杂交稻种子的管理严格,一定的时间段内,不想让国外的杂交稻进入,以保护印度的科研单位、给予一个发展健全的时间,特别是想追上中国杂交稻的研究进度。

  庆发禾盛:印度对中国水稻的种质资源、杂交水稻的技术羡慕已久,对中国推广杂交水稻种植解决粮食短缺的国策十分赞许。印度与中国有相似的国情,人口众多耕地有限,水资源缺乏;印度十分想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以解决印度国内粮食短缺的局面,然而印度政府不允许水稻种子直接从其他国进口,直接堵住了国门。

  虽然外国公司可以在印度本国生产、销售,但中国政府不允许亲本(种质资源)商业化出口,导致中、印公司之间交流合作困难;印度公司得不到中国公司的产品,中国公司也不能在亚洲最大的种植国施展才能。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印度公司虽然表达出与中方积极、活跃的合作态度,但更多表现在种质资源的获取,这也是中国公司应该关注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及国家利益。印度水稻种植面积大,粮食严重不足,然而大米消费米质要求并不低;如果没有针对性育种,对特定的米质要求实行材料改造,也是很难长时间有竞争力的。对于印度市场,希望该国的政策有所松动,中方也应从种质资源创新、战略布局上早做计划,真正实现品种、品牌本地化战略。

  NO.6 贵公司种子出口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有什么建议?

  安徽隆平:困难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一些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不允许中国杂交水稻进口,或者进口条件很苛刻无法达到;第二,国内生产成本高昂与国外消费者接受能力有限的矛盾;第三,我们出口品种米质不被当地广大老百姓接受,种子出口量很难有大的突破;第四,由于近年国内企业库存严重,有些企业向国外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抛售,恶性竞争扰乱正常经营经营次序。

  仲衍种业:生产成本与进口国可承受的价格倒挂,检验检疫条款,部分进口国政府限制。建议通过FAO和APSA平台沟通协调。

  西科种业:商品种子既是粮食又高于粮食,国家对出口种子的管理非常严谨,每年12月底所有的出口批文作废,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人力、时间上的浪费。建议国家延长出口许可证使用时间。自有的育种材料是公司的财富,是公司优势体现,由于国家管理的原因,我们不能将最优的材料、组合与国外的科研单位、种子公司合作,只能将国家审定5年以上省级审定3年以上的组合出口,在育种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必然会失去部分客户。科技无国界,呼吁国家开放育种材料交流和新品种的出口推广上制定相对更加开放的政策。

  庆发禾盛:种子出口最大的障碍是各国检验检疫方面的问题,即绿色壁垒。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建议国家适度修改亲本种子出口审批制度,构建海外生产海外销售,海外生产国内销售模式。

  NO.7 贵公司对于国外市场的发展规划?

  安徽隆平:主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已向国外推广现有品种为基础,并了解各地不同的栽培要求和消费习惯;第二步,在某些重点市场开展本土化育种项目,培育出适合当地栽培要求和消费习惯的品种;第三步,经营销售的本土化,在目标市场建立合资或者独资公司,利用当地廉价资源提升竞争力。目前,安徽隆平高科在稳定东南亚、南亚水稻市场出口份额的同时,积极探索新产品,发挥我司在国内玉米品种科研能力强、资源丰富的优势,争取开拓杂交玉米市场,与国外跨国公司竞争新市场。

  仲衍种业:稳定东南亚已经占有的市场,同时主要拓展非洲市场。

  西科种业:西科种业已经在越南设立全资子公司。东盟国家基本上都食用稻米,柬埔寨老挝等种子市场与越南近似,东盟内部农产品进出口程序相对简化。西科种业计划立足于越南,辐射东南亚市场,逐步开拓西亚市场。

  庆发禾盛:我们在亚洲有育种站,今后将在南美建立试验站,通过与当地国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品种抗病性筛选试验,以及种植技术的研究探讨。

  《农财宝典》记者 刘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