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种业电商?

  7月16日,京东集团与中国复合肥领军企业“金正大”在钓鱼台国宾馆正是钱数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在农资电商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由金正大与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共同投资20亿元打造农资电商平台“农商一号”将于8月底正式入驻京东商城。同一天在广州举办的广州举行的2015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峰会上,京东集团成为主角。京东正式宣布布局农村电商,并将广东打造成全国农村电商的模范。其中,京东农资电商是其进入农村的第一步,也是继淘宝、联想等涉足农资电商的又一互联网巨头。2015年作为农资电商元年,各方发展十分快速,京东也与云农场、田田圈、农商一号等合作伙伴积极探索发展农资电商,抢占4600亿元的农资市场份额。农资电商“大战”貌似一触即发。那么种子企业能够利用电商来拓展业务吗?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阿里巴巴上市的钟声犹在耳旁。涉农电商热度迅速升高。有声势浩大下乡的阿里巴巴,计划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开始卖化肥,送种子下乡;联想集团、海尔集团、乐视、顺丰、易宁易购等行业巨头快速“跑马圈地”,还有诸多农业类企业纷纷上马电商业务。

  该不该做种业电商?如何做?是“作茧自缚”还是“羽化成蝶”?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种业老板们的关注,甚至每听到一个关于农资电商的消息都会牵动他们敏感的神经。

  范天阳

  京东商城农资电商部总监

  打造封闭可追溯的产业链闭环

  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优先支持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随着市场的成熟,这些同质性产品、套牌产品才会逐渐将市场份额让位基于研发优势诞生的优质、高产的好种子,从而带动种业市场规模的整体增长。

  由于种子的特殊性,不仅受到气候、地域性限制,还存在赊销、技术服务、传统销售渠道等一系列难以改变的顽疾。一直以来,农民购买的农资产品都是传统的“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农户”销售模式。种子产业的电子商务目前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近两年,一些种企陆续在搭建自己的农资电商平台,逐渐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购销模式。但是大型种企另起炉灶建自己的电商销售平台,流程、支付、结算、物流等各个环节要从头搭建,风险很大。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来说,种子企业可以先与成熟的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共同摸索农资电商的发展与经验。

  京东涉足农资电商,过去十二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支付、结算、物流体系。京东将利用覆盖全国的智能物流网络、构建一个封闭可追溯的供应链体系,保障农民所购买的种子都是由优秀的品牌种企直供。目前我们已经解决了区域性限制的技术难题,将根据种子的适种区域为农民推荐价格优惠、品质保真的种子。同时将产品介绍、价格、用户评价等信息全方位的展示给农民,帮助农民获取更多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信息。

  为满足农民生产信贷需求,未来京东将推出更普惠的农资白条,同时和优秀品牌种企合作,打造“农民-龙头种企-京东”的产业链闭环。

  丰登

  淘宝农资负责人

  淘宝农资着眼于农业全链条

  中国农业发展目前还面临着很多问题:第一是农产品的品质问题,第二是农业污染形势非常严峻,第三是农业盲目种植的问题。淘宝希望对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淘宝农资不是只做某一个环节,而是着眼于农业全链条地去做。农资淘宝频道是给农资卖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今天的淘宝农资频道,可以提供农业全产业所需要的金融、物流、农业技术、农资交易等多方位的服务,会挖掘、集聚中国最优质的种养殖大户、真正的种养殖生产者。这些是淘宝农资卖家最想要的资源,农资卖家可以通过淘宝农资平台直接触达他们的用户,这是最大的价值所在。

  淘宝农资频道自7月中旬上线以来,业务发展非常迅速,每周以50%的成交额增长,目前淘宝上已有200多万个农资商品在线销售。淘宝农资频道上线后,将通过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一方面提供给农民优质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服务,一方面帮助农民把收获的农产品卖出好价钱,从而让农业生产变得简单、高效。

  为保障农户能买到放心的农药种子,淘宝网也制定了严格的农资卖家准入标准和农资商品发布审核机制,发布种子、农药、兽药这三个类目的商品时需要提供登记证号,由淘宝向农业部数据库进行核实,只有登记证号、图片、描述一致才能通过核查后发布。同时,淘宝农资将大力扶持优质卖家,对于提供了农资经营许可证的卖家,将可获得平台资源的优先扶持。

  对农资的布局,其实是对整个农业的布局。整个淘宝农业的愿景和定位是农业全产业链的服务商。全产业链服务,主要包括农资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具体是指在农业生产的前中后端都去提供一些服务。我们以电商的方式去介入农业全产业,试图解决的是两大农业难题:一是生产成本过高;二是农产品销售难。农产品商品化,一方面企业自己会去做,淘宝平台也会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帮助。淘宝在打造一个农业的生态系统,因此除了淘宝提供的服务,平台也会吸引其他一些服务商进来,包含了专门为农产品做品牌包装的机构,来共同服务企业。

  韩庚瑞

  阿哥汇平台创始人

  “互联网+农资”:要有飞的本事,更要有安全着陆的能力

  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农资这个比较传统的行业也紧跟了时代的潮流,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农资”企业。风口上,大家都飞了起来,风停的时候又有多少家能够安全着陆,时间将会给出明确的答案。

  目前的“互联网+农资”仍是技术含量非常匮乏的一个市场。事实上,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农资行业,技术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互联网+农资”是互联网技术在农资行业的应用,要充分结合农资行业的特点,比如:传统农资企业依靠“厂家—经销商—零售商—经济人”的模式与农民建立连接,这种模式农民与厂家的信息不对称,服务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服务体验。利用互联网技术连接“农民和他所需的服务”,能够做到“当农民有一个需求时,不仅要告诉他哪里可以满足他的需求,同时还可以立刻满足他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技术服务可以为农民带来与传统服务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似乎所有“互联网+农资”企业都飞了起来,但是又有多少企业能够在风停的时候安全着陆?这需要两个有力的翅膀:一个是农资产品描述信息的标准化,一个是标准化的服务体系。

  首先,农资产品描述信息标准化是“互联网+农资”的技术基础。由于农民购买农资产品的目的不是直接消费,而是为了它的潜在价值,因此要想对农资产品描述信息标准化首先要从农资的核心种子开始。而一粒种子由于土壤、阳光、温度、水、肥、药等条件不同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因此种子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首先根据自然条件选择适合的种子,再根据种子来选择肥料、农药等农资。因此只有农资产品描述信息标准化后,形成大数据,才能在农民有一个需求时,告诉他哪里可以满足他的需求,从而完成“互联网+农资”的第一个有力翅膀。

  其次,构建出标准化的服务体系是“互联网+农资”的技术保证。农资的核心---种子是有生命的,到农民手里不是销售的结束而是服务的开始。由于种子种植的外在条件不同,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播种、出苗、成长、授粉、结实等的服务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农资的服务内容是多样复杂的。同时服务的主体农民目前的普遍特点是比较分散,位置偏远,信息技术相对缺乏。只有为农民和他们的服务需求构建出一个标准化的服务体系,才能在农民有一个需求时,立刻满足他的需求,从而完成“互联网+农资”的另一个重要翅膀。

  当前,“互联网+农资”仍然处于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从前景来看,是可以重塑行业规则和行业格局,前景巨大。当然,要把握住机会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无论是传统的农资企业还是新型的“互联网+农资”企业,要想把握住这些机会,都需要足够的耐心,需要足够的决心,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投入。

  而那种依靠投资一些资金,建立一个网站,开发一个APP,然后通过刷单、吹牛、数据造假等手段发展“互联网+农资“的公司,是不能安全落地的,只能成为这个行业的过客。

  宋钊

  百蔬网创始人

  捉住一只“蝉”,拥有整个夏天

  精通网络技术、却混迹于蔬菜种子行业,我可以在这个行业中做点什么?硕士毕业的我怀揣梦想进入广州某蔬菜科研单位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发现,网上销售种子应该能够解决一些知名种子选育单位的销售问题。于是,我花了三个月时间搭建起了一个网上卖种平台,即百蔬网的雏形。

  这一年是2008年,我认为捉住了这只蝉,就会拥有了整个夏天。

  经历了3年的停工和3年的磨练,我们对蔬菜种子行业生态、蔬菜种企的特色、品种特征特性的了然于胸,2014年重新启动百蔬网。这时候百蔬网,最终的定位是要做一个专业蔬菜种子电商平台。

  百蔬网定位为专业蔬菜种子电商平台,就是要把各个传统蔬菜种子经营企业的优质产品搬上网,脱离先前销售渠道的束缚,使其优良蔬菜种子产品惠及更大的受众,带领农业农村农民发家致富,同时也填补传统种企销售网络未曾覆盖的区域。

  通过这个平台使得优质蔬菜种子产品直接从厂家送达专业种植户手中,减去相当多的省级、市级、县级乃至镇级的代理过程,减去种子产品在各个代理流程中的损耗及购买假种的风险,就像我们在百蔬网介绍里所说“百蔬网致力于为您提供可在线支付交易的专业、优质、价廉的蔬菜种子”。

  从当时乃至当前,百蔬网都是首家乃至唯一的专业蔬菜种子电商平台,她针对的是专业种植户、农场主和传统经销渠道还没覆盖的经销商。她提供的是可在线支付、货到付款等直接交易的B2C模式,而不仅仅是提供产品信息和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她提供的是正规产品包装的正反面详细情况和该品种在田间的实际种植效果,而不是一张漂亮的张冠李戴的实物照片。我们对产品的介绍是动态的,要求给予各个产品从浸种、催芽、育苗、移植、定值、促花保果、施肥收获、保存运输等各个方面的种植技术指导和建议,要求追踪并不断更新产品在各地的种植表现。

  今年金融大鳄、电商巨头一次一次吹响宣布进军农村电商的号角,农村电商的发展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阿里巴巴、京东集团、农商一号等巨头动辄都是投资上千亿的资金砸入农村电商,农村电商大力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在这股农村电商雄起大潮中,百蔬网也有着自己的构想。在未来的10年里,百蔬网将建立系统完整的产品跟踪员和栽培指导员深入田头、详细跟踪产品表现,做好技术指导;力争产品能够到达全国70万条村庄中的十分之一,并能够加入或者建立村镇网购代购系统,满足农民在百蔬网购买产品通过在当地实体店取货。

  赵前程

  天津惠尔稼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借助电商解决行业痼疾

  近年来,电商已经逐步成为中国零售业的主角,电商的出现,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成本、减少了销售环节,让消费者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种业应该欢迎电商的到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行业的痼疾。

  首先,希望通过电商能够更好的预防和解决种植者与种子供应者之间纠纷。在目前的法律条件下,蔬菜种子供应商属于“弱势”群体,无论是面对零散种植或集约种植者,一旦出现纠纷,种子供应商小则破财、大则牢狱有牢狱之灾。

  第二,希望电商能够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近几年来,政府和民间一直在讨论农业保险,但是一直是“只见打雷不见下雨”。农业保险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政府或者一两个种业企业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电商拥有强大的资金优势,希望其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整合政府、金融保险机构和种企等各方面资源,建立货真价实的农业保险,解决千百年来农业种植靠天吃饭的传统,让农业能够旱涝保收!

  第三,希望电商能够解决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的起伏。菜贱伤农,菜贵伤市民,这些事件每年都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农民盲目跟风种植,导致蔬菜种植面积不稳定。电商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如果电商能够进入蔬菜种子领域,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大数据,及时发布蔬菜种植面积预警,稳定蔬菜种植面积,最终蔬菜价格,保证蔬菜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周玉忠

  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种业电商不靠谱

  需要明确,为什么要电商?电商能解决什么问题?个人认为,电商无外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了厂家与终端消费者的直接互动,减少了中间的交易环节,避免了层层扒皮的现象,最终实现终端消费者与厂家的双赢。但是,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并不适合电商销售。

  首先,种子作为一种附加值较高的特殊商品,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较低,即使国际标准的4%(种子的价值与总收入的比例)也不能体现出种子的应有价值,同时,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终端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强,不存在价格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其次,国内种子的市场集中度比较低,蔬菜种业的前十名销售总额仍低于总市场价值的5%(按照200亿市场份额计算),加之品类繁多的“换袋”品种,全国性的通用品种较少,增加终端消费者的选择难度,从电商的购买决策条件不具备。

  再者,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输出通过其园艺性状的表现实现,农民购买的不是种子,实际上是在购买一种希望,一种收获的希望,这种希望的建立要经过“引种-观摩-推广-示范”等一系列事件要素促成,而这其中终端经销商承担了较重的事务性工作,他们提供了诸多的增值服务而非简单的买卖,优良品种的推广离不开终端经销商的协助,没有终端经销商的电商终将被架空;同时,种子具有较高的推广风险,厂家以及经销商需要有较高的利润抵消风险,双方均没有电商流通的渴望。

  最后,种子单位体量小,物流成本低,中间周转费用少,电商能够解决的痛点在种子行业没有效果,尤其近些年育苗工厂的出现,农民从购种转向了购苗,从电商选种的可能性降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