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促销 大户直销 新旧品种捆绑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库存,水稻,种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4 08:13
湖南稻种供需比例1.69:1,远高于全国;各显神通去库存
世界杂交水稻看中国,中国杂交水稻看湖南。拥有袁隆平院士这张旗帜,湖南俨然成为了杂交水稻的科研聚集地,中国种业的硅谷。
在湖南近50余家稻种企业中,注册资金达到1亿元的企业有6家,湖南稻种市场这块“蛋糕”远远不能满足众多企业需求,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向外扩张。大家有看到“湖南造”稻种走向了全国各地,却没有看到企业身后满满的库存。
作为国内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平高科”)近几年的库存种子价值一度接近8亿元,存货居高不下、屡创新高。面临库存压力的不仅仅是隆平高科一家,每一个种子企业都有发生,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供需比例高于全国平均值
湖南种业,以稻种为主。湖南水稻种植面积一直以来都居全国首位。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4.55亿亩,湖南水稻种植面积为6127.5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13.5%。
就杂交水稻种子而言,2013年是供需失衡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数据显示,全国供种量4.2亿公斤,需种量2.65亿公斤,供需比例为1.58:1;而湖南当年的供种量约9060万公斤,需种量约4250万公斤,供需比例达到了2.13:1。2013年,湖南杂交水稻的供种量占到全国供种量的21.6%。
自2013年以来,全国两杂作物种子的制种面积都在大幅减少,湖南种企也在不断地调减制种面积,不断平衡供需比例。湖南省种子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13-2015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的制种面积分别为46万亩、34.95万亩和29.8万亩。尽管如此,湖南省杂交水稻的供需比例仍远远高于全国,2014年和2015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的供需比例分别为1.59:1和1.69:1,而同期全国的供需比例分别为1.49:1和1.45:1。
除了供需的严重失衡,湖南本土稻种企业数量同样在全国省份中居于首位,这使得本地稻种市场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中国种业信息网上查询结果显示,截止目前,湖南省已经换取新政、注册资金在3000万至1亿元的稻种企业达到了39家,注册资金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了6家。
隆平高科作为湖南乃至全国的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但巨大的库存压力仍让其不堪重负。隆平高科2014年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和2014年,隆平高科杂交水稻种子销售量分别为4.87亿元和5.22亿元,但这两年的库存量分别达到了8.00亿元和8.02亿元。
据了解,湖南“亿元”稻种企业中,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和湖南奥普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曾因为高库存导致企业难以正常运转,通过出售公司股份或引进外来资本来缓解公司危机。
“没有一家不受库存压力的影响。”湖南恒德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望君说,不仅是隆平高科,湖南乃至全国稻种企业都存在库存,只是多少的问题而已。
各种招数突围
“去库存”成为企业扭转局势的必由之路。
大型企业率先降低制种面积,把控生产量。隆平高科2012年种子生产量7.81亿元,而2013年种子生产量4.78亿元,降幅达到了37.24%。除了降低生产量,隆平高科不但加快本地研发布局,还进一步细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开始为未来国际市场进行战略布局。
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谌钧认为,湖南众多种企都有存活下来的方式,关键在于有品种。公司在经历了二次转型后,加大科研团队建设,以市场为导向选育品种。“‘直播+抗性+看点’是销售能够把品种推向市场的关键,”他说,看点就是大穗和米质。
在品种同质化的行业背景下,进行品种结构的调整尤为关键。湖南省农业厅种子管理处处长许靖波同样表示,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要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围绕品种下功夫。不然,或许5-8年企业就会被淘汰。
湖南金稻种业有限公司近年来在湖南种子市场竞争中占据有较大优势,关键就在于它对品种做了充分研究并调整了公司的品种结构。该公司副总经理柳庆芳介绍,公司的定位就是走优质稻路线,即杂交稻要求达到国标二级以上标准,常规稻要求必须是精品、高端。据悉,公司的五优308水稻品种年销售200万斤,单一品种在湖南市场销量第一。常规稻品种黄华占则能够占到湖南常规稻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去库存”这轮硬仗中,一些种子企业则选择加大促销力度,提高服务水平,进行品种创新和营销变革。
李望君在谈到企业如何去库存时说到,很多公司采取三种手段:一是促销;二是寻找品种新的亮点;三是实行捆绑销售,新、老品种齐头并进。湖南恒德种业有限公司的做法除了促销手段外,主要是抓住当前人工贵的特点,推行轻简化栽培的水稻品种,比如再生稻品种Y两优9918。
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则实行对重点品种的开发策略,做好营销服务工作,实现营销变革。如根据农民生产模式的改变,成立大客户部,重点对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政府推动调节
湖南省种子管理局副局长李文武在谈到种子库存时说到,种子行业的确面临库存压力,对于水稻来说,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企业盲目扩大生产,种子过剩。二是用种需求量减少。一方面耕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为降低劳动成本,农民大多选择常规稻种子用于直播。
据悉,伴随着常规稻种植面积的增加,杂交稻的生产经营面临重要挑战,袁隆平甚至提出了“保卫杂交稻”的口号。
在整个行业大背景下,仅仅靠企业已经难以有效“去库存”。需要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净化行业环境,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据了解,湖南省种子管理局在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优化和发展“鼓励创新、公平竞争”的产业发展环境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种企发展的措施。
一是整合优势资源,抱团成军开拓国际市场。按照“企业主动,政府推动,基金拉动”的思路,组织有研发能力、有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抱团成军,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在国外设立子公司、育种站的方式绕开贸易壁垒,进军国际市场。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助推产业做大做强。如每年投入的商业化育种扶持资金超过3亿元,加大商业化育种的投入;建立企业政府社会共同支持种业发展的机制;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等。
三是打造种业创新中心,改善技术先进手段落后的局面。如在项目用地、配套资金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建立省部共建机制,解决平台建设发展中的困难;面向全球招募人才,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等。
“种子过剩是市场经济行为,政府的调控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李文武说,种子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关键还是要种企规范自身行为,实现自我突破和发展。
《农财宝典》记者 刘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