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库存危机或延续到2016年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库存,种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4 07:48
数读种子供需情况,种业寒冬期未过
“高库存”在种子行业已经常态,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高库存。但是,近几年种业的高库存已经到了畸形变态的程度,严重威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成为种企摆脱不掉的包袱。
2012年,两杂作物种子制种面积达到历史高峰,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分别达到了185万亩和435万亩。直到2015年,两杂作物种子供需连续三年严重失衡,种企的高库存发生在绝大多数种企身上,令企业不堪重负,被称为“种业寒冬”。
尽管两杂种子制种面积2013年首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减,但高库存的压力并没有缓解多少,两杂种子总体依然过剩严重。2015春夏播结束后,玉米种子期末库存量回落到库存警戒线上线附近,但杂交水稻种子期末库存量仍将比库存警戒线高出10%。
张世煌、刘石等相关专家认为,虽然在2012年之后,在政府和企业自身的调整下,全国两杂作物种子制种面积开始大幅下降,但由于连续3年较高的库存积压,加上官方未能统计到的制种面积,种子供应总量仍远达大于需种量,局部环节泡沫化现象危及到种业自身安全。
全国农技中心在201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产供需形势分析会上表示,2015年全国春夏播各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总供给量分别为:玉米种子20亿公斤,杂交水稻种子3.37亿公斤,常规稻种子8.3亿公斤,总量和绝大多数品种供给量均超过需求量,两杂种子总体依然过剩严重。
自2013年以来发生的种业产能过剩,给种业带来了巨大危机,将持续到什么时候?
张世煌认为,这场危机将延续到2016年之后。但他同时表示,这次危机虽然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境,但或许为非农资本大规模进入和整合种业资源,提升种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创造了机遇。
水稻:余种量1.32亿公斤
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杂交水稻可供种量达到了4.2亿公斤,需种量2.65亿公斤,余种量达到了1.55亿公斤,为近年来最高。尽管2014年制种产量大幅减少,但由于上一年的高库存,2014年可供种量4.02亿公斤,需种量2.7亿公斤,余种量仍有1.32亿公斤之多。
2010-2013年,杂交水稻种子的供种量逐年增加,继2012年增加明显后,2013年供种量达到了4.2亿公斤,而当年需种量为2.65亿公斤,余种量达到了1.55亿公斤,供需严重失衡。尽管2013、2014连续两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大幅下降,但2014、2015年供需形势依然严峻,当年余种量均在1亿公斤以上,种子期末库存量仍比库存警戒线高出10%。
玉米:供种量超过需种量的2倍
2013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产量15.7亿公斤,加上上一年的库存量5.5亿公斤,2013年全国杂交玉米种子可供种量21.2亿公斤,而当年需种量为11.5亿公斤,余种量接近10亿公斤,约48%的库存率。单从数量上讲,这部分库存几乎能够满足2014年全国一年的用种需求。
2014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开始大幅下降,2014年制种产量为13.6亿公斤;但由于2013年较高的库存量,2014年可供种量达到了23.6亿公斤,供种量首次超过了需种量的2倍,余种量达到了12.1亿公斤。
从2009年开始,杂交玉米种子的制种面积逐年增加,在2012年达到高峰,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达到了435万亩,比2009年增加了101亩。2013-2014年连续两年,制种面积出现大幅下降,比2012年下降了125万亩。
受2012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高峰影响,杂交玉米种子在2013年供种量达到了21.2亿公斤,剩种量达到了9.7亿公斤。2014年,供种量首次超过了需种量的2倍,达到了23.6亿公斤。尽管2014-2015连续两年制种面积大幅下降,但2015年供需依然严重失衡,供需比例为1.68:1。
《农财宝典》记者 刘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