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种子协会 开放包容,多方合作,扩大闽南种业圈影响力

  种子协会作为种子行业的社会组织,是沟通企业和政府的桥梁,对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帮助企业发展和拓展国内外种子市场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优秀的种子企业总有不同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

  厦门,位于福建东南端,是现代著名的国际性港口旅游城市。厦门市种子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自成立以来便拥有开放包容的基因,并在内外交流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今国内种业界影响力最大的群体。

  成长中的厦门种子协会

  2011年11月7日,厦门市种子协会(下称协会)正式成立。短短几年,已成为拥有60家优秀种子企业的行业协会,其中包括厦门华泰五谷种苗有限公司、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厦门中厦蔬菜种籽有限公司、厦门百利种苗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种企。

  厦门市种子协会会长、厦门华泰五谷种苗无限公司马振球回忆,他1986年来到厦门,并进入了种业机构。当时福建在种业方面还相对比较落后,岛内仅有厦门市蔬菜公司种子购销站做少许进口种子,岛外只有同安马巷个体商贩做些花椰菜种子。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蜕变与发展,如今的厦门种业无论是在研发水平、经济实力,还是在产业规模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马振球介绍,闽南种业圈是一个非常包容的群体,大家会经常在一起探讨目前种子市场的动态和需求、如何服务市场、如何保证企业稳步发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在国内种业界是很难得的。

  目前的协会,已经建立了由会长、常务副会长、秘书处、顾问、行政管理部、会员组织部、活动策划部、维权服务部、项目合作部组成的完整架构。协会在为厦门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种企之间的沟通学习,为厦门种子企业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做了大量高效优质的服务。

  走出去成为一大特色

  厦门种业从一开始比较落后的水平,到取得今日国内的领先水平,和台湾种业界的交流活动起到重要的作用。积极和台湾种业沟通交流是厦门种业的一大特色。马振球会长任职厦门国贸种子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时,便积极推动厦门和台湾的种业交流。

  松花菜在全国现已大规模推广种植,就是两岸种业交流成果的成功案例。台湾农友种苗的庆农85、庆农100两个松花菜品种被引进内地后,在全国范围内种植面积迅速上升,成为了广受农民和消费者欢迎的品种。

  厦门市种子协会在2011年正式成立后,每年为会员单位安排1-2次到台交流活动,对台交流活动成为协会每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两地交流活动成为了厦门种业发展的催化剂,厦门种业的整体水平、企业、从业人员都迅速成长,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与台湾的交流学习,使得协会认识到,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好发展。例如,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加第十二届、十三届广东种业博览会,提高厦门种子企业品种知名度,并取得丰硕成果。据统计,博览会厦门共有参展企业40多家次,200多人参会,其中厦门中厦蔬菜种籽有限公司成为种业博览会金牌合作伙伴。

  加强多方合作共谋发展

  为了使企业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和合作机会,协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与多方合作共赢。

  通过新品种示范推广助力企业发展。分别与漳州、莆田、南平等3个地区开展跨区域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合作,安排30个品种试验(长胜80天青梗松花菜、红帝大根、台友早生60天青梗松花菜、尚美青梗90天松花菜等品种);并分别与以上地区种子站或试验单位签订区域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协议6份,为会员单位品种推广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通过积加快申报流程助力企业新品种认定。企业在申报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时,由于认定申报材料较多,跨区域试验不好安排。协会根据会员单位需要,积极与漳州、泉州以及莆田等地市种子管理部门或协会合作,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为厦门市新品种认定提供基础材料。据统计,2013-2014年厦门市共有厦门中厦蔬菜种籽有限公司“中厦一椒”和“莴仔瓜”,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壁绿”苦瓜、“黑宝”西瓜“金玲珑”小西红柿、厦门华泰五谷的“夏萍”“奇俊”“丽萍”十字花科蔬菜等十几个新品种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现场评议,已取得认定证书10份。

  通过与高校开展科技项目合作助力企业发展。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共同申报的科技部农转项目《优质早籼稻“佳早1号”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厦门市种子协会承担组织示范推广任务,协会在莆田市连续二年安排100亩示范水稻的示范推广。2014年7月,仙游县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由仙游县种子管理站承担的厦门大学、厦门市种子协会委托实施的《优质早籼稻“佳早1号”的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科技部农转项目的示范片进行现场实割验收,验收结果达到预期产量目标,专家结论一致认为该品种可进行扩大示范推广。

  做好规划引领未来

  协会未来将继续发挥其作为平台的作用,持续促进会员种企的沟通交流,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为提高协会工作和服务质量,协会将重点进行如下工作。

  (1)凸显构建厦门市种子协会与台湾(中国)种苗改进协会的沟通渠道,力争协会每年组织赴台交流洽谈考察调研。

  (2)加大与科技、财政、发改委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与种业企业合作,鼓励相关种业企业积极争取科技、发改相关扶持项目,做好农林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

  (3)发挥协会纽带作用,积极组织协会成员单位赴各地学习考察新品种开发技术。

  (4)继续做好协会与福建省兄弟地市开展的区域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合作工作,提升协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5)适时邀请种子种苗业知名专家举办种业发展相关培训班。

  《农财宝典》记者 刘法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