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库存!湖南科裕隆难以承受之重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库存,湖南科裕隆,种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4 08:15
每年销售种子800多万斤,公司年利润4000多万元,杂交水稻种子的毛利率达到50%以上。这些数字是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下称“湖南科裕隆”)2012年的业绩,一度让上市种企隆平高科都羡慕其杂交水稻有如此高的毛利率。
近日,湖南科裕隆因运营困境,被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重庆农投种业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农投种业”)出资1.6亿元,收购其51%的股权,公司面临资产重组。
上市失败?库存太大?外界传闻多种,但始终没有正解。
元气大伤,51%股权被收购
8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来到重庆,一个目的是考察第五期超级杂交稻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片,而另一个目的则是考察重庆农投种业正在对湖南科裕隆实施资产重组的情况。
据了解,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2000年9月由原重庆市农垦局整体转制成立的国有集团,是重庆市国有重点企业中唯一从事农业产业链经营的企业集团。种业产业是集团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起步建设,三年间集团累计投资近3亿元,建成以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为主的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
重庆农投种业和湖南科裕隆在今年2月签署了重组协议,重庆农投种业共出资1.6亿元,收购科裕隆散小股东51%的股权,并对科裕隆进行战略重组。目前,重庆农投种业已经派驻托管组进驻湖南科裕隆,以便推进重组工作进一步开展。
湖南科裕隆董事长孙梅元告诉记者,尽管双方已经签订了重组协议,但最终结果仍等待国家的报批,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谈及此时的被收购,孙梅元坦然承认是公司运作出现了问题,导致公司资金难以运转,资产清理在所难免。
“公司目前已经元气大伤,估计明年或后年才能有所缓和。”孙梅元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湖南首批被农业部批准为“育繁推一体化”经营资质及进出口权资质的种企,湖南科裕隆注册资本11400万元人民币。目前在包括湖南、湖北、重庆、云南等13个省市,建立起了1000多个销售网络,近年来年销售种子量800万斤左右,利润达4000万元之多。
是什么原因让湖南科裕隆在不到2年里元气大伤呢?
融资失败,1.5亿库存难消化
外界猜测湖南科裕隆上市失败并非空穴来风。公开资料显示,在2013年11月底,中农高科(北京)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农高科”)给湖南科裕隆投资了2000万元。
据悉,中农高科投管理着国内首支农业科技领域私募股权基金——中农科产业发展基金,主要投资境内农业领域高新技术孵化以及高成长、创新型、科技型企业。
“这笔钱最后全部退还给了中农高科。”孙梅元说,具体原因是他们(中农高科投)更想做商业的操盘手,操控私募基金,而对于一个以科研为主的企业来说,科裕隆接受不了。由于经营理念的不同,湖南科裕隆的这次融资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融资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它是孙梅元心中的痛,也使得湖南科裕隆深陷泥潭。孙梅元介绍,曾任职于广发证券的陈学斌以及十几个股东一起融资9300多万元投向公司,“公司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但孙梅元犹豫再三还是接受了这部分投资。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投资人要求湖南科裕隆回馈的利益达到30%。于是,湖南科裕隆“盲目”加大了制种面积,以便生产出更多的种子满足其利益要求。孙梅元对此没有反驳,表示由于2014年市场的疲软,大量的种子没有销售出去,从而造成了高达1.5亿元的库存量。
“今年已经消化了不少,但目前仍有1亿元的库存有待消化。”孙梅元说,仓储费用、银行利息和各种人工、销售、管理成本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导致公司正常运转基本难以为继。
此时的湖南科裕隆以及股东们之间多次发生理念上的冲突,湖南科裕隆归还第二次融资资金,并支付相关利息和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中介等费用,公司境况雪上加霜。
“步入种子行业,需要谨慎而行,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要踏实。”孙梅元说,种业是个特殊行业,周期长、受诸多外界因素影响,单纯的资本进入并不能够做强做大种业,还是要以科研为核心,不断创新品种和营销模式。
《农财宝典》记者 刘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