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制种引发行业恶战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种子,库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4 07:52
影响种子价格体系及市场秩序,占用流动资金,企业陷困境
“高库存”,即供大于求,生产出的种子卖不出去,造成了积压。对于种子企业来讲,产品库存过多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风险,主要由于盲目扩大制种面积引起。
“未做强,先过剩”,这是当前中国种业面临的危局。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公开表示,当前中国种业似乎遇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在局部环节产能过剩的种子产业已经呈现了泡沫化危机。
扩大制种=扩张规模?
种子是有生命的商品,其生命活力寿命有限,水稻、玉米种子生命活力寿命在常温条件下,一般只有1年左右,市场销售剩余的种子在低温贮藏条件下,最多延长1-2年,之后只能是转商低价处理。而包衣种子只能当肥料的基础料卖掉,更加廉价。
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永生认为,种业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不连续,库存积压一压就是两三年,错过最佳销售期之后,贬值速度很快,盲目生产风险非常大。
制种面积为何居高不下?甚至在2012年,全国两杂作物种子制种面积双双达到了历史峰值。
湖南多位种子企业负责人认为,随着中国种子市场的放开和种子商品化率的不断提高,种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即从2001-2010年。十年期间,全国种子企业一下子达到了8700多家,每个企业都梦想着多生产点种子,期待下一年能够在市场上多赚一点。
有分析人士进一步说,2011年,国家政策对种子行业利好,以及近些年来种业投资回报较好,寻利资金大举进入种业,不少种企规模扩张。对市场的乐观,使得很多企业开始大量生产种子。除了一些中小企业,大型种企如隆平高科、神农大丰、安徽荃银等都在增加制种面积,扩大生产。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佟屏亚看来,品种审定“大跃进”也是高库存的主要原因,新审定品种或购买产权品种都要千方百计地繁殖种子并进入市场,新审品种增加——制种面积扩大——市场经销迟滞——库存持续高企,构成一个环环制约的链条。
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种企老总举例,水稻品种A在审定前期,市场宣传并销售10万斤,在审定后第一年,公司市场销售50万斤;第二年制种量就会翻倍至100万斤,第三年就有可能上升至200万斤。而对于国审品种B,在未审定前销售50万斤,而在国审后,制种产量就达到了500万斤。“很多时候就是领导人的过度膨胀。”该老总说,一味地追求市场销量,不断给销售员定任务,往往导致“一个失误,毁掉一个公司”的结局。
大家都这样做,势必就形成全行业的高库存。“种子行业品种同质化严重,但企业管理者思想僵硬,思想上的同质化更为可怕。”一专家指出,种业绝非赌博性的行业,而是科学、持续性行业。
导致高库存的另一面则是局部地区需种量减少,原因是种粮经济效益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土地丢荒严重。
“近几年在湖南不少地区,农民丢荒现象明显,特别是一些丘陵山区,一些村庄只有几户人家在种田,田地荒芜率达到了80%以上。”湖南恒德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望君说。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种业信息处处长王玉玺公开表示,2014年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将会下降。原因是部分地区连续两年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南方进口稻米的到岸价低于国内的成本价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势必引导农民将减少用种量,甚至出现新一轮双改单种植布局。
高库存带来高风险
全年实现收入5.9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9亿元,降幅13.1%。敦煌种业2014年年报显示,受国内种子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的形势,公司业绩受到较大影响。
同敦煌种业一样,神农大丰、荃银高科、丰乐种业、隆平高科等上市种企2014年年报披露,公司业绩受到高库存的影响,高库存已成为种企面临最大的市场风险。
隆平高科2014年年报表示,虽然报告期内种业行业库存较上年同期有一定下降,但目前行业整体库存仍处高位,种业市场竞争仍然激烈,各种业公司均面临尽快消化库存的压力。如果存货不能及时消化,不仅会导致公司费用增加,为持续经营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而且会出现种子转商风险。
“种子库压后,不管保管条件怎么好,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影响种子的质量,积压种子使企业每公斤增加成本2-2.5元。”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国粮表示,近几年许多种子企业因积压造成现金流断裂,不能正常运转,给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种子价格下降,这是高库存对种企直接影响。”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中华说,
在种子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只能通过价格竞争,降低种子价格销售,一些企业被动参与低价竞争。
近三年来,西南地区种子价格每年降价幅度达15%-20%就是最好的例证。西南以山区为主,耕地面积有限,再加上种粮经济效益低,农民种植的热情不高,种子需求量降低,在高库存情况下,市场竞争压力更大。
“库存高企促使种子价格两极分化。”佟屏亚说,种子价格反映种子价值,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并不一定能实现价值。
典型例证就是郑单958。郑单958由多家企业经营,种企迫于库存压力,存在低价倾销、甩货风险,目前部分单品的市场价格已逼近成本价,甚至于亏损经营,导致市场价格体系紊乱。
“郑单958在价格战中一败涂地,从攀登上价格顶峰创造过辉煌,可留下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落寞,从以前抢手的‘俏美人’变成了今天的‘丑丫头’。”佟屏亚感叹。
“中小企业种子积压过多,一些企业会通过套牌等方式销售种子,一个品种取多个名字销售,如此以来,扰乱了正常种业市场秩序。”李中华说。
刘石表示,高库存下,流动资金占用、仓储运输费用额外产生、来年种子质量下降、再销售中面对的难题等将使种企走向困境,大批私繁滥制和侵权套牌种子存在,在正常种子生产供应之外又额外增多粗制滥造产品供应,侵权和套牌种子的生产和供应已成为依附在我国种业脆弱机体上难以根除的毒瘤。
佟屏亚说,库存高企虽不致使企业立马陷入绝境,但流动资金周转困难,仓储运输费用额外增加,种子质量下降或报废,将使企业遭遇万劫不复的困境。
《农财宝典》记者 刘海英 叶香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