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湖北武汉,南方鲜食玉米大会学术研讨会及产业圆桌论坛上,来自鲜食玉米行业十余名专家企业代表就甜玉米加工现状与发展、甜玉米营养品质与改良、甜玉米分子育种及品质改良、甜糯玉米育种、玉米走出去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发言,300余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大会主题演讲后进入圆桌论坛,该环节由先正达种苗(北京)有限公司产品线经理薛万新主持,参与讨论的嘉宾有: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李建生主任、中国作物学会鲜食玉米分会会长汪黎明、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王子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校长李小琴、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经理伍修伟、武汉思念绿色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思来及2015南方鲜食玉米产区十佳带头人代表温春霞等,就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遇到的焦点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郭新波
建立甜玉米品种化学成分数据库,重视甜玉米营养品质改良与生生物活性研究,加强甜玉米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完善甜玉米加工技术行业标准。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自动化水平提高。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广东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胡建广
2004年5月19日,欧盟委员会通过核准进口先正达Bt-11转基因甜玉米食品。但是并未核准Bt-11转基因甜玉米在欧洲的种植。核准先正达Bt-11转基因甜玉米可以栽培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日本,尤拉奎及南非。中国没有转基因甜玉米种植!
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庄铁成
建立这些数据库不仅仅是可以保存资料,根据需要可方便的调出综合信息,例如可调出某单位育出某类型系杂交种等。更重要的是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些资源为育种服务。收集现有的资料,保存资源是重要的,而利用资源创造新品种才是我们的目的。尤其是把中间育种材料科学的利用起来要靠大家共同协作,切实的抓好。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 冯发强
从狭义上说,甜玉米品质包含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研究表明,影响鲜食玉米口感品质的首要因素为籽粒果皮厚度及柔嫩度。每种基因型内各材料间的果皮柔嫩度存在极显著差异。
重庆农科院玉米所研究员 蔡治荣
甜糯双隐自交系出芽率低、出苗困难、繁殖困难、制种更困难、甚至无法进行商品种生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利用地方资源加大,自交系选择压力,最佳采收期, 收获提高其发芽率,收获种子尽快脱水干燥并及时脱粒进库保存。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袁国保
目前我国玉米走出国门面临的技术性障碍主要有:同质化严重,突破性品种不多,“商业化”育种不成熟,企业对科研单位依赖性强;“国际化”育种尚处于初级阶段,未实现研发国际化。玉米种业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此外,还面临着市场准入限制、非关税贸易措施、法律法规的政策性障碍。玉米种业走出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整合全国玉米育种优势单位,加强科企合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校长 李小琴
鲜食玉米产业是纯粹的市场行为。甜玉米除了产量外,还受到其他水果上市的影响。鲜食玉米分会在其中引导产业发展,规避这些风险,鲜食玉米分会可以做什么?我建议,分会可以探索建立每年的种子销售情况,种植面积的实时报道,规避市场风险。
《农财宝典》记者 叶香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