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造重产量 晚造重米质、抗性

  产区档案

  种植面积:早造215万亩,晚造270万亩

  主要产区:琼海、文昌、临高、儋州、海口、定安、三亚、万宁、海口

  主流品种:博优225、博Ⅱ优15、特优128、特优1号、特优458、特优009、博优767

  海南全年光热充足,是水稻生长的天堂,一年可以种植三造,著名的南繁育种基地位于海南岛南部。不过,优越的光热环境并未让海南水稻并没有成为水稻高产区,因种植条件落后,经济效益低,再加上台风影响,海南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一研究员介绍,目前海南种植的水稻品种以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为主,常规稻种植面积较小。目前主栽品种有湛江海洋大学杂交水稻研究室博II优15、广西藤县种子公司特优128、海南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博优225。

  “早造品种重视产量,晚造品种重视米质和抗性。”这位研究员总结。他还提到,海南土壤肥力低,有机质低,种植的水稻品种需适应性强,热带及亚热带气候高温高湿气候使海南水稻病虫害问题非常严重,水稻早造品种需抗稻瘟病,晚造品种抗稻瘟病和百叶枯。

  记者采访多位水稻行业人士了解到,海南水稻生产主要面临这些困难:气候方面,早造水稻在春节前后易受寒潮影响,下半年晚造水稻常常受到非台风侵袭,每年受台风影响,水稻大面积减产或绝收。2014年9月16日,13级台风“海鸥”登陆文昌翁田镇,当地水稻仅收割10%,剩下的90%几乎绝收。地力方面,海南水稻田高、中、低产三类田大约各占三分之一,沼泽地、湿地等“望天田”大量存在,水稻产量非常低,平均亩产不超过300公斤。设施方面,海南水稻田的排灌水利设施非常落后,水稻田几乎不具有抵抗干旱或者涝害的能力。

  海南当地一水稻种企负责人说,种粮经济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水稻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海南水稻种业市场低迷。

  据了解,当地稻谷平均收购价每斤1.2~1.3元,在不包括地租成本的前提下,水稻种植成本是500~600元每亩,而海南水稻平均亩产只有324公斤,即每亩利润在178~342元之间。如果种植户想大面积种植,他还需要拿这笔利润去支付地租及人工费用,利润微乎其微。

  海南水稻一般供岛内消化,除琼海县的中原镇、大路镇米质优可销往外地,农民种植水稻一般是供自己食用,不像海南的冬季瓜菜,可以大量高价输出到外地。目前,海南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种植水稻,实际生产中,种粮主力军基本为50后、60后一辈人,种粮积极性较低。

  不过,仍有部分种植户尝试以新思路继续水稻生产。海南临高县周海魂成立了临高农盟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有100多亩。周海魂从事水稻生产5年了,由于常规水稻种植效益低,近两年开始改变思路,种植特色水稻。目前他选定了一块富硒地块,种植营养价值高、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的富硒紫米,和加工厂合作生产紫米粽、紫糯米酒,走高价值水稻产品线路。

  “富硒”成为海南发展高端大米的一个品牌。据了解,海南目前探明富硒土壤面积达9545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地28.14%,澄迈、儋州、临高及琼中各县都有分布。定安火山富硒香米实现了年增收2亿元的成绩,农盟种植合作社的紫米+富硒的形式也是对这个市场的一个探索。

  海南对富硒土地资源的农业开发,或许是对海南水稻产业的一次机会。而水稻品种也要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持续进步,才可在新的产业发展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农财宝典》记者 刘法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